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目的: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观察毕岱总皂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模型组(HC),血脂康对照组,毕岱总皂苷组(BD-TAS,低、中、高剂量组);除NC组,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0周开始,NC组和HC组均ig等量生理盐水,BD-TAS低、中、高剂量组(4,9,12 g·kg-1)和血脂康对照组(0.5 g·kg-1)均ig给药,并在第0,2,4,6周后称量体重,眼眶取血,离心取血清,用酶法测定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水平,评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和肝脏保护作用.结果: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后,与NC组相比,HC组TC,TG,HDL-C和LDL-C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成功复制了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BD-TAS溶液ig后,各组血浆TC,TG水平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在第2,4,6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NC组和HC比较,BD-TAS低、中剂量组TC,TG水平降低明显(P<0.05);BD-TAS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TC,TG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NC组比较,BD-TAS给药组血清MDA差异显著(P<0.05).结论:BD-TAS摄入量越大,其改善血脂水平的效果越好,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毕岱总皂苷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作者:刘斐;陈虹;钟明;魏丽丽;刘春丽;刘春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城市人群高发,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各种疾病过程中,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百部、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y=43 887 599.5X-4 893.8,线性范围0.01~0.16 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01%(n=6).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抗菌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琼;张译文;刘建华;刘文炜;霍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肾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14 mg·kg-1)组、糖肾清高、中、低剂量(187,93.5,46.75 mg·kg-1)组,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连续ig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对肾组织病变进行分类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糖肾清高剂量组的肾脏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肾清能减轻DN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程度,对其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双荣;孙翠英;郑燕飞;张润云;金磊;刘惠;张春艳;孟凤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ip SD大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复方全蚕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阿卡波糖组(3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全蚕粉胶囊各剂量组可使FPG,TC,TG,LDL-C和MDA显著降低,而HDL-C和SOD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能有效地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结论:复方全蚕粉胶囊能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曹育;黄亦琦;王梅兰;杨辉;樊希承;黄颖;罗友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调血降脂丸是濮阳市油田总院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研制出的纯中药制剂.由制首乌、女贞子、丹参、山楂、大黄、泽泻等组成,具有补肾活血、祛湿泻浊之功能.用于肾虚兼痰湿夹瘀所致的头晕、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高血脂症、高血黏综合征、脂肪肝、肥胖症见上述症候者,疗效显著.本品丹参中所含的丹参酮ⅡA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作者:姚志凌;李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对栀子的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栀子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京尼平、西红花酸、西红花苷等)为近年的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栀子在心脑血管系统方面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者主要从抗氧化、抗炎、抑制平滑肌增生、内皮细胞保护、抗凝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目前研究方法的不足,认为有必要考虑微环境对体外细胞培养的影响,今后可引入细胞联合培养技术深入研究,并注重综合运用体内外评价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栀子的心脑血管疾病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海燕;邬伟魁;杨军宣;贺娅;宋伟;芦乾;杨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优选参橘止咳滴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肉桂酸和橙皮苷的含量为指标,RP-HPLC测定2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用L9(34)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3(30℃),70%乙醇沉淀.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科学.
作者:刘小花;沈孝丽;梁谨;党子龙;封士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连翘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连翘总黄酮,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总黄酮的吸光度,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佳工艺条件为65%乙醇60℃超声提取10 min,连翘总黄酮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58%.结论:优化工艺简单,稳定,高效,可行.
作者:吴艳芳;王新胜;尹延彦;韩宁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综合比较并评价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的质量.方法:选择3年发酵的普洱饼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没食子酸、咖啡因与(+)儿茶素含量,采用NaNO2-A1(N03),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并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结果:5个产地普洱饼茶中,没食子酸含量差异较大,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为0.308%,大理下关产普洱茶含量高为1.482%;咖啡因含量差异不大,含量均在2.366%~3.750%之间;(+)儿茶素含量均低于0.5‰,以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5个产地普洱茶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也有一定差异,总黄酮含量以思茅产低为2.93%,西双版纳产高为5.94%;总多糖含量以思茅产低为4.35%,大理下关产高为6.18%.结论:不同产地普洱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金裕范;高雪岩;王文全;练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脑伤乐生颗粒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2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安装剂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观察脑伤乐生颗粒(15 g,3次/d,口服)治疗颅脑损伤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总体有效性,观察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结果:试验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6.29%(P<0.01),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39.81%(P<0.01).结论:脑伤乐生颗粒对改善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症候疗效明显.
作者:沙松华;李新;罗洁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硝酸甘油(10 mg·kg-1)ip一次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sc利血平(0.4 mg·kg-1)7 d造成小鼠偏头痛模型,川芎-白芷药对3.5 g·kg-1·d-1进行治疗,对模型动物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偏头痛大鼠模型组脑组织中5-HT含量(720.44±92.1)ng.g-1,CGRP含量(618.32±139.3)pg·g-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3.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 48.41%~73.18%,降低头痛大鼠脑组织中CGRP 38.02%~50.02%(P<0.01);与小鼠偏头痛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小鼠脑组织中5-HT 36.60%~69.52%(P<0.05,P<0.01).结论: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主要是通过影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作者:杨胜;张定堃;苏柘僮;徐佳丽;杨金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Ⅲ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造模成功.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和正常对照组对应皮肤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每次1 g,连续用药56d.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Ⅰ,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的表达.结果:瘢痕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胶原mRAN表达显著增强,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62±1.70),(1.34±0.52);模型对照组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15±1.24),(4.53±1.71),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1.46±0.34),(2.59±0.35),模型对照组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0.88±0.14),(0.37±0.08),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1.77±0.40),(4.76±0.77),模型对照组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0.53±0.14),(0.34±0.04),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I型胶原mRNA的表达,促进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的表达,增加胶原酶含量,降低瘢痕组织胶原含量,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这可能是黑布药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丽;周晓宏;关洪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芪参清肝汤对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以芪参清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8例以拉米夫定治疗,疗程5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乙肝标志物、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乙肝病毒转阴率(<1 000拷贝/mL)分别为92.68%和76.31%,差异显著(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46.67%和20.69%,差异显著(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3.33%和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变异发生率分别为4.88%和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芪参清肝汤能提高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应答率.
作者:邵铭;万凌峰;骆家富;高加齐;赵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鉴定和分类提供解剖学和化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2种药用植物的根状茎和叶横切面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采用HPLC-UV法进行化学鉴别.结果: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显微特征无明显区别,但是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化学诞生特征鉴别方法可以作为2种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
作者:王晓琴;白贞芳;刘勇;肖培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新疆枸杞叶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溶液(用三乙胺调pH 3.0)(45:55),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 mL·min-1.结果:芦丁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3~1.84μg和0.03~0.24μg,回收率分别为98.19%,97.98%.RSD分别为1.49%,2.25%.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为新疆枸杞叶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作者:刘波;张浩科;宫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7例和观察组(参麦注射液组)37例,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宏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酶提取法的优酶及其佳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素含量为指标,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SPE-007A中筛选出优2种酶,继考察这2种酶复合后的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从而得到佳工艺.结果:优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合酶,pH 4.8、酶用量(纤维素酶/果胶酶)2.0%/2.0%、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解液浸提倍数15倍.结论:该工艺高效、稳定,可用于今后对贯叶连翘的研究.
作者:郝鹏飞;卫冰;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黄志芳;易进海;陈东安;刘云华;陈燕;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I)、SGA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Pre-Alb,Alb及SF,IL-6,hs-CRP,BMl,SGA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健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