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白质疏松症1例的MRI表现

宋庆来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 MRI, 液体反转恢复序列
摘要:患者,男,65岁.左面部及左上肢麻木4h.查体: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常规TSE序列矢状位T2WI(5 000/125)、T1WI(900/15)扫描:层厚7.5mm,间距1.5mm,连续扫描15层.FOV 203mm×240mm,采集次数3次.MRI表现:右侧外囊区见斑点状长T1、长T2高信号,FLAIR像呈低信号,双侧脑室周围脑桥多发斑片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桥脑及中脑可见对称性斑点状长T2信号,边界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诊断高血钾的临床价值

    2006~2008年我科采用心电图诊断高血钾50例,符合率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5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的高血钾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4~70(40±23)岁.临床诊断: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6例,脑出血5例,挤压综合征4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胃肠炎4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糖尿病4例.

    作者:朱建华;张胜高;张永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螺旋CT对胃癌诊断价值探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长期以来,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DC)检查是发现、诊断该类肿瘤的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向胃周围浸润的肿块及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CT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应用日益增多.CT检查已成为继胃镜和DC后,胃肿瘤诊断手段的又一重要补充.笔者结合手术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5例,实现了对早期胃癌的检出.螺旋CT还以其多平面重建、仿内镜技术、透视技术等优势,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更加提高了治疗评估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柏;陈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黄芪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尾加压素Ⅱ(U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UⅡ组、UⅡ+黄芪组.作用一定时间后,Real-time 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Ⅰ、Ⅲ型胶原及TGF-β1基因表达情况,3H-脯氨酸掺入测定胶原合成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TGF-β1分泌情况.结果 UⅡ可以促进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刺激TGF-β1的分泌,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抑制UⅡ的上述作用.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抑制U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TGF-β1分泌,延缓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进展.

    作者:池一凡;何涛;戴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口腔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6-2009年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除少数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外,绝大多数患者经连续治疗和护理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口腔的观察及护理特别重要.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疹168例临床分析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病情危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新药不断研发和上市,引起药疹的药物不断增加,致敏药物也发生了变化.为研究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笔者对2000~2009年我院收治168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仙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法律知识普及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产科是医院中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远远大于其他科室.因此,避免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已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将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郑素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24例)和妊娠正常对照组(NGT组,140例)用标准采血管采集静脉血4ml,用日本SYSMEX型号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小板参数,并用该公司提供的全血质控物校准,血糖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同时用其配套质控血清校准.结果 GDM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NGT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析宽度(PDW)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血小板参数和血糖的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输液查对流程再造在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查对制度的掌握执行与落实,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卫生部医院质量年活动, 把查对制度列为重点核心制度.通过查阅文献[1,2],认为护理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密切相关,是医院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是确保安全, 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佳措施.

    作者:麦志晖;郑丽娇;冯燕英;梁少霞;黄细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肺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居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死亡率为25.21%,临床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常有转移,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治疗,目前辅助化疗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笔者对肺癌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茹;张建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咯血发病急、病情重,随时危及生命,可导致急性窒息死亡.自从1974年Remy首先应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栓塞术)大咯血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成为控制大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2002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23例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48h内及发病4周以后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明显低于对照组,反T3(r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4周观察组后T3、FT3都上升,rT3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程度与疾病的危重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作者:宁泽;荆会玲;何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7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治疗组,同期23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接受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慧敏;薛敏捷;田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实际工作中制订出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8月神经内科住院的7 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感染率为6.72%,其中高龄、肌力受损严重、脑血管意外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结论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措施要有针对性.

    作者:肖群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误区分析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生理情况下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该类药作用广泛而复杂,且不良反应较多.笔者就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方法,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曾艳丽;帅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眼科手术护理体会

    眼科具有病种多样性、用药种类与途径的复杂性、工作的持续性和高负荷性等特点,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红;黄炜;胡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促甲状腺素筛查102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在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孕妇按TPO定性检测结果分为TPOAb阳性组29例和TPOAb阴性组73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Ⅰ组)35例,和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Ⅱ组)6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102例孕妇进行血清TPOAb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H.结果 Ⅰ组TSH异常率、TSH水平均高于Ⅱ组,TPOAb水平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TSH<0.35MU/L或>5.50MU/L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作者:蔡艳;向茜;白云霞;廖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细胞体外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

    体外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广泛用于科研、教学及临床研究实验中,这项技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作环境是否无菌、操作手法是否正确以及维持细胞所需的培养液等.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卿;勾凌燕;王志玲;刘景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新进展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日益上升,临床症状不典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易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相混淆.各类型甲状腺癌生长规律有很大差异,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控头频率的提高,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发展及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赖瑾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来势凶猛,病死率极高,是消化系统急危、重症之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重症者可并发休克、胰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因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本情况差,临床症状差异性大,并发症多且危重,临床诊治和护理难度极大.近年来由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和监护水平的提高,使该病病死率明显下降,因此严谨有效的观察与科学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2例,经过内科综合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薛敏捷;赵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