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英;雷招宝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足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血、温经通络中药口服;对照组应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的左、右足背动脉平均速度、内径、血流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右侧内径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飞;杨海英;韩新玲;彭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 MRSA 141株占84.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6株占15.6%.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西林的耐药率为0、18.4%,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除万古霉外,MRSA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万古霉素、呋喃西林对MRSA有较高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菌药物,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红冰;曾烈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7~2009年通过B型超声诊断附壁性胆囊结石患者10例,现将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如下.
作者:时玉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引起的良性疾病.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使其临床漏诊率高,并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环状嵌顿痔4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本和;迟景涛;刘春;林少志;韩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对300例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及女性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间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SDS评分高于小学文化程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
作者:包广亮;自孝海;李守彦;许光安;于飞;孙亚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4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以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为原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GW-92C-E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运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文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急诊观察室负责全院各科门诊患者的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工作,平均每天输液120余人次.由于急诊观察患者多,病情复杂,用药量大,从而病情突变的发生率也较多.笔者现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突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兵;王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呼吸机是用于各种原因(疾病、中毒、外伤等)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中需要更有效地氧供及排痰,我科对轻、中度COPD患者在施行下腹部、上下肢、甲状腺等非全麻手术时应用呼吸机施行呼吸管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防治儿科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疾病特点与院内感染发病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2006~2008年院内感染率分别是2.4%、1.74%、1.6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5例占50.9%;胃肠道感染59例占35.3%;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13.8%.结论 有针对性、分类收治患儿,避免接触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做好健康卫生宣传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定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临床诊治过程中时常遇见慢性咳嗽的患者,但因临床症状较轻,大多不被临床医师重视,尤其是通过病史、临床及X线胸片等检查而不能获得明确诊断者,使临床医师无法对其进行正确治疗,以致延误病情.笔者对引起慢性咳嗽(依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胸片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常见疾病进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芳;权开道;阿恩德;孙玉香;周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护士从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出院这段时期.做好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防止各种并发症,早日实现康复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科2003~2009年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8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作为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反应,影响到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接受及配合程度,关系到正畸疗效,因而正畸治疗中疼痛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1 正畸疼痛发生的原因疼痛是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反应.正畸治疗中牙齿疼痛与不适症状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生理过程.
作者:黄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2年10月-2009年5月将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年龄20~35岁,中位年龄28.3岁;已婚7例,未婚3例.平素月经不规律2例,有痛经病史4例.患者均以急性右下腹痛为主诉入院.
作者: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9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CEA、CA199、CA125均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CA153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AFP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结肠癌、直肠癌CEA阳性率为52.8%,胰腺癌CA199阳性率为93.1%肝癌AFP阳性率为89.5%.结论 CEA、 AFP、CA153、CA125、 CA199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张斓;邹前芽;王建宇;涂平;郭玮;郭菊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脑裂畸形为神经元移行异常疾病中严重的疾病,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内衬灰质.脑裂畸形临床较罕见,且症状缺乏特征性.自CT及MRI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2004~2009年确诊脑裂畸形患者16例,现对其MRI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顾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Ⅰ组采用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Ⅱ组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Ⅲ组采用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和拔牙主观感受.结果 Ⅱ、Ⅲ组局麻时和拔牙中MAP、HR均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拔牙中MAP、HR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各时段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主观感受为非常痛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Ⅲ组,无或轻微痛苦发生率高于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目的 ,值得在阻生牙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丹;李武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例老年晚期无手术及化疗指征的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天1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有效率为41.67%,临床受益率为58.33%;中位无疾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3.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占66.67%;药物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及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应用于老年晚期不能手术和化疗的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林;林伟;王继成;陆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肠道微生态与小儿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儿童微生态环境尚不稳定,抗生素的应用,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越来越多,其中真菌引起的小儿腹泻亦不可忽视.
作者:马颖;桓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乙醇的饮品(或接触乙醇)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宋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