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捷;翁雨来;曹谊林
目的:探讨翻瓣Nd:YAG激光术处理腮腺区静脉畸形时的外科操作难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近3a来临床诊治的84例患者,全部确诊为腮腺区静脉畸形.均采用全麻下翻瓣激光治疗,手术前后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后作面神经评判,术中统计出血量.结果:84例患者中,有5例为暂时性面瘫,2个月后自主恢复.1例为永久性面瘫,占1.19%,平均失血约为200ml.4例接受术中、术后输血.结论:腮腺区静脉畸形翻瓣激光术中,只要注意精细解剖操作,合理运用激光照射方式,可获得保存面神经,减少出血的理想效果.
作者:顾基中;周国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后磨牙牙髓疼痛3种止痛方法的效果.方法:173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后磨牙随机分组治疗.第1组46例,采用分次失活法;第2组52例,采用即刻失活法;第3组75例,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疗效评定参照VAS视觉分析标尺法,将疼痛分为(0~4)5级,对其止痛效果分为完全止痛、有效止痛和无效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的完全止痛率分别为50.0%、63.5%和76.0%.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的完全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分次失活组(P<0.01),并可避免因使用砷失活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可以有效去痛,并且疗程短,并发症少.
作者:王效平;王忠桂;王小婷;叶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鳃裂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位于面颈侧方的先天性囊肿.作者报道1例新生儿巨大鳃裂囊肿合并感染病例,于出生后第17天行手术摘除,随访2a,效果良好,无复发.
作者:罗贤锋;陈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固定义齿各部件三维有限元模型库.方法:在正常牙颌组织三维几何学模型、模型库的基础上,利用Powershape、Pro/E和Ansys 5.5软件,根据天然牙牙冠模型建立基牙-固位体单元体,以及桥体单元体,在牙冠间隙中新建连接体单元体.结果:建立了固定义齿各组成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库,包括固位体、桥体、连接体3个模型库82个单元体.结论:各类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学形态,力学模型组建过程快速、简便.
作者:郑元俐;魏斌;张富强;于力牛;王成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上海市区幼儿的(牙合)情况和磨牙症的发生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79名3~6岁的幼儿父母的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区幼儿磨牙症的发生率,并由专科医生对这些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幼儿磨牙症与(牙合)因素的关系,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磨牙症幼儿的咬合状况与无磨牙症幼儿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儿童磨牙症的发生率并未随幼儿进入替牙期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错(牙合)不是儿童磨牙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替牙期的(牙合)改变也不会导致磨牙症的发生.
作者:程蕙娟;陈玉琴;郁春华;沈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可摘局部义齿各部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库.方法:在正常牙颌组织及可摘局部义齿三维几何学模型库的基础上,利用Powershape、Pro/E和Ansys 5.5软件,通过数据转换、模型分割修整、重建,分别建立各模型单元体,并在整体模型中连接、修整,终生成各类有限元模型库.结果:建立了包括(牙合)支托、卡环、基托、人工牙、连接体等共计200余个有限元单元体,分类生成8类有限元模型库.结论:各类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学形态,在整体模型中组合完好,调用、编辑便捷.
作者:魏斌;张富强;于力牛;王成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铰链式冠外附着体的临床适用范围.方法: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分析不同基牙数目时,该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基牙和人工牙在正中咬合时,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且基牙和牙槽嵴顶黏膜的应力分布均匀.结论:用该附着体修复第二磨牙末端游离缺损时,可采用单基牙.该附着体适用于基牙条件稍差,而牙槽嵴黏膜条件较好的患者.
作者:凌月华;张富强;于力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并建立冠部和根部牙髓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方法:自年轻、健康的人牙中取出完整牙髓,分别应用组织块法和组织块酶解法(0.1%Ⅰ型胶原酶)对冠、根部牙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培养成功率、细胞贴壁率和细胞活性的评估,确定用于根、冠髓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结果:组织块法比组织块酶解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游出细胞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和较低的贴壁率.结论:在对根、冠髓细胞的原代培养中,组织块法优于组织块酶解法.本实验建立了冠、根部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少华;魏奉才;孙善珍;张春艳;刘云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20例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采用BD-018可吸收外科缝线缝合皮肤、皮下组织或黏膜、黏膜下层,观察伤口变化、缝线脱落及术后瘢痕情况.结果显示:15例Ⅰ类切口和5例Ⅱ类切口术后皆为甲级愈合,无明显瘢痕.未出现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无伤口裂开及伤口感染.认为BD-018医用天然可吸收外科缝线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面缝合.
