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

刘桂华;钱小芳;欧萍;徐玉英;谢燕钦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 早产儿, 延续性健康教育, 评价标准
摘要:目的 构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理论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初步建立条目池,并运用德尔菲函询法构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对1 12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进行信效度测评.结果 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为框架,参照护理结局分类与护理措施分类系统,构建涵盖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共29个条目的评价标准,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44,主成分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49.70%、73.25%、46.90%,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865,评分者间一致信度为0.940.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测量工具,也为构建院外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依据.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应激联合孤养C57小鼠抑郁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C57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GUMS)联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CUMS+孤养组、CUMS+孤养+氟西汀组、对照组各10只,前两组CUMS+孤养致抑郁模型3周,3周后对CUMS+孤养+氟西汀组进行氟西汀干预,观察小鼠应激前、应激后及干预后的摄食量/体质量、旷场实验和液体消耗实验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建模21d后CUMS+孤养组和CUMS+孤养+氟西汀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糖水偏好、旷场总行程显著下降(P<0.05);经氟西汀干预14 d后摄食量/体质量、旷场总行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糖水消耗量明显提高(P<0.05),与CUMS+孤养组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C57小鼠CUMS联合孤养制作抑郁模型的效果肯定,是研究抑郁症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姚丽华;陈建新;王晓萍;王惠玲;王高华;刘忠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物反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IBS-C患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每疗程5次,应用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评估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肠道总体症状,腹痛/腹部不适、腹胀、排便形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12.31±2.01)分vs (19.16±2.17)分、(2.95±0.57)分vs (5.04±1.04)分、(2.64±0.92)分vs (4.25±1.09)分、(3.66± 1.09)分vs (5.10±0.57)分、(3.06±1.08)分vs (4.77±0.95)分,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的改善为明显.IBS-C患者的SAS积分、SDS积分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9.53±6.39)分vs (44.43±7.89)分,P<0.05;(40.70±8.38)分vs (46.46±8.74)分,均P<0.05].SF-36得分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5个维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4.16±21.25)分vs (57.0±39.40)分、(86.21±13.54)分vs (75.54±20.96)分、(75.16± 13.42)分vs (64.66±20.54)分、(78.87±28.36)分vs(57.76±46.26)分、(81.60±16.08)分vs(71.20±22.04)分,均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IBS-C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跃;蒋楠;黄康;薛丹;陈凤琴;袁莉莉;王巧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素质与工作倦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天津市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素质与工作倦怠状况及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素质量表(Psychologic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PHDS)和中国版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Burnout Inventory,CMBI)对天津市263名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工作倦怠总检出率为69.3%,其中轻度43.0%,中度20.2%,重度6.1%.(2)自我概念,情绪性均分对工作倦怠的解释率为31.5%.结论 天津市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情况普遍存在.情绪性素质,人际素质及自我概念素质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雅南;毛富强;沈德立;吉峰;白学军;梁宝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Notch信号通路参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干细胞辐射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有DAPT存在情况下辐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Nocth信号通路与bFGF之间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培养贴壁后的细胞按照试验设计加入不同浓度的DAPT,培养24 h后,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5 min后加入40 ng/ml的bFGF,培养48 h后分别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加入DAPT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bFGF组与DAPT组相比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组的凋亡率为(11.53±0.81)%,辐射+bFGF组的凋亡率为(7.18±0.94)%,单纯DAPT(50μmol/L)组的凋亡率为(9.82±0.77)%,辐射+DAPT(50 μmol/L)组的凋亡率为(21.45±0.98)%,辐射+DAPT(50 μmol/L)+ bFGF组的凋亡率为(10.26±1.03)%.辐射+bFGF组与辐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APT组与辐射+DAPT组间相同DAPT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DAPT组与辐射+DAPT+bFGF组间相同DAPT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外源性bFGF对放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Notch信号通路阻断剂DAPT促进辐射后神经干细胞的凋亡,bFGF抑制DAPT凋亡的作用.bFGF对放射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尚红记;刘运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管理者领导力问卷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目的 对护理管理者领导力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184名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管理者领导力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41,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值为0.431~0.687(P<0.05或P<0.01).单因子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全部29个条目在其对应维度上的载荷值为0.542~0.782(P<0.05).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护理管理者领导力一阶、二阶模型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适配良好.结论 护理管理者领导力问卷被验证具有较好的测量学特征,可作为评估护理管理者领导力水平的测评工具.

