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合;张莉;凤旭东;俎志勇;闫淑华
我院2001-01~2000-03对12例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VL)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史建军;毋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成功开展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选择性支架术[1,2].本文报告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Primary stenting)治疗的结果.
作者:杨曙光;苏玉文;张燕;张焕峰;张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以及以往认为不适合超声乳化术等类型的白内障,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术中容易出现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难以预测,我们称之为特殊类型白内障.现将我院自1998-10~2000-10进行的80例特殊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学敏;冯联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74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CT示:胆总管肿瘤.术中见胆总管下端约2emX2cm的肿物,质硬、不活动.行胆总管下端肿瘤及胆囊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术后3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
作者:赵明彦;蒋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案作为病人医疗过程的记录载体,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不仅具有档案的一般性质,更因其所包涵的大量数据信息而成为评价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学术水平、管理质量的重要资料来源.
作者:黄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腔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将1992~2000年62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于术后分为A组(盆腔单管引流,29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并低负压吸引,33例),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及囊肿发生率的异同.结果引流量A组平均为(150±67)ml,B组(270±82)ml;淋巴囊肿发生率A组21%(6/29),B组6%(2/33),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双腔管负压加大引流有利于预防该手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
作者:何康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哨淋巴结(sentjnee lymph node,SLN)是指某器官某区域组织的淋巴液首先引流到1个或几个少数的特定区域淋巴结.理论上,SLN无转移,则该区域发生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另外的淋巴结的可能性很小.这个概念是Cahanas1977年在阴茎癌的研究中早提出的.
作者:贺青卿;张丽霞;范西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Mesh& Plug Hemia Re-pair),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于1989年首次实施此种手术,风行欧美,被称为疝手术史上的革命[1].国内1997年开始引进实施此手术,并正逐步得到推广.我院自1999-06起开展此手术,至今已进行56例.
作者:康俊升;何少武;王焱;乔峰;陈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编制床位805张,拥有近亿元医疗设备,有34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50余名专家和专科门诊室.全院职工约1 20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占86%,副高以上技术职称者200多名,有博士、硕士导师近100名,有2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担负着各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各类进修生的专业课和临床课的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
作者:余晓敏;徐永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0-07以来,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83例,其中11例被延误诊治.现将延误原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5~83岁,平均54.2岁.头痛、头晕者7例,恶心、呕吐者4例,癫痫发作者2例,精神异常者1例,肢体轻瘫5例,智力下降者4例,视物模糊者3例,语言不清者2例,意识障碍者2例.8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无外伤史.
作者:柳荣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重症HBV感染突发肾衰-肝肾综合征,现在仍多认为属功能性,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甚轻或无特殊改变,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近年不加选择收集HBV慢性感染病故患者肝肾组织共85例,供做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肾组织HE等4种染色,查见肾小管,特别是肾小球多有程度不一的病理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HBVM阳性和临床曾有肝肾综合征表现者,病理改变均较明显.结论观察所见提示肝肾综合征可能并非完全是功能性,现在所见的病理形态异常可能是其病理基础,HB-sAg和HBcAg的肾组织内表达,可能是其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光曙;陈崇兴;徐传镇;张玉琦;张荣梅;闰承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目前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对终末期肺气肿病人,尚缺乏有效的外科手段,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尝试各种外科手术来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但均未取得有效的进展.直至80年代的肺移植和90年代Cooper等[1]提出肺减容术(LVRS),才为外科治疗终末期肺气肿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本文就LVRS的发展及与手术相关的问题作一综合介绍.
作者:朱建国;王芳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仪器也以飞快的速度向着电子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发展,仪器越来越先进,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这对医工科的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医工科作为全区的医疗设备三级维修站,负责胶东半岛驻军医院及团卫生队的医疗仪器维修安装任务.
作者:陆叙林;李效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6d.因皮肤黄染4d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5kg,无产伤及窒息史.检查:体温36.8℃,足月新生儿外貌,意识清,反应可.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无出血点、瘀斑和结节.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血清总胆红素388p,m01/L,间接胆红素304p,mo1/L,直接胆红素841μmo1/L,转氨酶正常.
作者:姜晓华;孙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53岁.腰骶部肿物53年,左侧下肢麻木、无力1年,加重不能行走3个月,于2000-04-24入院.自幼发现腰骶部有一肿物,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未曾治疗,一直参加重体力劳动,1年前自感左下肢乏力,有时伴有麻木,近3个月加重,不能行走,时有尿失禁、便秘.检查:腰骶部可见直径16cm的半球状隆起肿物,局部皮肤颜色正常,突起部与皮肤关系紧密,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感,基底部固定.
作者:王家清;初庆恩;于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因劳累性呼吸困难1个月,尿频3d,于2001-09-20来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尿路感染收入院.入院后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250ml+异舒吉10mg静脉滴注,1次/d,5%葡萄糖250m1+复方丹参注射液20m1静脉滴注,1次/d,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
作者:仝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05%,而粉碎骨折约占所有髌骨骨折的1/3.骨折后固定方法较多,但对于粉碎骨折缺乏一种既能坚强固定,又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03起,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贵春;刘文田;崔兆伟;张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21岁.因自幼发现骶尾部包块,明显增大4个月入院.检查:见骶尾部局部隆起,可扪及一5cmx4cmx4cm质软包块;经肛诊扪及骶前较大囊性肿物,深入盆腔,未扪及上缘.CT示骶尾部一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界清,约5cmx4cmX4cm大小,其前方可见一囊性包块影,截面积约30cmx28cm,上界位于第4腰椎平面,内部密度不均,与骶尾部界限不清.
作者:乔峰;康俊升;雷新生;王焱;何少武;聂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影响因素多,若考虑不周,很容易引发盲目上马,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结合基层小医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就电子阅览室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增强建设的合理性.
作者:李雅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21岁.因呼吸急促,烦燥,四肢抽搐20min急诊人院.20min前患者因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在卫生所肌肉注射平痛新针剂20mg,约5min后出现上述征象.查体:T38.5℃、R24次/min、P100次/min、BP110/60mmHg,意识清,回答切题,口唇轻度发绀,查体欠合作;肺部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左上腹有轻度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肝脾未触及;四肢肌肉抽动,肌张力增高.
作者:陈力争;鲁福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