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形外科治疗额面部白癜风1例

王伟;翟晓梅

关键词:白癜风, 额面部, 整形外科, 治疗
摘要:患者,男,21岁.因额面部白斑2年于2010年9月入院.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额部可见一约2.5cm×1.5cm不规则色素脱失斑,边缘不清,中央呈乳白色,左侧面颊部可见一1.5cm×0.8cm椭圆形色素脱失斑,周边色素加深.身体其他部位未见色素脱失斑.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抗ds-DNA抗体阴性,IgM 0.33g/L,IgG 16.3g/L,IgA 3.7g/L,C3 0.7,C4 0.18.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诊断:额面部色素脱失斑(白癜风).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证.患者行手术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种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卫生宣教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璐;康琳;朱红卫;江锦平;刘志敏;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健脾益气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分析

    目的 建立健脾益气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计数法为培养稀释法.结果 在3次独立的平行实验中,5株实验菌回收率>70%.结论 本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检查.

    作者:李笑芬;黄少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我院2010年上半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时改进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上半年门诊处方4800张,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数、种类、使用率、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00张处方中使用抗生素2968张占61.8%,其中头孢菌素类2281张占抗生素处方的76.9%、青霉素类266张占9.0%、大环内酯类325张占11.0%、林可霉素类96张占3.2%;口服给药861张占29.0%,静脉给药1426张占48.1%,口服+静脉给药681张占22.9%.单联用药(2088张)占70.4%,联合用药(880张)占29.6%.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起点偏高,建议临床医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倪政彪;蔡华晶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腔内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探查输尿管下段结石40例,并作临床追踪.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4岁,中位年龄37岁.临床症状均有一侧腰部胀痛及下腹疼痛、阵发性剧烈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部分伴有血尿.经腹超声显示肾脏积水,排除输尿管上段结石,下段因各种原因显示不清.

    作者:张乃平;郑瑶;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干法制粒在扶正败毒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干法制粒是继第2代制粒方法沸腾制粒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粒方法[1,2],其优点是环保式的制粒工艺,无需黏合剂、无污染.干法制粒工艺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同沸腾制粒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肤正败毒胶囊成分复杂、喷雾粉黏性大,在沸腾制粒过程中,喷雾温度不易控制,极易塌锅,水分不易控制,且极易吸潮,生产困难,难以保证质量等.干法制粒比沸腾制粒少了干燥和整粒的步骤,可省去一步制粒机、提升整粒一体机等设备,工序少、污染少、成品率高,省去了加热烘干,降低了能耗.且保证了热不稳定品种的稳定性.

    作者:白亚灵;柴振平;马国静;苏聪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根管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根管治疗患者的影响,探讨提高根管治疗患者护理效果的措施.方法 选择根管治疗患者42例,在常规专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措施对根管治疗患者的影响.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无抗拒或放弃治疗,术后无不良反应.治疗中患者耐受Ⅰ级38例(90.5%),Ⅱ级3例(7.1%),Ⅲ级1例(2.4%);护理满意39例(92.9%),基本满意3例(7.1%),不满意0例.结论 对根管治疗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大有必要,值得临床推广施行.

    作者:寇泽友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倍他司汀8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倍他司汀8mg,每天3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6例确诊为小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36例,肝左叶19例,肝尾叶1例,共发现78个病灶.单发癌结节44例,多发癌结节12例,结节直径0.5~3.0cm.CT平扫检出率为61.5%,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7.2%、80.8%和74.4%.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有典型特征表现且检出率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丰富、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占军;李颖勤;秦培鑫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科学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可预防院内感染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日益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卫生部对消毒供应也有了新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重点不仅立足于本科室,其影响范围已经扩大至全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1].消毒供应中心科学管理在医院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梦萍;徐珍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4%,其中优14例占53.8%,良7例占26.9%,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间均发生融合.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较高的融合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文;范勇;刘刚;李仁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经内镜确断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并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静脉输液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首剂予25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继而以25μ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再出血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并出血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树旗;冷明芳;周国华;周红宇;孟红叶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手术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且行电切术治疗患者32例,比较术前及术后8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量(Qmax)及残余尿量(PRV),并术后随访观察膀胱癌的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8个月随访,IPSS、QOL及PRV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行电切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不会导致肿瘤细胞种植,可减轻前列腺症状、增大尿流率、减少残尿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盛建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应用止咳平喘药氨茶碱、丙卡特罗、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普米克气雾剂或使用抗过敏药物酮替芬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治愈率、1s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咳嗽缓解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临床治愈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高伟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院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严重者由于脑水肿、肺水肿、呼吸肌麻痹,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是目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及时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改善缺氧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CT扫描对肺栓塞的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栓塞(PE)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将PE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CT扫描检查,以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指标,计算CT扫描检测的敏感度,比较2组栓塞指数.结果 CT扫描与肺动脉血管造影诊断PE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栓塞指数为(55.3±19.8)%高于对照组的(20.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速度快、敏感、无创,对肺栓塞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罗光慧;张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使很多患者重获生命.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新品种不断涌现及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越来越突出,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还可使药物不良反应突出甚至发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问题[1].因此,临床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少或减缓耐药性发生,是每位临床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闫亚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我院2008-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并评价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2008-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消耗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年药品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用药费用(DDC)进行统计.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逐渐增加、销售金额持续增长.钙通道阻滞剂(CCB)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都居于首位,单品种CCB的长效制剂和中效能利尿剂用药频度位于前2位.结论 该院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基本一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刘琴;王羽伦;王科兵;曾为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黄少南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围转复期的护理经验,以便更安全的应用伊布利特.方法 将90例心房颤动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伊布利特组54例给予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心律转复;普罗帕酮组36例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进行心律转复,严密观察转复过程中的心电图、血压情况,比较2组药物对不同病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的影响,并观察转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组对不同病程组患者转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伊布利特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之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严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洪寅;李更新;宫进亮;冯立军;王新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小剂量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 对2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给予米非司酮6.25mg,每天1次,连服6个月经周期.观察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中不良反应均不明显,未出现恶心、呕吐或潮热、烦躁等雌激素缺乏症状,未见用药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结论 黄体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鲍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