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袁瑾;沈国芳
退行性颞下关节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新的研究表明关节中的损伤性自由基的积聚,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组织损害的分子过程是引起退行性颞下关节病的主要机制,本文对颞下颌关节中自由基的结构特性,产生途径及作用过程作一综述.
作者:郑培惠;王佩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选用细胞毒性试验、口腔粘膜刺激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溶血试验、致敏试验、Ames试验等6个试验,分别对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毒性、致敏性和致突变性进行研究测试.结果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毒性分级为Ⅰ级;口腔粘膜刺激试验,试验组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组织切片,均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组属于无毒类;溶血试验的试验组溶血率为0.45%;致敏试验显示试验组不引起致敏反应;Ames试验的试验组在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数相近,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结论 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张富强;曹洪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处于拔牙后等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患者,面部外形变得苍老,发音、咀嚼功能明显下降,往往要求医生能尽快给予义齿修复.作者近5a通过对30例牙列缺失患者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门诊全口牙列缺失患者18例,单颌牙列缺失1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共计30例.患者年龄46~66岁,平均55.8岁.1.2 材料 采用贺利氏-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热固化塑料粉、液.
作者:屠兆京;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开发一套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以融合测量与图像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的手段,协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利用2个CCD摄像头、识别标志点的实时硬件以及测量软件,集成一套三维测量系统.结果该系统能对面部软组织进行高效、简便的三维测量,而且对受检者无损伤.结论本系统是获取面部三维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传统测量方法是个很好的补充.
作者:胡哲雄;罗建平;陆尔奕;邓雁萍;李保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和地塞米松配伍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三种药物按不同的配伍分成4组,分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将临床治愈时间作统计分析.结果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配伍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复方碘仿糊剂或复方碘仿糊剂+Ca(OH)2组.结论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间并无配伍禁忌,该4种药物合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协同作用.
作者:谢静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前临床上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复发率很高.昆明山海棠具有激素样作用,是较强的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合并用药,或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1].本文介绍昆明山海棠分别与确炎舒松、中药方剂和左旋咪唑合并治疗25例糜烂型OLP的经验.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1996年2月~1998年6月口腔门诊糜烂型OLP病人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34~57岁,病程6月~10a.糜烂充血面积至少有一处1.5cm2以上,复发间隔时间平均(4±1)周.发病期间无受孕及需生育者.6周内未接受免疫治疗.
作者:朱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毫米波联合放射对Tca8113细胞集落形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低功率密度毫米波联合60Coγ射线辐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悬液,3周后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24h后行电镜检查.结果各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有显著下降(P<0.001);集落形成抑制率高功率密度组高于低功率密度组(P<0.05或P<0.01);长照射时间组高于短时间照射组(P<0.05);先后放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高于单纯毫米波照射组和单纯放射组(P<0.001或P<0.05).扫描及透射电镜下分别见细胞表面损伤性改变,内部结构退行性变化.高功率密度组改变程度较低功率密度组严重.结论毫米波辐射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并造成细胞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的改变.
作者:唐友军;王中和;周晓健;何荣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幼儿猛性龋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现况调查基础上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幼儿猛性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猛性龋的危险因素有:过多摄入致龋性食物习惯和奶瓶喂养时牛奶中加糖;随着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增加,患猛性龋危险性也增加.结论过多摄入致龋食物的不良习惯和婴儿时喂养方式不当,是幼儿猛性龋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叶玮;冯希平;刘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含牙囊肿亦称含牙滤泡性囊肿,其发生是由于牙冠与缩余釉上皮之间积聚囊液而成.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28.8%[1],患者常因伴有恒牙的缺失,影响面容就诊.常规采用含牙囊肿摘除术,术中须将埋伏牙拔除,术后再作义齿修复缺牙间隙,给患者带来不便.作者采用二次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以保存患牙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海峰;陈凤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位J钩牵引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评价7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应用高位J钩牵引的疗效,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高位J钩牵引能有效地牵引尖牙,内收前牙和保护支抗,抑制上颌前下方生长和控制下颌旋转.结论 J钩牵引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其力系尤其对改善异常生长型有利.
作者:唐国华;曹惠菊;潘晓岗;吴建琳;查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波对牙髓活力损伤的阈值.方法将60颗活髓离体牙,采用不同微波频率进行辐射,然后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40W微波频率辐射,未引起牙髓的不可逆变化,在牙本质暴露处40W微波频率加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效果佳.80W微波频率可见牙髓组织坏死.结论微波在一定的频率及条件下对牙髓活力无明显影响,微波协同氟化钠甘油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是有效的脱敏手段之一.
