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胜利
听力是语言的基础,而听力损失是人类主要的感觉缺失之一,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高达1‰~3‰,位居各项新生儿疾病之首.据统计,目前我国12亿人口中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2057万人有听力语言障碍,7岁以下儿童高达80万人之多.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因小儿听力障碍发现较晚未能及时采取听力补偿措施而错过佳的矫治时期,1999年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李森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临床较少见.此类肿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具有多种病理学形态,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故正确认识该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GIST的病理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通常联合检测CD117和CD34的表达为GIST诊断和危险度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对我院23例GIS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1种,本品为淡黄色澄明液体,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中重度感染.本品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症状,也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我科应用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引起喉头、支气管痉挛1例,现将患者情况及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宋鹏娟;尹保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患者满意度可较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1].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出入院处是医院对外、对内服务的关键窗口,对外是患者入院、出院必经环节;对内是连接临床科室服务于患者,起到有效及时沟通协调作用,为收费把关,服务于各临床科室及患者的科室.
作者:杨慧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SAN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低于利培酮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采用中药辅治创伤性前房出血2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26例,男23例23眼,女3例3眼;年龄15~50岁,中位年龄33岁.按Cksala分级标准分级,Ⅰ级:前房积血量<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下缘之下18例;Ⅱ级:前房积血量占据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6例;Ⅲ级:前房积血量>前房容积的1/2,甚至充满整个前房2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伤后营养消耗大,因此在积极抢救该类患者的同时,早期给于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代谢状况,纠正负氮平衡[1],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06例进行早期胃肠营养,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对该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查找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上、中、下旬各2d处方,共计14 894张,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不合理处方471张,占总处方的3.2%.处方时间过长、同类药品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抗菌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作用,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减少并发症的临床对策.方法 选择经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治疗患者46例(57足),总结治疗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策.结果 术后切口边缘皮肤坏死6足(10.5%),腓肠神经损伤3足(5.3%),足跟痛9足(15.8%).术后优良率为89.5%.结论 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浩波;陈源;马俭凡;刘浩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8±1.4)mg/L低于对照组的(4.4±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在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可通过抗炎、降血脂等机制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且能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应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在化疗前后使用地塞米松5mg+0.9%葡萄糖溶液10ml静脉推注,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对照组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后拔针.结果 试验组静脉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对减少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反应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诊断特征及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4年6月-2007年1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未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19~76岁,中位年龄50.3岁.其中,纤维支气管镜病检证实20例,手术病理证实10例,穿刺活检证实6例.临床表现为咳嗽30例,咯血10例,气促8例,胸痛7例,颜面水肿5例,声音嘶哑4例,颈部包块2例.病程半个月~2年,平均6个月.
作者:罗光慧;张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邑平;王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重点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和指导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并针对动静脉内瘘术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手术成功75例,失败5例.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做好各种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祝二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生血宁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生血宁0.25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对照组应用硫酸亚铁散10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治疗后观察2组RBC、血红蛋白(Hb)、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BC、Hb、MCV、MCH及MCHC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生血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敏;冯利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感觉及反应都比较迟钝、生活能力低下,且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哮喘病等[1].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细致地观察了解病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卫红翠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阴道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6月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诊断患者90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异位妊娠666例,其中宫角妊娠25例,宫颈妊娠1例,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56例.非手术治疗234例,其中宫颈妊娠2例.
作者:王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其操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蒋润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服药、饮食及复查情况.结果 门诊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服药、饮食情况及复查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更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简单易行.
作者:卜桂丽;陈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单瓣膜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硝酸甘油组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升至80mm Hg以上时给予尼卡地平或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CPB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尼卡地平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CPB 30min后每搏量(SV)、心指数(CI)水平高于CPB前,体循环阻力(SVR)及肺循环阻力(PVR)水平低于CPB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CPB 30min后,HR水平高于CPB前(P<0.05).且尼卡地平组CPB 30min后SVR及PVR下降较硝酸甘油组明显,SV和CI水平升高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B中应用尼卡地平控制高血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可降低心肌氧耗,对患者静脉容量血管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