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聂爱华;徐俐瑜;饶小红;雷招宝;鄢瑾

关键词:美洛西林, 青霉素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摘要:美洛西林属于第3代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阳性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单独应用对腹部创伤的效果和安全性与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应用相同[1].据报道,美洛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日本为4.1%,欧洲为9.0%,其中谷丙转氨酶(GPT)升高发生率为3.6%、谷草转氨酶(GOT)升高为2.6%、嗜酸性细胞增多为2.2%、皮疹为1.9%、发热为1.2%、腹泻为0.7%、恶心为0.3%[2].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有关其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笔者对美洛西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简单介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8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和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血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和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童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 194例ISB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计算各种症状的改善率.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等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腹痛88.4%,腹胀94.7%,腹泻90.2%,便秘85.4%.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IBS安全有效.

    作者:朱浩峰;李英祥;韩利民;钟志民;别彩群;张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普外科术后肺栓塞11例护理体会

    肺栓塞(PE)是普外科术后致命的并发症.2005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术后发生PE 1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志云;石趁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适应新形势,医院工作重心迫切需要护理人员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工作,一定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意识并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社会、医学的发展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条件的医院都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而且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因具有很多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彭琦琳;李宇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螺旋CT对胃癌诊断价值探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长期以来,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DC)检查是发现、诊断该类肿瘤的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向胃周围浸润的肿块及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CT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应用日益增多.CT检查已成为继胃镜和DC后,胃肿瘤诊断手段的又一重要补充.笔者结合手术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5例,实现了对早期胃癌的检出.螺旋CT还以其多平面重建、仿内镜技术、透视技术等优势,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更加提高了治疗评估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柏;陈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法律知识普及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产科是医院中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远远大于其他科室.因此,避免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已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将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郑素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为特征,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细菌性痢疾患者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付浩然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特殊表现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突出,>60岁者占我国总人口的9.5%.胆囊炎胆石症在老年人中颇为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老年人机体生理储备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弱,各脏器呈退行性变化,常有较多的伴随疾病, 因此,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和严重,现将其特殊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中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7-2010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98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菲;郭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口服,疗程14d,观察2组血压、心率、脉搏变化情况并随访4个月.结果 2组的心率、脉搏、血压、再入院例数及再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心脏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再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采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益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柯洪;梁晋川;郑行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门冬酸-鸟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慢型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瑞甘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爱春;张翼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种不同方法固定胃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胃管固定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观察2组胃管脱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管脱出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胃管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作者:庞建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全球年龄为60~69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50%,而>70岁的发病率则高达75%.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种类的高血压药物.

    作者:李雅玲;计惠民;马盼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7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治疗组,同期23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接受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慧敏;薛敏捷;田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由于新生儿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呼吸衰竭,若抢救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护理是呼吸机治疗成功的保证[1].现将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46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黎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并随机将2002年6月-2006年5月未使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作对照组,观察2组切口脂肪液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各层可显著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且经济、简便、有效,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蒲红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输液查对流程再造在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查对制度的掌握执行与落实,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卫生部医院质量年活动, 把查对制度列为重点核心制度.通过查阅文献[1,2],认为护理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密切相关,是医院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是确保安全, 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佳措施.

    作者:麦志晖;郑丽娇;冯燕英;梁少霞;黄细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美洛西林属于第3代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阳性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单独应用对腹部创伤的效果和安全性与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应用相同[1].据报道,美洛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日本为4.1%,欧洲为9.0%,其中谷丙转氨酶(GPT)升高发生率为3.6%、谷草转氨酶(GOT)升高为2.6%、嗜酸性细胞增多为2.2%、皮疹为1.9%、发热为1.2%、腹泻为0.7%、恶心为0.3%[2].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有关其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笔者对美洛西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简单介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聂爱华;徐俐瑜;饶小红;雷招宝;鄢瑾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与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是指未用降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 Hg,或者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服用药物已降压正常者.

    作者:王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实际工作中制订出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8月神经内科住院的7 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感染率为6.72%,其中高龄、肌力受损严重、脑血管意外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结论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措施要有针对性.

    作者:肖群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