    作者:张璟;王婷;王维利;洪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KBP51·PHLPP·Akt信号模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kt磷酸化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FKBP51·PHLPP · Akt信号模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Akt磷酸化及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Brierley法制作全脑缺血损伤模型,每亚组6只动物,缺血前连续3d侧脑室注射PH结构域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s,PHLPP2)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 ODN)后缺血15 min,再灌注6h,应用免疫共沉淀及免疫印记分别检测PHLPP2、FK506连接蛋白5(FK506binding protein 5,FKBP51)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三者两两结合、检测Akt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情况.再灌注5d,断头取脑,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图像分析测定单位面积内染色细胞面积总和.I/R+ AS ODN组分别与I/R组及I/R+错义寡核苷酸(mis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MS ODN)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I/R+PHLPP2 MS ODN组(1.24±0.24)比较,I/R+PHLPP2 AS ODN组(1.06±0.01) PHLPP2与Akt间的两两结合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I/R+PHLPP2 MS ODN组(1.68±±0.1l)比较,I/R+ PHLPP2 AS ODN组(1.04±0.13) FKBP51与Akt间的两两结合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I/R+PHLPP2 MS ODN组(0.58±0.01)比较,I/R+PHLPP2 AS ODN组(0.76±0.02),p-Akt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Akt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 I/R 5 d+PHLPP2 AS ODN组[(88.3±2.7)个]与I/R+ PHLPP2 MS ODN组[(20.1±2.5)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KBP51·PHLPP· Akt模块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迟发性损伤.

    作者:魏秀娥;张风玉;王凯;张清秀;荣良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 应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和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29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t检验、皮尔逊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大学生的AHRBI各因子与PDQ-4+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0.48,P<0.05).(2)偏执型、分裂性、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抑郁型等人格障碍阳性大学生组的健康危险行为[(1.57±0.44)分,(1.63±0.52)分,(1.54±0.40)分,(1.78±0.73)分,(1.54±0.41)分,(1.62±0.41)分,(1.61±0.41)分,(1.54±0.37)分]均高于相应阴性组[(1.37±0.24)分,(1.38±0.26)分,(1.37±0.26)分,(1.38±0.25)分,(1.37±0.25)分,(1.35±0.22)分,(1.35±0.21)分,(1.38±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格障碍与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健康危险行为具有不同的人格障碍易感性.

    作者:刘衔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首发抑郁症患者对情绪词注意偏向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首发型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特点.方法 选取34例未经治疗的首发型抑郁症患者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组(H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情绪词stroop实验进行注意偏向的测试.结果 患者组在负性词、中性词、正性词的反应时[分别为(1185.71±410.60) ms,(1127.92±344.89) ms,(1166.17±395.72) ms],高于HC组[分别为(754.68±215.36) ms,(755.37±213.49)ms,(761.70±194.6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5,P<0.01;t=5.675,P<0.01;t=5.708,P<0.01);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组在负性词、中性词、正性词的错误数[(3.41±2.11)次,(2.24±1.65)次,(2.97±1.17)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97,P=0.018),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负性词与中性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对负性词具有显著的注意偏向,对负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认知特质之一.

    作者:程丽;谢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生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索医生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心理授权量表和角色压力源量表对山东省潍坊市35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授权中的工作意义[(10.80±3.12)分]与自主性[(9.33±3.19)分]均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8-0.47,P<0.01),自我效能[(11.42±2.67)分]与玩世不恭[(1.61±1.21)分]、成就感低落[(3.62±1.51)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0.51,P<0.01),工作影响[(8.04±3.18)分]与情绪衰竭[(1.89±1.19)分]、玩世不恭呈显著负相关(r=-0.17,-0.25,P<0.01).角色压力源中的3个维度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均呈显著正相关(r=0.15~0.45,P<0.01),角色模糊(19.09±3.76)与成就感低落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心理授权中自我效能与自主性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P<0.01);角色压力源中角色超载(15.24±4.62)与角色模糊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 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并且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晓丽;王胜男;邹敏;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御方式问卷信效度再验证

    目的 重新翻译防御方式问卷(The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社区居民437人,门诊患者166人进行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初测3个月后,从社区居民中随机选取128人重测.结果 (1)项目CR值为8.27~51.81(P<0.01).(2)DSQ四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09~ 0.875,重测信度为0.72~0.81.(3)验证性因素,修正模型X2/df=3.05,GFI=0.90,AGFI=0.87,CFI=0.86,RMSEA=0.06.结论 该中文版本DS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与理论模型有一定的拟合程度.

    作者:李宁宁;王旭梅;姜潮;徐庆怡;苏荣坤;郑超;姜楠;隋雨彤;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心理韧性在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湖南永州796名留守儿童,运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正性/负性情绪可以显著预测心理韧性(β=0.875,P<0.01;β=-0.713,P<0.01).②心理韧性可以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β=-0.759,P<0.01).③心理韧性在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 0.01);心理韧性在正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心理韧性在正性-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正性情绪能够通过心理韧性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彭阳;廖智慧;盘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组织支持感对特战队员人格与情绪耗竭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组织支持感在人格影响特战队员情绪耗竭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支持感问卷、大五人格量表和情绪耗竭问卷对来自6个省区的武警部队的376名特战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层回归分析.结果 神经质和组织支持感的交互作用以及尽责性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作用均显著或边缘显著,即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神经质与情绪耗竭的关系(β=-0.19,t=-2.82,P<0.01),以及尽责性与情绪耗竭的关系(β=-0.12,t=-1.95,P=0.052).结论 神经质和尽责性在低组织支持感的情况下对情绪耗竭的影响较强,而在高组织支持感的情况下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减弱.

