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董贤明

关键词:氨茶碱, 布地奈德, 哮喘
摘要:目的 观察茶碱缓释片与布地奈德气雾剂合用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51例慢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茶碱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和大呼气流速(P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和PE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与布地奈德气雾剂合用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和PEF,且优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阑尾8例临床分析

    在临床上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在正常解剖位置,依靠转移性疼痛及右下腹部定位压痛的特点,即可明确诊断.但在妊娠期间,随着子宫的增大、解剖位置的变迁,使腹膜炎不易局限而在上腹部扩散,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致威胁母婴的健康,故对妊娠期阑尾炎要特别重视,确保母婴健康,现将我科收治的8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58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32例、重度窒息组26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儿在生后3d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并与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的BUN、Cr和尿α1-M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BUN、Cr和尿α1-MG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尿α1-MG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组血清BUN和Cr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尿α1-MG是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董春晓;张立明;张爱梅;孙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农村儿童急性中毒30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是农村儿科急症中的常见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儿生命.为提高对小儿急性中毒的认识、诊断、治疗和预防,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30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桡动脉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应用技术,系在桡动脉上用穿刺针穿刺以抽取动脉血用以化验及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的动态监测确保用药及药物剂量的随时调整或留置动脉通道进行各种介入手术,尤其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是血液净化成败的关键.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影响及保护性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及姜黄素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STZ注射法制作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DM组,姜黄素组.灌胃给药8周后,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肾皮质TGF-β1、FN、Col-IV的表达.结果 (1)功能学变化:姜黄素组大鼠的24h UAER和GFR显著低于D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姜黄素组大鼠肾皮质TGF-β1、FN、Col-IV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胶囊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减少过高的GFR、抑制肾组织增生、抑制肾皮质TGF-β1、FN、Col-IV表达等保护作用.

    作者:于文联;张锐;张建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且用途广泛,近几十年间国内相继开发出了片剂、滴丸剂、浸膏剂、注射剂等.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颈肩腰腿痛等病症的治疗.随着丹参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梅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细菌学分析与病情评估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细菌的检出情况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方法 对104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价.结果 痰标本中共分离出84株致病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61.9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1.43%,大肠埃希菌占8.33%,克雷伯杆菌占7.14%;革兰阳性菌(21.43%)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14%,肺炎链球菌占2.38%,表皮葡萄球菌占2.38%;真菌占16.67%.真菌组的患者APACHE Ⅱ积分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呼吸道感染仍以细菌为主,但真菌感染有所增多. 真菌感染的患者病情严重性明显增加.

    作者:罗彬;张红;秦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同时于血透后每周给予r-HuEPO 100~150U/kg皮下注射,待血红蛋白(Hb)≥110g/L,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另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g,共12周.结果 2组患者的Hb、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学丽;赵战云;张仕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是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膜中的H+-K+-ATP酶而产生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ES)等疾病,疗效确切,明显优于H2受体阻滞剂,但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范围变广.为有助于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减轻或避免对患者的不必要的伤害,特将其不良反应作如下归纳,以作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王育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行异氟醚吸入麻醉.结果 (1)A组各指标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从T4起,各时点指标均高于T1、T2、T3,且也高于相同时点A组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轻患者痛疼,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讨儿科药学服务的特点及方法

    诊断和治疗是医疗工作的基本内容,药物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因此,医院药学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学应视为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林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复方新诺明致严重舌炎1例

    患者,男,2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就诊,巡诊医师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后,给予口服复方诺明0.96g,每12小时1次.

    作者:丁魁;林成宏;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5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患肺结核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活动性肺结核又可加重糖尿病,促使糖代谢紊乱,使血糖难以控制,诱发各种并发症,形成恶性循环.我科于2006年3月-2009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经正规抗痨、降糖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咳嗽诊治疗效及临床分析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因咳嗽症状就诊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的80%以上,根据咳嗽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时间>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者主要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慢性咳嗽就诊患者占门诊咳嗽患者的20%.

    作者:马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20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为提高对产后出血的重视,观察和探讨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措施,我院对1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弟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47例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静脉注射鱼腥草液体3~10min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10~30min后13例,24h后14例,48h后13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可累及多系统多部位的损伤,以皮肤、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结论 临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时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详细询问过敏史,初次注射者应观察15min,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联合用药.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迅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魏定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58例文献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58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药物自身因素、药物间配伍和临床医师中医诊疗水平等因素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用药过程中的前30min,均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并死亡2例.结论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玉桥;苏丹;曾聪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难题,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口腔诊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等接触频繁,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此途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和规范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苏林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在护理专业中已被运用至管理、教学及日常工作等各领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作一阐述.

    作者:陈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舒肝健脾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舒肝健脾口服液对肝脏受药物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腹腔注射给予四氯化碳的方法致大鼠肝脏损伤模型,造模后治疗组给予舒肝健脾口服液灌胃治疗.所有大鼠均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的含量为指标,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及组织学改变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血清ALT、AST、PCⅢ、H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黏度升高,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增多,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血小板聚集(PAG)功能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学提示,治疗组肝细胞损伤、肝脏脂肪变性与纤维组织形成较少.结论 舒肝健脾口服液在抗药物致肝脏损伤及损伤后纤维化的形成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宗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