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芳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被看做是手术和创伤后的并发症,事实上,50%~70%的症状性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非手术条件下,尤其是内科人群,内科疾病急性期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8倍以上[1].现就VTE、肺栓塞 (PE)常见的内科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黄翔;吴华容;明莫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仅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作者:吴少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细菌耐药是指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之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抗菌疗效降低或消失.过去70多年时间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即1940~1960的青霉素时代: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但逐渐出现葡萄球菌耐药;70年代的头孢菌素时代: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90年代的万古霉素时代:革兰阳性菌耐药问题的再次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感染增加,静脉导管的使用也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上升.笔者调查了盐城市区的15家医院,以了解盐城市细菌耐药情况,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熊存全;秦红兵;罗崇念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多数是口服,服药量大,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抢救与护理配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李芳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血液循环重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老年人动脉硬化常很严重,心脏在解剖和功能上也常发生退行性变化,因此PCI的风险和难度比年轻人大,手术时间相对长.同时由于老年人大多肝、肾功能减退,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因此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通过对130例老年患者实施PCI,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护理工作,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燕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但传统观念认为佝偻病只发生于婴儿期,2岁后多为后遗症期,而不存在活动期.因此,晚发性佝偻病很少受到家长和临床医师的重视,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笔者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诊断的162例晚发性佝偻病总结分析,以期了解其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外伤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陈强;王小兵;左红光;盛迎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利巴韦林喷雾剂喷雾咽峡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咽峡部喷雾利巴韦林.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流涎及进食时间、疱疹溃疡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9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家长易操作,值得儿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作娅;康摡;唐昌奎;任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气管插管在抢救小儿重症肺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小儿口腔黏膜脆弱,常用牙垫材质坚硬,患儿躁动,舌部活动度大,易造成口腔及牙槽损伤等特点.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科采用自制的牙垫对患儿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小儿末梢采血逐渐被淘汰,使用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小儿静脉较细又不合作,易造成多种不良反应,引起患儿及家长不满.因此,我院门诊分析了门诊儿童静脉采血243例引起的不良反应并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康;毛宝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Duac凝胶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Duac凝胶,对照组应用3%硫磺霜.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4.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uac凝胶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宝珊;陈业莉;邓列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消毒供应室负责医院再生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工作.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压力容器、高温、噪声、潮湿等危害因素接触,极易产生心理、身体上的多种伤害.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增添防护措施并强化落实执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职业感染危害因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作者:戴小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医中药及中药制剂的研发,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中药免于皮试,价位低廉,更得到了临床医师的青睐,但近几年中药制剂过敏反应屡有报道.现对我院临床治疗中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的抢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评价罗格列酮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8)、哮喘模型组(B组,n=8)、哮喘模型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干预组(C组,n=8)、哮喘模型罗格列酮雾化吸入干预组(D组,n=8).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气道SMA-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小鼠气道平滑肌(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P<0.05);C、D组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增加(P<0.05),气道直径减小(P<0.05).(2)与B组比较,C、D组小鼠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0.05);C、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D组SMA-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SMA-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罗格列酮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作者:岳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88.6%,高于对照组的39.6%、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心电图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对照组中出现咳嗽5例.结论 加用美托洛尔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杰;彭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输尿管镜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好等特点,从而使此项技术迅速得到提高和普及.我院于2005年1月-2010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2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旻;谢永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其临床症状以慢性反复发作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多年来,饮食一直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饮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因素的重要性.
作者:张荣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建立一个良好的AS动物模型是研究AS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的重要前提.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已经成功建立了多种AS动物模型,现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
作者:徐红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住院患者17例,现将其综合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55~84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无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状疱疹分布:胸部11例,腰腹部4例,颜面部2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 2例,7.1~8.4mmol/L 5例,8.5~14mmol/L 8例,>14.0mmol/L 2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16例,<7.0% 1例.
作者:凌俊宏;伍军伟;黄献宁;梁晓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宿州市2011年上半年2871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该市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宿州市2011年1~6月份收集的2871例药物病例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不良反应累计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朱静;赵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