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芹;鲁晨
目的 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46 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及炎性指标 ,与 54例中青年组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临床表现:四肢关节畸形表现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P<0.01);四肢小关节受损、对称性关节受损、皮下结节发生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1);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P<0.01).(2)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比较:中青年类风湿因子(RF)检出率高于老年组(P<0.01),抗环状瓜氯酸抗体检出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改变(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分期Ⅲ期以上)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易出现四肢关节畸形,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 ,关节功能明显下降 , 但RF 升高不明显.
作者:周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逐渐上升,治疗方式分手术和保守治疗2种.如果患者无腹痛及内出血等临床症状,血β-hCG>2 000U/L时,多采用化学药物杀胚的保守治疗.现将我院应用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保守治疗方案的疗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是广大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汽化电切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费时短、微创、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术中冲洗用水量大,手术电灼伤致血管开放,致大量灌洗液吸收入血,使血容量剧增而发生水中毒[1],即TURP综合征.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0月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预防水中毒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新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组与传统治疗方法(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用量组)治疗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对148例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70例:定期放腹水,并根据放腹水的量决定使用右旋糖酐的量;B组78例:采用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的用量,达到利尿、消除腹水的目的,根据病情,部分患者间断使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结果 2组患者尿量增加、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改善、住院日,疾病好转率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治疗难治性腹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叶晓敏;陈亚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复方白花蛇舌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与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按处方比例用水提醇沉法分离精制而成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采用复方白花蛇舌草口服液治疗盆腔炎,总有效率达98.7%.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精细,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全面、可靠;制剂疗效稳定,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秀丽;付孟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92例重度黄疸肝炎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苦参素注射液0.3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不加其他退黄药物,治疗前后比较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结果 2组治疗后TBiL和DBiL的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无1例重症化和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不但在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中退黄作用疗效显著,还可以作为早期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魏兆勇;张分明;张元春;陈如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妊娠合并艾滋病的产妇正逐渐增多,如何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特别是产前、分娩、产后的护理及母婴传播阻断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作者:赖定群;黄爱银;关葵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3~2008年,我科收治妊娠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19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及加强孕妇的心理护理和胎儿监护,使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秋英;李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2次/d.2组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技术,减少对急腹症的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718例急腹症临床资料和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 急诊科确诊经治疗好转出院364例,诊断不明确经急诊观察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36 例,经急诊观察确诊转外科手术64例.收入院与出院诊断相符249例,不符5例.结论 急腹症的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各异,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总结、掌握急腹症的基本特点和诊治思路,对提高急腹症的诊治水平,避免急腹症的误诊和漏诊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天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为心血管内科的急症.治疗用药包括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及654-2、多巴胺、间羟胺,严重者用右心室临时起搏器.现将AMI并Ⅲ度AVB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付娜;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患者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鼻出血,对这些疾病的影响很大.为探讨老年患者鼻出血痛苦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一次止血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涂澄宇;何德金;余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35例老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易感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经过.结果 经治疗后,126例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清洁中段尿培养阴性,1个月后复发5例,死亡4例.结论 老年泌尿系统的易感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复发,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症状及辅助榆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杨国林;林伟;王继成;成正凡;刘健;陆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老年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在老年人传染病中占据首位.本文回顾分析77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试探讨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武文华;张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428只眼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有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后囊破裂31只眼(7.2%),其中并发玻璃体外溢24只眼(5.6%).发生于娩核过程中12只眼(38.7%),吸皮质过程中16只眼(51.6%),其后操作中3只眼(9.7%).发生于囊外摘除手术中20只眼(64.5%),小切口无缝线术中11只眼(35.5%).结论 防止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处理能力,对于提高人工晶体植入成功率和术后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宋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1],黏液分泌少,排痰功能差,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或阻塞,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因此,护士加强对肺炎患儿的观察,并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疾病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50例肺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涉及处方调配、药品管理、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学研究等内容.
作者:李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2、4周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补体(C3、C4)、白蛋白(Alb)、血小板(Plt)等的变化及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1)HD+HP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4周后患者的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6.67%(13/15);(2)HDF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周、4周后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3 %(11/15);(3)HD组治疗前后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3.33%(2/15);(4)3组在不同阶段补体、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2者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无效者改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郭俊勇;邓智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将40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200例,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Ⅱ组200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诱导时间、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 Ⅰ组体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佳、安全性好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邓建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初步分析CNP、CRP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CNP浓度,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CRP浓度升高,且与心脏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陈文益;赵德生;余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