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二娟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非甾体类药物相关性溃疡患者50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检查特点.结果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内镜特点:溃疡特征为多发,但较为表浅,表面有血痂或黏液附着,愈合后无瘢痕遗留.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阴性.电子胃镜复查,46例患者痊愈,其余4例患者继续治疗.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患者应定期内镜复查并给予预防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预后.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处方中人工牛黄的性状、加入方式、混合时间进行正交优化;对盐酸金刚烷胺、色素的加入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 通过优化处方中人工牛黄、盐酸金刚烷胺等的性质和混合加入方法,得出了优化的制备工艺.结论 该制备方法解决了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半成品中性状、溶化性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优化了制备工艺.
作者:屈云萍;贾严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分析,找出院外门诊消毒的不足并加以完善.方法 对该院2008-2010年门诊各科室医护人员手部及诊室空气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各科室医护人员手部及诊室空气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 应加强门诊消毒教育,制定相关措施,增设消毒设备并规范使用,以减少门诊感染病原菌的几率.
作者:李晓莹;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疝的一种,是由先天性腹膜鞘突闭合不全或未发生闭合所致,一般治疗措施是在腹部行一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近年来,腹腔镜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但因其开展时间较短,常需合理的手术配合与全面的护理,以保证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的顺利进行.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护理工作的不断跟进,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少[2].本文笔者就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进行探讨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健康教育是指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施,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注重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不容忽视[1].尤其老年人是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中的重点人群,笔者通过多年来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实践,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李晓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手术治疗的场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1],也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因此工作繁重、紧张,无固定规律,突发状况多,且经常接触血液、化学消毒剂、吸入麻醉药物粉尘、噪音、射线等有害因素,将产生诸多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社会因素,若防护不当将造成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损伤.
作者:尹小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现在中国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事教育的机构与层次很多,笔者现将医学解剖学教学体会总结如下.1 生源分析我校是一所高职高专类的医学院,有统招大专生与中专生,在此笔者主要分析中专的生源及教学.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时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优秀的学生大多选择重点高中;二是中等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普通高中,一小部分读中专进行职业教育;三是还有相当数量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进入社会工作或选择一门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和学习.
作者:岳攀峰;葛美娜;杨东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辅治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0.01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持续8h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3~5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辅治新生儿窒息患者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三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其操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蒋润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较常见于中老年男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正萍;周異铭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疗效可靠,且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生血宁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生血宁0.25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对照组应用硫酸亚铁散10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治疗后观察2组RBC、血红蛋白(Hb)、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BC、Hb、MCV、MCH及MCHC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生血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敏;冯利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单病种管理推行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实施单病种限价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单病种管理在手术室得以顺利实施,规范了手术耗材的使用,透明了手术收费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率.结论 在推行单病种限价管理中,手术室采取的建立健全组织,提高认识、建立方案、制订标准、加强监管等措施是推动单病种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健;彭文涛;宋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患者,女,58岁.因患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膝关节炎就诊.遵医嘱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507)25mg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后5min,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及面颈部皮肤潮红等症状.测血压120/70mm Hg,呼吸24次/min;心率103次/min.立即给予吸氧,遂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10min后症状好转.
作者:卢艳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碘伏原液是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和75%乙醇及碘酒相比,刺激性小,毒性低,抗菌谱广,作用快而持久,在外科皮肤黏膜消毒中被广泛使用.笔者在门诊治疗室工作中遇到数例碘伏原液致局部皮肤迟发超敏反应的病例,当过敏反应发生后,创面及伤口消毒剂的选择一度成为难题.现将碘伏迟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近几年医疗纠纷投诉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患者投诉的原因和探讨其防范对策,减少投诉的发生,对我院发生患者对护理投诉中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建勤;贾彩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安置胃管,试验组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安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及恶心呛咳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治疗仪辅助患者吞咽的情况下安置胃管,患者一次成功率高、恶心呛咳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华;陈雪梅;徐芳琼;夏翠云;邓朝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服药、饮食及复查情况.结果 门诊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服药、饮食情况及复查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更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简单易行.
作者:卜桂丽;陈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俊泰;冼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