    作者:裴改改;郭文汇;李永娟;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理论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初步建立条目池,并运用德尔菲函询法构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对1 12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进行信效度测评.结果 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为框架,参照护理结局分类与护理措施分类系统,构建涵盖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共29个条目的评价标准,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44,主成分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49.70%、73.25%、46.90%,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865,评分者间一致信度为0.940.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测量工具,也为构建院外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刘桂华;钱小芳;欧萍;徐玉英;谢燕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中生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包括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与学业有关的其他情绪体验[1].有研究表明,积极与消极学业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2].如果这一结论可以推广,那么改善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要综合考虑情绪状况对学业成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可见,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学生学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所产生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方面对以往研究的矛盾之处予以辨析,另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与对策.

    作者:姜永志;白晓丽;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条件性位置厌恶大鼠伏隔核壳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 d吗啡注射(10 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 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连续6.5 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 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 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苏少华;王传升;乔振;李文强;潘苗;王亚丽;张瑞岭;李毅;石玉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公共情绪量表在大学生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 翻译编制公共情绪量表(中文版),并对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使用公共情绪量表对42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公共情绪量表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两维度解释总方差的61.3%,各维度的项目载荷在0.68 ~0.86之间;积极公共情绪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消极公共情绪的克伦巴赫系(Cronbach’α系数)为0.76;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其结构效度非常理想,x2/df=1.538,GFI=0.947,AGFI=0.900,PGFI=0.500,RMR=0.048,RMSEA=0.067,联合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公共情绪和个人情绪是相分离的,x2/df=1.815,CFI=0.900,PNFI=0.597,RMSEA=0.057;积极公共情绪与大五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四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0.33,P<0.01),与神经质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25,P<0.01);积极公共情绪与政府满意度、经济发展信心和社会稳定信心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0.45,P<0.01),消极公共情绪与它们则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0.24,P<0.01).结论 两维度公共情绪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价公共情绪可靠有效的量化工具.

    作者:张冠男;周明洁;陆运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与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 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网络成瘾修订版(CIAS-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感量表(UCLA)对广州三所高职院校共1 602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 网络成瘾率为9.87%,网络依赖率为24.78%.其中男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于女生(X2=19.775,P<0.01).高职生低领悟社会支持组与处于严重孤独水平组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得分均高于其他水平各组(P<0.01).网络成瘾倾向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183,P<0.01);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43,P<0.01).孤独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率为69.63%.结论 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问题应得到更多关注.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问题均可能增加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孤独感对网络成瘾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晓秋;朱晓喻;白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病前智力的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病前智力估计方法.方法 使用10个回归公式估计74名脑梗死患者及其健康配对者的智商,选出脑梗死病人的智商估计方法.将优选出的估计智商转换为标准分,考察它们与“不保持”分测验的标准分的差距.结果 健康组的估计智商与实测智商均数差距都小于1,相关系数为0.755~ 0.956;脑梗死组估计智商平均高于实测智商3.20~10.67.脑梗死组估计智商低于健康组0.83~8.28,但其中单用人口统计变量、联合人口统计变量与常识测验或图形推理的测验成绩的估计智商只有0.26、0.24、0.38等小的组间效应.病人组采用后两种方法估计的标准分形式的病前智力水平分别高于数字符号标准分0.70、0.63分,高于积木构图0.67、0.61分,而对照组的对应值为0.21、0.21、0.12、0.12,差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议联合人口统计变量与常识测验或图形推论的测验成绩估计脑梗死患者的病前智力水平.

    作者:唐细容;曾慧;姚树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和中国专家共同设计的美好生活俱乐部调查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部分社区28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相关指标,以及中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心理压力测量、生活满意度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2.3%.结果 经过动机访谈干预后的慢性病患者自报症状、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干预前(F=8.527,7.697;P<0.05),心理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得分低于干预前(F=229.483,91.613;P<0.01),在身体状况自评、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评价这两个指标中的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2,2.084;P>0.05).经过干预后,认为自己的健康程度在比较好及以上的从102人上升到114人、生活满意度中等及以上的人数从255人增加到265人;心理压力高度危险的从5人降低至1人;行为改变阶段中,处于行动期的人数从1人增加到20人、处于准备期的人数从138人上升到215人.结论 动机访谈技术能明显加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但由于行为改变阶段的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有必要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动机访谈支持,巩固其行为改变的成果.

    作者:包思敏;张开金;汤士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患者的应对疲惫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简明疲惫评估量表对96例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成疲惫组和非疲惫组,比较两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差别,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应对疲惫的影响.结果 ①96例截瘫患者中,63例处于应对疲惫状态,发病率为65.63%.②疲惫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疲惫组,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非疲惫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3.359,10.469,17.821,P<0.05).③应对疲惫与实际亲密度(r=-0.463,P=0.015)、实际适应性(r=-0.486,P=0.021)均显著负相关,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r=0.395,P=0.036)、适应性不满意程度(r=0.524,P=0.020)均显著正相关.④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为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下降是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重要原因.

    作者:陶伟萍;毛巧燕;杨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