作者:种明媛;黄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对老年人早期根面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岁以上病人的早期根面龋离体牙若干颗,分别用不同功率Nd:YAG激光照射龋损部,然后用光敏窝沟封闭剂封闭,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见早期根面龋呈蜂窝状或蚕蚀状,Nd:YAG激光照射后呈熔融状,封闭后根面龋损区表面光滑.结论 Nd:YAG激光照射后封闭是治疗早期根面龋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管志江;朱命炜;刘振卿;张学云;朱雪华;谭成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100例埋伏多生牙的临床与病理分析,寻找埋伏多生牙囊变的规律及与错畸形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X线检查、术中所见及病理细胞学变化的对照,为诊断埋伏多生牙囊变提供依据.结果 100例埋伏多生牙中,经X线检查发现66%的病例多生牙冠部有不同程度的圆形透光阴影,而病理证实有囊变的仅为35%.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有囊变的占相当大比例.因此对确定为埋伏多生牙的患者,如有手术适应证,应早期拔除.
作者:沈文杰;沈怡珉;查振;周怡天;徐培成;宋涛;吴玉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曲面断层摄影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它具有操作简便、检查范围广和低放射剂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像放大失真、总体清晰度差、准确率低等缺点.作者综述了曲面断层摄影的应用现状,并就其价值作一简单评价.
作者:徐袁瑾;沈国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戴有SJ-1型插销式附着体义齿的患者进行咀嚼效能的测试分析.方法选择16例末端游离缺失患者,用SJ-1型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能,并与正常组及戴传统义齿者比较.结果 16例患者初戴附着体义齿1周后吸光度均值为0.876,3周后为0.859,1月后为0.985,无显著差异.与正常牙列者吸光度均值比较,P>0.05;与戴传统活动义齿者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SJ-1型插销式附着体义齿比传统的可摘义齿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作者:董竑斌;张富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颅底长度的稳定性及其评价上下颌骨骨性结构发育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83例安氏Ⅲ类前牙反者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相关角度、前颅底长度、上下颌骨长度及前颅底长度与上下颌骨长度的比例进行测量,根据正常标准分析前牙反者在替牙期组和恒牙期组的颌骨发育改变.结果前牙反组前颅底长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其前颅底长度、上下颌骨间的比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前颅底长度评价上下颌骨发育状况,前牙反可分为上颌正常、下颌过长,上颌不足、下颌正常,以及上颌不足、下颌过长3种骨性结构,其中下颌过长为主要因素.结论前颅底长度稳定,用其参考评价上、下颌骨的发育状况,分析反的骨性结构机理,具有更个体化、更准确的优点.
作者:梁芮;李加志;辜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下颌骨各部曲面体层影像的放大率.方法 50个下颌骨标本,在标志点上嵌入铅粒,进行曲面体层投照.测量片上各测量点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ROPHY XL-90C机器下颌骨影像平均放大率为1.22,横向平均放大率为1.14,纵向平均放大率为1.29.横向放大率以体部为大(1.24),颏部小(1.08);而纵向放大率各部位较相近(1.28~1.30).各部位纵向放大率大于其横向放大率.结论下颌骨各部位影像放大率的确定,可为确定下颌骨病损大小和牙种植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作者:陈建国;刘兴坤;顾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银汞合金充填对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WHO NCTB和神经行为调查表,对银汞充填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银充>20a组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得分明显低于银充1~20a组;认为自己有‘记忆力减退'者,银充>20a组明显多于银充1~20a组,提示长期接触汞合金与人群记忆力下降有某些内在关系.而19~29岁,30~39岁数字跨度,30~39岁数字译码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汞合金对记忆力并无不良影响.错误点数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银充>20a组出现‘动作不灵活'者显著多于银充1~20a组.但同时,30~39岁,40~49岁两个年龄段,实验组正确点数和总点数得分也较对照组高,故不能确定汞合金对运动神经有负面影响.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银汞合金充填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影响.
作者:孙韶波;梁景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前牙冠桥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增进医、患、技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前牙修复体的美学质量.方法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象,采用空间域方法、邻域平均法、图像平均法和图像平衡法等进行图像预处理;建立样本牙形库,通过对样本牙、缺失牙的特征选择、提取和排序,运用计算机基于串-并方式的三层可调隐单元模糊神经网络法,结合医生、患者的意见,进行前牙修复体计算机的形状自动设计和手动个性化设计.结果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对前牙各种不同缺失与缺损临床病例86例进行设计,医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形状,打印制作配方,形状匹配效果满意.结论实现了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自动匹配和个性化设计,促进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作者:王远勤;王臻;于蜀良;廖府明;白春明;任立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增殖、DNA合成状况的变化.方法以常规体外组织块细胞培养法获得PDLC,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法测定bFGF对PDLC的影响,实验结果A值和CPM值经方差分析.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bFGF能显著提高PDLC的增殖活性及DNA合成,其效应随bFGF浓度增大而增大,1 000ng/ml范围内未见抑制现象,大效应一半的浓度约为100ng/ml.结论 bFGF能促进PDLC增殖及DNA合成,可望在牙周再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韶君;梁益慧;杨丕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