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胥卉苹

关键词:乳腺癌, 高频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摘要:乳腺癌呆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现对我院女性乳腺癌患者71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属人文学范畴,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也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还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取得了较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颅脑外伤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麻醉10例

    早在1874年Nathnage首次报道了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发生急性肺水肿,1918年Medutier再次报道战中颅脑外伤后并发致命性肺水肿,这种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肺水肿称为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急、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8月共抢救麻醉此类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鹏;戴卫红;付红霞;王立民;张克勇;张毅;苏秀霞;万里;李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创伤性前房出血26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采用中药辅治创伤性前房出血2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26例,男23例23眼,女3例3眼;年龄15~50岁,中位年龄33岁.按Cksala分级标准分级,Ⅰ级:前房积血量<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下缘之下18例;Ⅱ级:前房积血量占据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6例;Ⅲ级:前房积血量>前房容积的1/2,甚至充满整个前房2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在治疗期间每晚均用专用盆及灭菌注射用水清洁外阴,治疗组于阴道深部放置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每晚1粒,共10d;对照组放置甲硝唑栓,每晚1粒.疗程均为10d.观察2组的停药后3d临床疗效及停药后1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换药伤口发生碘伏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对策

    碘伏原液是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和75%乙醇及碘酒相比,刺激性小,毒性低,抗菌谱广,作用快而持久,在外科皮肤黏膜消毒中被广泛使用.笔者在门诊治疗室工作中遇到数例碘伏原液致局部皮肤迟发超敏反应的病例,当过敏反应发生后,创面及伤口消毒剂的选择一度成为难题.现将碘伏迟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翼状胬肉109例临床治疗分析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邑平;王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血压的监测和护理体会

    血压的变化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室舒缓功能、心脏收缩的协同性、心排出量、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液黏稠度和动脉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血压的方法有动脉内插管直接测压法、袖带式间接测量法及超声血流监测法3种,血压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重症患者监测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我科对236例患者施行血压的严密观察记录,协助医师诊断疾病,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重症患者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非甾体类药物相关性溃疡患者50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检查特点.结果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内镜特点:溃疡特征为多发,但较为表浅,表面有血痂或黏液附着,愈合后无瘢痕遗留.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阴性.电子胃镜复查,46例患者痊愈,其余4例患者继续治疗.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患者应定期内镜复查并给予预防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预后.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HAMD、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失改良量表(ME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AMD与ME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9.1±5.8)分低于对照组的(11.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水飞蓟宾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及FibroScan值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FibroScan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70mg口服,每天3次,连服半年.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及FibroScan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Ⅳ-C显著降低(P<0 05),FibroScan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PC-Ⅲ、HA、Ⅳ-C及FibroSca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具有阻止肝纤维化的作用,FibroScan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价有较高价值.

    作者:郝瑞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疗效可靠,且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

    近年来,在临床上中成药的使用逐年增加,随着中成药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对中成药的联合用药存在一些误区,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兵;李莉;李秀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22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其中年龄<10岁101例,占全部病例的82.79%;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30min以内;静脉滴注103例,肌内注射2例,不详17例.不良反应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类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d、7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d及7d的HAMD评分、SDS评分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有积极的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谊;黄艳娥;刘璐;范秀丽;宋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对策探讨

    目的 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减少并发症的临床对策.方法 选择经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治疗患者46例(57足),总结治疗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策.结果 术后切口边缘皮肤坏死6足(10.5%),腓肠神经损伤3足(5.3%),足跟痛9足(15.8%).术后优良率为89.5%.结论 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浩波;陈源;马俭凡;刘浩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生血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血宁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生血宁0.25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对照组应用硫酸亚铁散10g口服,每天3次,疗程4周.治疗后观察2组RBC、血红蛋白(Hb)、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BC、Hb、MCV、MCH及MCHC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生血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敏;冯利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左氧氟沙星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20岁.因颊黏膜外伤清创缝合术后2h于2011年5月11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住院静脉应用头孢哌酮3d,因出现创口感染溢脓,而加用左氧氟沙星0.2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滴速40滴/min,输液约2min后,患者诉双耳及颈部瘙痒,继之咽喉堵塞感、声音嘶哑、憋气、烦躁、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微弱,测血压60/40mm Hg(1mm Hg=0 133kPa),考虑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更换液体及胶管,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吸氧,补液,应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6mg+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

    作者:王保霞;申红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位动静脉内瘘1例护理体会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笔者曾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并发上肢严重肿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问题,可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也是老年人受损伤后死亡原因之一[1].为降低跌倒的发生率,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笔者结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汪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较常见于中老年男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正萍;周異铭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