学术投稿

影响凝血试验结果的常规因素分析

杨丽莉;刘依珍

关键词:凝血试验, 因素, 影响
摘要: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现代护理教育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而儿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部分,具有更明显的专业特征,而且儿科护理工作面对的不只是患儿,还有家长.

    作者:张先敏;陈小凤;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发现乳腺癌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目前,治疗乳腺癌采用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损伤较大,术后皮瓣坏死率高,主要原因是术后皮瓣下积液、积血未能及时清除,导致感染及皮瓣坏死,并且术后会使患侧肢体功能受限.因此,术后护理及切口观察非常重要,2010年我院对42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

    例1.27岁,孕1产0,孕39周于2010年2月23日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和心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心率78次/min,双下肢Ⅲ度水肿,尿蛋白(++),总蛋白50.8g/L,白蛋白25.4g/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左室高电压,血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24日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体质量3350g.

    作者:唐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临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菌体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从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74株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呼吸科、泌尿科、神经内科和腹部外科.标本来源主要是痰、尿、引流液等.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创面感染,是一类耐药性较高的细菌,治疗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郑晓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甲状腺肿瘤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 对我院3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为0.85:1,以41~50岁发病率高.良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分化程度等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护理方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卞跃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ICU中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6月对ICU危重患者47例行有创动脉压监测,通过良好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有创动脉压监测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5~79岁.其中休克9例,重型脑损伤13例,急性胰腺炎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多发伤10例.所有患者均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休克而采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桡动脉37例,股动脉9例,肱动脉1例.

    作者:徐英;胡晓玲;李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50~70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经过有针对性锻炼后情况良好,住院时间16~71d.

    作者:余启碧;余莉;廖莲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均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

    作者:马自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川崎病护理体会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1].通过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护理川崎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吴汶君;陈燕;田雪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63例液体复苏治疗临床分析

    液体复苏是大面积烧伤早期治疗的关键环节,并对其后续治疗有重大影响.笔者对63例大面积烧伤液体复苏进行分时段分析,探讨液体复苏补液的量、性质及其输液方式方法改进对复苏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分:儿童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教育、老年健康教育;按教育目的分:疾病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科是综合病房,内科、外科、妇产科的患者都收治.现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毛作平;袁静;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呕吐、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喂养奶量达10ml/kg每2小时1次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惠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理学作用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其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的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本文就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席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影响凝血试验结果的常规因素分析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作者:杨丽莉;刘依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门诊静脉采血护理及其防护体会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门诊静脉采血时较集中、患者多、病种杂、患者年龄不一、工作量大,现就护理人员如何减少或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总结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10年我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儿145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保证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上报的ADR报告145例,分别从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5例ADR中以≤6岁患儿为主,占79.3%;发生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4.5%;ADR共涉及8大类药物,其中以抗生素为主,占61.4%;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占61.9%.结论 儿童ADR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加强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周沛珮;王从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消痛救心散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痛救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消痛救心散联合消心痛治疗,对照组单用消心痛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治疗有效45例(90.0%),对照组有效19例(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有效33例(66.0%),对照组有效10例(33.3%).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痛救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献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肝转移性乳腺癌1例

    患者,女,33岁,2010年7月8日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多灶),乳头及皮肤未见特殊,腋窝淋巴结转移性癌(5/19).免疫组化结果:雌激素(ER,-),孕激素(PR,-),P53蛋白(-),CerbB-2基因(+++),Ki-67基因(+:约50%~60%),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作者:李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2组出院前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龙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