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玲
医疗纠纷可发生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尤其是在新入院、围术期、病情危重者、病情变化者更易出现.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医疗护理工作纷繁复杂,稍有疏忽极易产生纠纷.为防范纠纷的发生,本文就我科2008-2010年发生的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许彩云;陆永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1种,本品为淡黄色澄明液体,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中重度感染.本品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症状,也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我科应用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引起喉头、支气管痉挛1例,现将患者情况及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宋鹏娟;尹保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如何饮食?这是很多子宫肌瘤患者关心的问题.现将子宫肌瘤术后饮食护理体会如下.(1)子宫肌瘤术后饮食不宜过早,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开始饮食少量水,如无不适,可进食流食,如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食物.(2)子宫肌瘤术后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及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作者:王江冉;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伤后营养消耗大,因此在积极抢救该类患者的同时,早期给于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代谢状况,纠正负氮平衡[1],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06例进行早期胃肠营养,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d、7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d及7d的HAMD评分、SDS评分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有积极的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谊;黄艳娥;刘璐;范秀丽;宋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8±1.4)mg/L低于对照组的(4.4±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在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可通过抗炎、降血脂等机制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且能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儿童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均不足,尤其是婴幼儿,如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量少,且功能差,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低,故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RRI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中病毒感染占90%[2].
作者:张涛;张茜;苏秀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定量测定与HPV分型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33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分型及HPV DNA定量检测.结果 133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治愈93例,复发40例.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98 50%),110例(82 71%)基因型为HPV6/11,12例(9.02%)为HPV16/18,9例(6.77%)为HPV6/11合并HPV16/18.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阳性率为98.50%.HPV16/18和HPV6/11合并HPV16/18型阳性率均低于HPV6/1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病毒载量不同患者的复发率并无明显差异(P>0 05).HPV16/18和HPV6/11合并HPV16/18型复发率均高于HPV6/11型(P<0.05或P<0.01).结论 CA检测HPV DNA能区分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感染,可对CA复发及癌变进行预测.
作者:潘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乳腺癌呆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现对我院女性乳腺癌患者71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胥卉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妊娠妇女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妊娠期哮喘的治疗要兼顾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平喘药物的选择要视平喘药物与哮喘发作两者中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孰轻孰重而决定.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髋部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和钙缺乏,肌肉消瘦,肌力减退,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多合并骨质疏松,从而不能有效地抵消局部应力,易发生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其发病率占四肢骨折的3.57%[1].
作者:靳胜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血压的变化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室舒缓功能、心脏收缩的协同性、心排出量、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液黏稠度和动脉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血压的方法有动脉内插管直接测压法、袖带式间接测量法及超声血流监测法3种,血压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重症患者监测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我科对236例患者施行血压的严密观察记录,协助医师诊断疾病,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重症患者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HAMD、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失改良量表(ME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AMD与ME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9.1±5.8)分低于对照组的(11.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以人为本属人文学范畴,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也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还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取得了较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其操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蒋润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患者,女,76岁.因左桡骨远端闭合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给予头孢曲松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七叶皂苷钠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当患者用药3d时,出现头昏、嗜睡、少尿、眼睑水肿等,立即停药.急送尿液分析,可见尿比重降低,尿蛋白阳性,确认有肾损害.给予利尿剂和维生素C拮抗肾毒性,并作全面肾功能检查,同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逐渐好转,停用七叶皂苷钠,继续用头孢曲松,未出现不适症状,确定为七叶皂苷钠所致的肾毒性.
作者:汤文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其中年龄<10岁101例,占全部病例的82.79%;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30min以内;静脉滴注103例,肌内注射2例,不详17例.不良反应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类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单瓣膜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硝酸甘油组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升至80mm Hg以上时给予尼卡地平或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CPB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尼卡地平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CPB 30min后每搏量(SV)、心指数(CI)水平高于CPB前,体循环阻力(SVR)及肺循环阻力(PVR)水平低于CPB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CPB 30min后,HR水平高于CPB前(P<0.05).且尼卡地平组CPB 30min后SVR及PVR下降较硝酸甘油组明显,SV和CI水平升高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B中应用尼卡地平控制高血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可降低心肌氧耗,对患者静脉容量血管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颗粒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高于对照组的81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匹多莫德颗粒辅治小儿支原体性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复发率,快速改善患儿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宇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产生有利的影响,改善肺功能及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浩凌;赖成毅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