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中;陈少泉;丁子良;唐金荣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4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治疗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比较方面,治疗组92.1%,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心绞痛症状患者以及对患者心电图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美托洛尔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理想与安全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站选择自愿要求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将58例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临床确诊受术者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9例.对照组受术者进行常规放置IUD;观察组受术者进行手术之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两组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受术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受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术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术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受术者在围术期内的疼痛明显减轻,不会导致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社区医院管理中薄弱的一个环节,依托三级医院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把好社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关,保障社区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邹亚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以期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6.88%,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时间为(7.80±2.0)d、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17.00±5.00)d.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重点在于早期、快速、彻底的洗胃和早期、足量给予抗胆碱药、胆碱酯酶复能药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同时遵循个体化差异的治疗原则,这样方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韦武延;柏星海;符可胜;林裕灼;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患有闭合式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24例闭合式腹部损伤的患者病例,对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体会.结果 2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治疗方案康复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死亡.24例患者中9例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可以对闭合式腹部损伤进行有效治疗,但应注意对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控制.
作者:杨茂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社区医疗中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抽取76例慢性病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社会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91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应用WHOQOL-100问卷评价OP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其他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延伸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改善OP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敏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 抽取114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7例.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用的效果好.
作者:吴德存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综合救治效果及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AOPP诊断明确后,重视反复洗胃并持续引流、短期内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或长托宁化、标准化应用复能剂、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 通过综合救治能有效提高AOPP的治愈率,长托宁救治AOPP的疗效优于阿托品.结论反复洗胃并持续引流、早期重复应用抗胆碱能药与复能剂是救治AOPP关键.
作者:马万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应用较传统方法 之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胸腔穿刺组各20例,进行疗效、操作次数、吸收天数、胸膜反应、并发症等情况对比.结果 中心静脉引流组在胸液吸收天数、操作次数及并发症例数等指标均明显少于胸穿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
作者:顾书杰;张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社区内0~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搜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至7岁儿童的资料,对该类人群每年和每一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我社区0~7岁贫血儿童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0~2岁的儿童患贫血的几率高于2~7岁的儿童.结论虽然社区贫血患儿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该病仍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今后的社区医疗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贫血防治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并发症少、疗效好,可间隙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采用无创通气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尽早使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患者是否能积极有效地配合,直接影响无创通气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次性根充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根管填充技术,其适用于有瘘管的单根管牙齿,不可复牙髓炎症早期(活髓牙),尚未感染根尖组织,残根但长期无症状,且能保证根管预备等操作完全在根管内的患者[1-2].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分别采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各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意义及其应用.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7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97例糖尿病患者有57例患者检测出尿微量白蛋白超过正常范围,其阳性率为58.7%,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定性分析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却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及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候栓桃;高晋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实行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目前的医学模式.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症状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17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小,且无显著性差异.讨论应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刘春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14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患者,女性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男性,大于65岁的患者83例,占23.85%;静脉给药83例,占77.87%,居首位;共涉及7类药物共4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所占比例居前两位,分别为52.17%和17.39%.148例ADR患者,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占37.93%.结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用药,对高龄人群谨慎选择药物,对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在供应室教学中采用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教师认真备课并将讲议公开,让学生尽早对供应室的实习内容有所了解、讲课灵活的Z法明显优于讲议不公开的X法和公开而又不加以引导的Y法.
作者:刘玉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女性绝育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操作简易、安全、方便等优点.本中心从1988年10月-2008年10月共做输卵管结扎术8610例,发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96例,现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武巨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不同给药次数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8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50ug沙美特罗和100ug丙酸氟替卡松),1次/d;试验组给予舒利迭2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0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未控制患儿为2例,部分控制为6例,控制为39例,脱落3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9例、3例和18例,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病情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能够很好的控制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舒利迭不同给药次数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美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脑梗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ld、3d、7d及14d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并比较,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生活指数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d、14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第3d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上述所有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伟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