作者:唐瞻贵;张雷;仝向娟;苏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3+总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CD8+杀伤/抑制性T细胞、CD4+/CD8+比值、CD19+总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癌术后外周静脉血CD8+杀伤/抑制性T细胞显著减少,CD4+/ CD8+细胞比值显著升高,CD19+总B淋巴细胞明显升高,CD16+/CD56+NK细胞显著减少,TNF-α的表达明显减少,其余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虽然影响口腔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减轻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术后辅助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对口腔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冬霞;徐骎;陈万涛;竺涵光;林国础;蒋灿华;邱蔚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3例既往需行颌骨切除的巨大角化囊肿采用开窗减压引流结合囊肿刮治的方法进行治疗.经开窗减压引流术后1.5-2a,囊肿大为缩小甚至基本消失,周围新生骨形成,颌骨形态恢复,牙功能保留,下唇无麻木.大为缩小者只需局麻下行囊肿刮除术,囊肿基本消失者残留处覆盖上皮为口腔黏膜.开窗减压引流术,结合局部刮除术是既往需截骨拔牙治疗巨大角化囊肿病例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贾暮云;王良忠;金晓明;尚伟;李宁毅;张桂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克隆人釉原蛋白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断,并构建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方法:从引产胎儿牙胚组织中抽提总RNA,以Oligo(dt)为引物,逆转录合成牙胚cDNA利用PCR,从cDNA中扩增出人釉原蛋白成熟肽编码序列(约540bp),所得目的基因片断插入表达载体质粒PQE30,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抽提重组质粒DNA,通过PCR、酶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阳性克隆.结果:样品质粒测序证实,质粒PQE30中插入的基因片段与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结论:从人胚胎的牙胚组织中克隆到釉原蛋白成熟肽编码序列,成功构建含有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作者:程岚;雷建强;朱祺泉;王洪海;束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口腔牙周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部位的确定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提供解剖、组织学依据.方法:选择3种常用实验动物豚鼠、犬、猴的牙体、牙周组织,进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豚鼠口裂小,实验一般仅限于切牙区,但该区的龈沟上皮有角化,对炎症反应可能产生影响;犬的牙间间隙宽,适合作人工牙周骨下袋模型,牙虽不患龋,但根管粗,可用于髓病、根尖周病研究;猴是理想的实验动物,但价格昂贵,使大规模实验受到限制.结论:豚鼠、犬、猴的牙、牙龈、牙槽嵴形态及组织学表现均与人有相似性,但各有特点,在科研工作中应根据具体需要和财力选择实验动物、实验部位和实验方法.
作者:王丽珍;李德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模拟腮腺癌手术保留面神经,观察术中放疗后表情肌有氧代谢能力、神经递质传递、线粒体及运动终板超微结构变化,为术中放疗后面神经的恢复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制作腮腺区面神经术中放射15Gy治疗剂量与17Gy组织细胞致死剂量动物模型,应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面神经放射后口轮匝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实验数据进行Studentt检验.结果:术中放疗后口轮匝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17Gy组明显低于15Gy组.1个月后15Gy组恢复,17Gy组继续下降.结论:面神经术中放射损伤后,口轮匝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神经递质传递减少,有氧代谢能力降低,运动终板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治疗剂量可以恢复,超过治疗剂量则无法恢复.
作者:韩思源;王玉新;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回顾分析832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病例,探讨发生组织瓣危象的原因,提高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自1997年8月~2003年4月,共制备游离组织瓣832块,对皮瓣危象发生的时间、原因、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应急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832例组织瓣中,44例出现危象,占5.29%,以静脉栓塞为主占绝大多数(38/44).发生于术后72 h内者38例,占86.36%;其中对32例进行手术探查,21例抢救成功,占65.63%.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高,关键在于局部处理得当.术后3d内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危象,应在6 h内进行积极手术探查.
作者:叶为民;张志愿;竺涵光;孙坚;张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计算机处理模块,在去除影响利用模板法正确诊断前牙反(牙合)的因素后,将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个体图与模板图重叠,进行测量,定量显示颅面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建立多个模板图、去除下颌功能性前移、统一垂直向代偿能力、选择适模板、统一面型大小等方法去除影响诊断的干扰因素;将个体图按照以X轴及S点为重叠点线,平行X轴、以Ptm点为重叠点,平行X轴、以A点为重叠点,平行下颌平面、以Po点为重叠点,重叠A r点和下颌总长的连线等5种方式与模板图重叠并分别测量.结果:建立了可完成以上要求的计算机处理模块,运行该模块可确定上下颌骨位置、上颌骨矢状发育长度、上下颌骨前部差异量、下颌骨形态、下颌骨大小等方面与正常结构间的差异量.结论:运行该模块有助于去除影响诊断的因素,定量显示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特征.
作者:陈林玲;彭适生;刘泓虎;曹惠菊;李光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根管钙化是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术时的多见现象.了解各类钙化根管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疗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本义对钙化根管治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轶锋;朱亚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计量资料是由数值变量组成的、通过测定观察指标数值大小所获得的资料.在临床科研中,收集的数据中往往包含了很多数值变量.由这些变量组成的计量资料必须根据资料设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计量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分为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主要描述资料的分布规律及其数量特征,如对资料进行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量,可以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等.统计推断主要是估计均数的可信限以及作假设检验,如均数95%可信区间的估计以及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本文主要对计量资料的具体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以帮助临床科研人员正确分析收集的计量数据.
作者:蔡泳;宋昕;徐刚;王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矫治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错位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矫治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对8例下颌磨牙颊向或舌向倾斜错位的患者,采用简易半固定舌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初期进行矫治.结果:在矫治初期,应用简易半固定舌弓能快速成功地矫治下颌磨牙颊向或舌向倾斜错位.结论:简易半固定舌弓在矫治过程中固位和稳定性较好,能很好地控制下磨牙颊舌向位置,并缩短固定矫治的疗程,对下颌牙弓前牙区的形态影响较小.
作者:严章勇;卢玉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