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肝损害169例临床分析

徐书涛;张燕燕;李春北

关键词:糖尿病, 肝损害, 分析
摘要:糖尿病性肝损害是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肝脏组织学和功能异常[1].为提高糖尿病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9例符合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25种药物的配伍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25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 取痰热清原液与儿科25种药物原液各2ml,均匀混合后肉眼观察配伍情况.结果 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及30min分别进行肉眼观察,5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1例,阳性率44%;30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7例,阳性率68%.结论 痰热清与儿科17种药物肉眼观察存在配伍禁忌,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发生配伍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30min后的阳性率.痰热清注射液易现用现配.

    作者:吴丹红;崔秀云;杨晨;徐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封管效果.结果 A组堵管、回血、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溶液封管法的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法.

    作者:廖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伤残率和病死率高,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了1995~2008年在我科接受开颅手术的2 18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2例(1.46%),均采取了鞘内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春;叶云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剖宫产孕妇术前导尿时机的选择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孕妇术前不同时间安置尿管的观察,探讨剖宫产术前导尿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份住院需要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孕妇100例,随机分组,抽签单号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于术前1h在病房安置尿管;抽签双号作为试验组,于手术室麻醉后安置尿管.结果 试验组孕妇在导尿前后心率之差、血压之差、导尿时和导尿后对疼痛的感觉以及留置尿管距手术开始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麻醉后导尿更适合剖宫产孕妇,值得推广.

    作者:汤太清;林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体会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妇科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占所有妊娠的0.5%~1%,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引起出血、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卫生诊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血hCG、超声、腹腔镜技术的介入,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树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 对该院的149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 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黎石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抗生素致不良反应125例分析

    目的 对我院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法.结果 在12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31种,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55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90例).结论 应重视不良反应的监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沈中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抗生素的应用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2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后使用青霉素+甲硝唑;对照组使用头孢唑林钠.观察2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所用药物费用、褥病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药物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3例,停药后好转;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青霉素+甲硝唑用于剖宫产术后预防感染效果明显,头孢唑林钠的应用宜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应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度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度哮喘患者32例,均应用舒利迭(50/250μg)1吸/次,每天2次;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治疗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临床控制6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度哮喘能够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全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65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60例达骨性愈合,1例使用钢板固定后不愈合,4例使用克氏针固定后不愈合.观察组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段粉碎骨折采用锁骨钢板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药物中毒15例临床体会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就是通常所讲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这些治疗模式不仅用于肾功能衰竭,也常用于药物、毒物中毒及严重败血症等疾病[1].2008~2009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成功抢救了15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其中13例利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晓霞;刘宝琴;柳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常用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前者主要侵犯皮肤、指(趾)甲和口腔等部位,容易观察;后者侵犯皮肤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不易观察和确诊,有效控制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真菌感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2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73例,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对照组319例,采用他莫昔芬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月经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症状复发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9.4%(P<0.05).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能有效消除乳房疼痛和肿块,疗效较好.

    作者:赵志宇;王会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甲状腺腺瘤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了解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情况,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所描述的甲状腺边界、形态、组织内部回声、血流等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95%,甲状腺腺瘤具有典型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包膜光滑等声像学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侯婷婷;韩辉;夏燕妮;黄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低灌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

    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3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分水岭区脑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若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则可占19%~64%,且病史中有血压下降或血容量减少的佐证.血流动力学改变致脑组织低灌注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胡艳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治疗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目前普遍认为它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依赖性肌瘤,雌激素可诱发并促进其生长,且其肌瘤内环境呈高雌激素性.至少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多无效,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笔者总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大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RP-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的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C18(4.6mm×2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0.5%冰醋酸-甲醇(32:68),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飘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4L/min.在以上条件下制备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并观察比较其测定效果.结果 酸枣仁皂苷A和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7~39.20μg和4.25~38.60μg;低检测限分别为0.63μg和0.85μg;定量限分别为2.11μg和2.73μg;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6.35%和97.12%;12h内稳定性良好;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结论 RP-HPLC-ELSD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含酸枣仁中药及保健食品中2种以上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马玲云;吴朝阳;马双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方联合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得舒特50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B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榕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产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2组,27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mg(治疗组),27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肌内注射(对照组),观察2组产后2h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能产生有效的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简便、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史呹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开胸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 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 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 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田彬;刘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