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28例临床分析

秦咏梅;于立言

关键词:妊娠, 异位, 治疗, 药物,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血清hCG测定和B型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能性,从而为其保守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笔者用氟尿嘧啶(5-Fu)静脉用药辅以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系结核32例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泌尿系结核的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膀胱黏膜活检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中22例膀胱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68.8%,高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的21.8%(7/32)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的40.6%(13/32)(P均<0.05) .结论 膀胱黏膜活检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项敏感、特异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锟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疗法在中毒救治中的合理应用

    患者,女,50岁,因意识模糊17h于2008年9月5日10:00入我科.9月4日17:00时他人发现患者躺于地上,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身边有农药空瓶,未见呕吐物.急送当地县医院,洗胃未成功,给予阿托品8mg静脉滴注,氯解磷定5g肌内注射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作者:侯云生;马彦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广泛,基本的治疗手段,也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1 穿刺失败的原因

    作者:丁朋爱;王维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血清高球蛋白伴血、尿K轻链增高1例

    肾移植术后高球蛋白伴血、尿K轻链增高,除了可能是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肿瘤等引起外,还可能是免疫系统紊乱,免疫抑制剂不足引起的,这大大增加了移植肾脏排异的危险性.现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高球蛋白伴血、尿K轻链增高的病例.

    作者:沈晓雯;王苏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肝癌患者的护理是对护士整体护理工作综合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患者的护理是每个护士应尽的职责,所以每个护士都要尽职尽责的为患者服务.在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支持及护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早期康复.

    作者:辛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取出措施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四肢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方式.在骨科愈合后一般需要将内固定大的应力或螺钉本身取出.在内固定物取出时部分螺钉旋出极为困难,使原本认为的小手术变为费时费力的大手术,甚至发生再骨折,造成医疗纠纷.

    作者:向秀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过敏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加苯海拉明雾化吸入组(治疗组)60例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对照组)60例.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对症处理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苯海拉明注射液,每次2ml(含布地奈德1.0mg),每次10~15min, 每天3次,连用3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2~0.3mg·kg-1·d-1,连用3d.均观察3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加苯海拉明雾化吸入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焦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胞胎经阴道分娩1例

    患者,23岁,停经8月,阵腹痛5h,见红2h,于2008年3月5日23:0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07年7月22日,预产期(EDC):2008年4月29日.

    作者:陈芹;鲁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0.4g或阿奇霉素0.5g,1次/d,静脉滴注,2周后改用左氧氟沙星0.2g或阿奇霉素0.25g,口服,2次/d,服用吲哚美辛25mg/次,1次/d.治疗组150例,除与对照组上述治疗相同外,加用宁泌泰胶囊2片/次,3次/d; 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3~6个月,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体征、EPS常规和尿常规.结果 治疗组治愈85例(56.7%),显效40例(26.7%);有5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NIH-CPSI降低50%以上,但EPS:由治疗前WBC>10个/HP上升至WBC60个/HP ,总有效125例(总有效率83.3%),无效25例(16.7%);对照组140例,其中治愈65例(46.4%),显效30例(21.4%),在对照组有10例治疗前EPS:WBC>10个/HP,而治疗后无改变,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NIH-CPSI降低50%以上,也列为显效,总有效95例(总有效率67.9%),无效45例(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淑丽;梁丽萍;彭光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的观察与监护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1],黏液分泌少,排痰功能差,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或阻塞,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因此,护士加强对肺炎患儿的观察,并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疾病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50例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取该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用量及品种呈上升趋势,集中分布于抗肿瘤药、理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四类药,且2007、2008两年理血药增长尤为显著.结论 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的销售比例逐年增加,日均费用明显较高,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作者:张黎媛;董占军;王雪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与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经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口服.对照组32例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能显著改善上腹部疼痛、泛酸、胃部烧灼感、恶心等症状,复查胃镜溃疡后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作者:江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阴囊水肿的护理

    腹股沟疝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阴囊水肿为腹股沟疝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我院自2003年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以来,对5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阴囊水肿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红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将40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200例,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Ⅱ组200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诱导时间、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 Ⅰ组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佳、安全性好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邓建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IIVM方案联合利妥普单抗注射液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60 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外报道老年男性的发病率已经从过去的19/10 万增长到99/10 万,增长速度之快为各年龄阶层之.老年恶性淋巴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一般状态差、基础疾病多、骨髓再生功能低下、肝肾功能异常及治疗引起的心肺并发症等,一直被视为难治性肿瘤,对化、放疗耐受性差,完全缓解(CR)率低,早期死亡率高[1].临床研究[2]发现用异环磷酰胺(IFO)、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和依托泊甙(VP-16)组成的IIVP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能取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耐受.使用替尼泊苷(VM-26)代替VP-16与异环磷酰胺(IFO)、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组成IIVM方案联合美罗华(利妥普单抗注射液)成功治疗1例77岁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丹;张秀群;苏爱玲;徐燕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患者血中CNP、CRP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初步分析CNP、CRP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CNP浓度,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CRP浓度升高,且与心脏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陈文益;赵德生;余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细胞移植前处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高发性代谢性疾病.虽然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无法改善血糖的生理性代谢,解决DM并发症问题.自1966年美国第1例胰腺移植,1970年You noszai等全球首例胰岛移植以来,挑战了传统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患者通过器官和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内分泌功能,对血糖代谢进行生理性调节,降低DM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可望根治DM.对胰岛移植物进行移植前处理,可以降低移植物免疫原性、提高抗免疫能力、增强胰岛细胞功能和扩大移植物数量.现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飞;杨成旺;王万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苦参素对病毒性肝炎退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92例重度黄疸肝炎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苦参素注射液0.3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不加其他退黄药物,治疗前后比较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结果 2组治疗后TBiL和DBiL的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无1例重症化和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不但在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中退黄作用疗效显著,还可以作为早期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魏兆勇;张分明;张元春;陈如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

    目的 探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该方法在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37例,首先行彻底清创术将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下肢的长度及力线,然后对胫骨手法整复复位,后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37例均获随访,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4.5个月.13例针道出现浅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独特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绍银;庞勇;张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胸腔积液4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86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6例病因依次为:结核(58.4%)、恶性肿瘤(24.5%)、心功能不全(3.5%)、肺炎或肺部感染(3.3%)、外伤(2.9%).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占77.3%;恶性胸腔积液以6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60.0%.260例行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 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结核患者以青年居多,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综合分析是判断病因的关键.

    作者:高堂玲;陈云凤;龙成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