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患者血中CNP、CRP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陈文益;赵德生;余建伟

关键词:心房颤动, C型利钠肽,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初步分析CNP、CRP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CNP浓度,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CRP浓度升高,且与心脏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过敏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加苯海拉明雾化吸入组(治疗组)60例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对照组)60例.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对症处理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每次2ml(含布地奈德1.0mg),每次10~15min, 每天3次,连用3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2~0.3mg·kg-1·d-1,连用3d.均观察3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加苯海拉明雾化吸入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焦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苦参素对病毒性肝炎退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92例重度黄疸肝炎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苦参素注射液0.3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不加其他退黄药物,治疗前后比较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结果 2组治疗后TBiL和DBiL的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无1例重症化和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不但在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中退黄作用疗效显著,还可以作为早期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魏兆勇;张分明;张元春;陈如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实施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

    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涉及处方调配、药品管理、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学研究等内容.

    作者:李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肝癌患者的护理是对护士整体护理工作综合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患者的护理是每个护士应尽的职责,所以每个护士都要尽职尽责的为患者服务.在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支持及护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早期康复.

    作者:辛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将40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200例,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Ⅱ组200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诱导时间、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 Ⅰ组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佳、安全性好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邓建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

    抑郁症属于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发生各个年龄阶段,呈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好状态的特点.病理机制主要为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失去兴趣,没有愉快感,精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早醒和彻夜不眠,食欲和性欲下降,有便秘、体质量下降、焦虑、害怕、反应迟钝,甚至会因此悲观失望而产生自杀的意念或行为等.抑郁症一旦诊断明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

    作者:吴飞华;金剑;肖忠革;金芝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干梗死的CT、TCD及临床分析

    CT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脑干梗死的检出率,但TCD(经颅脑血管超声多普勒)的诊断价值众说不一,现将我院自2002~2007年检出的19例脑干梗死患者的CT及TCD的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1 临床资料

    作者:纳春祥;曹亚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 观察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结果 痊愈5例(13.9%),显效24例(66.7%),有效4例(11.1%),无效3例(8.3%),总有效率91.7%.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文胜;高祥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批严重烧伤患者抢救护理

    成批严重烧伤患者多、伤情重、工作量大,给治疗护理造成很大困难[1].我院烧伤救治中心2004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收治了2批严重烧伤患者,分别为15例和17例,其中多位患者伴有吸入性损伤.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和支持,使2批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抢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和评价加替沙星(T),左氧氟沙星(V)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细菌学证实的7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32例,对照组(V)45例.2组患者在3PaL2ZEAK/5PaL2ZE/4PaL2E方案基础上于前8月分别加用T、V.分析比较满疗程及随访2年的痰菌、X线影像学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满疗程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7%和83.1%,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8.1%,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空洞闭合率提高(87.5%对58.3%).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2年,试验组无复发,而对照组细菌培阳率、X线病灶复发率及空洞复张率分别为11.4%、17.9%和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MDR-PTB近期疗效与左氧氟沙星相仿,但远期效果优于和强于左氧氟沙星.

    作者:殷宜文;胡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采有不同方式的血液净化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2、4周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补体(C3、C4)、白蛋白(Alb)、血小板(Plt)等的变化及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1)HD+HP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4周后患者的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6.67%(13/15);(2)HDF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周、4周后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3 %(11/15);(3)HD组治疗前后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3.33%(2/15);(4)3组在不同阶段补体、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2者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无效者改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郭俊勇;邓智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0.4g或阿奇霉素0.5g,1次/d,静脉滴注,2周后改用左氧氟沙星0.2g或阿奇霉素0.25g,口服,2次/d,服用吲哚美辛25mg/次,1次/d.治疗组150例,除与对照组上述治疗相同外,加用宁泌泰胶囊2片/次,3次/d; 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3~6个月,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体征、EPS常规和尿常规.结果 治疗组治愈85例(56.7%),显效40例(26.7%);有5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NIH-CPSI降低50%以上,但EPS:由治疗前WBC>10个/HP上升至WBC60个/HP ,总有效125例(总有效率83.3%),无效25例(16.7%);对照组140例,其中治愈65例(46.4%),显效30例(21.4%),在对照组有10例治疗前EPS:WBC>10个/HP,而治疗后无改变,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NIH-CPSI降低50%以上,也列为显效,总有效95例(总有效率67.9%),无效45例(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淑丽;梁丽萍;彭光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胞胎经阴道分娩1例

    患者,23岁,停经8月,阵腹痛5h,见红2h,于2008年3月5日23:0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07年7月22日,预产期(EDC):2008年4月29日.

    作者:陈芹;鲁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急诊科患者病情急、危、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家属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接受.因此,实行风险管理,将护理方式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范,会大大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疏漏、差错发生,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技术服务的理解,可避免许多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就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达到终的目标,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取该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用量及品种呈上升趋势,集中分布于抗肿瘤药、理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四类药,且2007、2008两年理血药增长尤为显著.结论 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的销售比例逐年增加,日均费用明显较高,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作者:张黎媛;董占军;王雪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泌尿系结核32例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泌尿系结核的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膀胱黏膜活检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中22例膀胱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68.8%,高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的21.8%(7/32)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的40.6%(13/32)(P均<0.05) .结论 膀胱黏膜活检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项敏感、特异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锟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白花蛇舌草口服液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目的 介绍复方白花蛇舌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与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按处方比例用水提醇沉法分离精制而成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采用复方白花蛇舌草口服液治疗盆腔炎,总有效率达98.7%.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精细,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全面、可靠;制剂疗效稳定,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秀丽;付孟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阴囊水肿的护理

    腹股沟疝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阴囊水肿为腹股沟疝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我院自2003年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以来,对5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阴囊水肿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红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28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血清hCG测定和B型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能性,从而为其保守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笔者用氟尿嘧啶(5-Fu)静脉用药辅以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咏梅;于立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1 434例病因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淄博市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分布和患病率,分析其致病因素.方法 据WHO不育的定义,以连续6年政策允许的参加不育医学鉴定的1 434例男性不育患者样本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鉴定的1 434例男性不育患者,原发不育997例占69.53%,继发不育437例占30.47%.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异常致不育占多数,应引起重视,正确诊断和治疗,提高生育能力及健康水平.

    作者:翟桂霞;郑树民;韩玉;张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