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I后造影剂肾病并痛风急性发作1例及用药分析

钱懿轶;张峻

关键词:肾病, 造影剂, 痛风, 用药分析, 药学监护
摘要:患者,男,59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1年余,PCI术后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8年12月诊断为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09年11月到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进行PCI治疗,在RCA近中段、PDA近段、LCX近段、LCX远端、LCX两支架间串联植入支架,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坚持规律服药,胸闷症状消失,活动后不明显,但患者前降支仍存在病变,建议1个月后解决前降支狭窄问题,今为进一步治疗并植入前降支支架而住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PCI支架植入术后;稳定型心绞痛;全心增大;心功能Ⅱ级;(2)高三酰甘油血症;(3)高尿酸血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月雪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六月雪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5倍,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成分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王红爱;黄位耀;张云;张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转运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11年6月共完成危重新生儿转运108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花;吴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城市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70例为治疗组,给予拉西地平联合黄豆苷元片、辅酶Q10治疗.另选择城市健康女性68例为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雌二醇(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并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ET、TC、LDL、血压、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BMI水平均明显增高(P<0 05);CGRP、HDL、E2含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TC、LDL、血压、糖耐量试验(120g)2h血糖、BMI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GRP、HDL、E2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西地平联合黄豆苷元片、辅酶Q10治疗老年肥胖女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1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患者寒颤的原因及预防

    寒颤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手术并发症,患者往往不能自控,也不能自行好转.据有关资料报道,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颤的发生率可达20%~50%[1].剧烈的寒颤可使患者极不舒适,不仅影响手术操作及麻醉监测,而且使患者耗氧量大为增加,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妥善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苏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22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其中年龄<10岁101例,占全部病例的82.79%;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30min以内;静脉滴注103例,肌内注射2例,不详17例.不良反应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类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胃镜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及青年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特点进行探究,对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将76例胃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32例和老年组(≥60岁)44例,并对其胃镜特点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均为Ⅰ型胃癌所占比重多,均达到了30%以上;对于青年组而言,Ⅲ型胃癌的病例比重少,而对老年组而言,Ⅳ型胃癌所占比重小.结论 胃癌患者的胃镜特点与其年龄有很大关系.

    作者:李文举;刘晓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腹式呼吸昏迷患者鼻饲操作的护理体会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中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神经内科患者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压迫,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受到影响,呈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患者胸廓的起伏不明显,腹部的起伏明显.意识障碍患者,不能由口腔进食,临床上常需用鼻饲法来配合治疗,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患者康复[1].现对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18例腹式呼吸昏迷患者的鼻饲操作过程,体会如下.

    作者:叶春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颅脑外伤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麻醉10例

    早在1874年Nathnage首次报道了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发生急性肺水肿,1918年Medutier再次报道战中颅脑外伤后并发致命性肺水肿,这种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肺水肿称为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急、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8月共抢救麻醉此类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鹏;戴卫红;付红霞;王立民;张克勇;张毅;苏秀霞;万里;李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术室护士压力来源与对策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广的范畴,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有调查表明,因手术室护士高风险的职业和多种压力的影响,造成护士抑郁症状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群,因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是很重要的.

    作者:杨宝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作用分析

    儿童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均不足,尤其是婴幼儿,如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量少,且功能差,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低,故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RRI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中病毒感染占90%[2].

    作者:张涛;张茜;苏秀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位动静脉内瘘1例护理体会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笔者曾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并发上肢严重肿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诊断特征及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4年6月-2007年1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未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19~76岁,中位年龄50.3岁.其中,纤维支气管镜病检证实20例,手术病理证实10例,穿刺活检证实6例.临床表现为咳嗽30例,咯血10例,气促8例,胸痛7例,颜面水肿5例,声音嘶哑4例,颈部包块2例.病程半个月~2年,平均6个月.

    作者:罗光慧;张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问题,可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也是老年人受损伤后死亡原因之一[1].为降低跌倒的发生率,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笔者结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汪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地塞米松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应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在化疗前后使用地塞米松5mg+0.9%葡萄糖溶液10ml静脉推注,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对照组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后拔针.结果 试验组静脉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对减少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反应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交替方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2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交替方案治疗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先予红霉素25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d;之后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用药同上,仅更换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静脉滴注顺序.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热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为(3.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 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伴有发热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8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诊断后立即手术者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14例非手术治疗者中治愈9例,其中5例再发行手术治疗;另5例非手术治疗症状加重中转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早产1例.术后病理分型:单纯性阑尾炎12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炎穿孔3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2例.术后病理报告:蜂窝织炎性阑尾炎4例,阑尾炎穿孔1例.结论 妊娠期阑尾炎与非妊娠期阑尾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妊娠并不是手术禁忌证,应把握好手术时机,避免非手术治疗带来的严重后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胎治疗.

    作者:杨晓琼;徐克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消化科护士的自我防护

    近年来护士的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士随时都有可能被病原菌感染,因此加强消化科护士的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如下.

    作者:饶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护理实习期是护生职业态度形成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主要时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对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的检验.我国的医学院校多数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即护生先学习3~4年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再安排1年的临床实习.由于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缺乏一定的过渡,护生由学校突然进入实习医院,身心方面需要接受很大的考验.

    作者:冉红;王婷婷;盛婧;李晓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28例为服用原有降压药物产生不良反应需停药,换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者;B组24例为原有降压药物效果不佳(BP≥140/90mm Hg),直接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者;C组28例为原发性高血压未用降压药物治疗者.3组均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天1次为起始剂量,第4周平均血压≥140/90mm Hg者加用替米沙坦80mg,每天1次.结果 患者服药5周后,A组换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后全部不良反应消失,耐受性良好且降压效果与原有药物相似或更好;B组5周时16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C组5周时血压全部降至正常.3组5周后血压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耐受性好的降压药物.

    作者:王立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