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翼状胬肉109例临床治疗分析

王邑平;王刚

关键词:翼状胬肉, 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摘要: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服药、饮食及复查情况.结果 门诊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服药、饮食情况及复查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更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简单易行.

    作者:卜桂丽;陈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哮喘的用药探讨

    妊娠妇女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妊娠期哮喘的治疗要兼顾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平喘药物的选择要视平喘药物与哮喘发作两者中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孰轻孰重而决定.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药物性肝损伤72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性肝损害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通常起病急,多数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部分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多变.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特别是中药的广泛应用,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1].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齐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产生有利的影响,改善肺功能及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浩凌;赖成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脑苷肌肽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2009年5月-2010年4月我院采用脑苷肌肽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4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67~83岁,中位年龄74.2岁;阿茨海默病(Alzheimer病)5例,血管性痴呆30例,混合性痴呆6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1例.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血压的监测和护理体会

    血压的变化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室舒缓功能、心脏收缩的协同性、心排出量、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液黏稠度和动脉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血压的方法有动脉内插管直接测压法、袖带式间接测量法及超声血流监测法3种,血压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重症患者监测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我科对236例患者施行血压的严密观察记录,协助医师诊断疾病,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重症患者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构建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立体网络的探索研究

    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行为的前提,也是近年来WHO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重视的议题之一.提高医疗机构工作者对高危安全和风险的认识及防范,对于规范用药安全管理和建立标准化给药程序,提高医院药学服务的质量十分重要[1,2].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提出一种新高危药品使用管理方法.

    作者:赵娟妮;刘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胃镜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及青年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特点进行探究,对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将76例胃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32例和老年组(≥60岁)44例,并对其胃镜特点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均为Ⅰ型胃癌所占比重多,均达到了30%以上;对于青年组而言,Ⅲ型胃癌的病例比重少,而对老年组而言,Ⅳ型胃癌所占比重小.结论 胃癌患者的胃镜特点与其年龄有很大关系.

    作者:李文举;刘晓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婴幼儿听力筛查临床应用体会

    听力是语言的基础,而听力损失是人类主要的感觉缺失之一,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高达1‰~3‰,位居各项新生儿疾病之首.据统计,目前我国12亿人口中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2057万人有听力语言障碍,7岁以下儿童高达80万人之多.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因小儿听力障碍发现较晚未能及时采取听力补偿措施而错过佳的矫治时期,1999年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李森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探讨

    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疝的一种,是由先天性腹膜鞘突闭合不全或未发生闭合所致,一般治疗措施是在腹部行一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近年来,腹腔镜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但因其开展时间较短,常需合理的手术配合与全面的护理,以保证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的顺利进行.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护理工作的不断跟进,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少[2].本文笔者就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进行探讨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重点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和指导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并针对动静脉内瘘术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手术成功75例,失败5例.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做好各种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祝二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置胃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安置胃管,试验组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安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及恶心呛咳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患者一次成功率高、恶心呛咳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华;陈雪梅;徐芳琼;夏翠云;邓朝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8±1.4)mg/L低于对照组的(4.4±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在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可通过抗炎、降血脂等机制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且能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酊剂外搽治疗小儿头癣85例疗效观察

    笔者从2005-2010年采用自制复方土槿皮酊局部外搽治疗小儿头癣8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头癣患儿85例,其中男62例,女23例;年龄1~5岁9例,6~10岁63例,11~15岁13例;居住分布:城市22例,农村63例;病程:<1个月51例,1~2个月20例,3~5个月8例,≥6个月6例.

    作者:孙晓莉;李宗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处方中人工牛黄的性状、加入方式、混合时间进行正交优化;对盐酸金刚烷胺、色素的加入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 通过优化处方中人工牛黄、盐酸金刚烷胺等的性质和混合加入方法,得出了优化的制备工艺.结论 该制备方法解决了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半成品中性状、溶化性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优化了制备工艺.

    作者:屈云萍;贾严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8.0%、LDH 72 8%、CK 43.8%、CK-MB 38.6%,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淑琴;王绪韶;冷建武;姜开军;刘志远;孙景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银杏达莫辅治冠心病心绞痛1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辅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常规极化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9%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及控制病情进展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治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炳勋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HAMD、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失改良量表(ME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AMD与ME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9.1±5.8)分低于对照组的(11.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辛伐他汀10mg,每天1次;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每天1次,服用14d.治疗组另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疗程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苷油用量、有效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控制时间为(3.0±0.5)d少于对照组的(6.8±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UAP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学慧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使用的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32.42%,其中主要以β-内酰胺类药物占优势,占整个抗菌药物总金额的82.04%,其次为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占总金额的10.61%,其余依次为氨基糖苷类(4.45%)、喹诺酮类药物(1.98%)、大环内酯类(0.09%).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频度高的是头孢硫脒.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传,采取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措施,有效调整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比例,终达到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后凤;涂正涛;张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