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雯;王苏娅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428只眼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有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后囊破裂31只眼(7.2%),其中并发玻璃体外溢24只眼(5.6%).发生于娩核过程中12只眼(38.7%),吸皮质过程中16只眼(51.6%),其后操作中3只眼(9.7%).发生于囊外摘除手术中20只眼(64.5%),小切口无缝线术中11只眼(35.5%).结论 防止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处理能力,对于提高人工晶体植入成功率和术后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宋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UKPDS及DCCT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1] .近年来胰岛素泵(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的临床使用日益广泛,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许多益处.现就我院采用CSII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主要谈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玉春;童俊;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结果 痊愈5例(13.9%),显效24例(66.7%),有效4例(11.1%),无效3例(8.3%),总有效率91.7%.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疏皮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文胜;高祥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抑郁症属于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发生各个年龄阶段,呈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好状态的特点.病理机制主要为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失去兴趣,没有愉快感,精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早醒和彻夜不眠,食欲和性欲下降,有便秘、体质量下降、焦虑、害怕、反应迟钝,甚至会因此悲观失望而产生自杀的意念或行为等.抑郁症一旦诊断明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
作者:吴飞华;金剑;肖忠革;金芝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院内感染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某种感染,也不处在感染的潜伏期,是在住院48h后发生的感染[1].从有医院就存在医院感染.它与医院相依并存,关系到患者、医务人员在内的与医院相关联人群的健康.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密切,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面,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延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为心血管内科的急症.治疗用药包括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及654-2、多巴胺、间羟胺,严重者用右心室临时起搏器.现将AMI并Ⅲ度AVB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付娜;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患者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鼻出血,对这些疾病的影响很大.为探讨老年患者鼻出血痛苦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一次止血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涂澄宇;何德金;余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外科常见病症,本病症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本院自2003年开展疼痛科以来,通过电针加推拿复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兹自2003年以来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志娟;刘绍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23岁,停经8月,阵腹痛5h,见红2h,于2008年3月5日23:0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07年7月22日,预产期(EDC):2008年4月29日.
作者:陈芹;鲁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经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口服.对照组32例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能显著改善上腹部疼痛、泛酸、胃部烧灼感、恶心等症状,复查胃镜溃疡后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作者:江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2次/d.2组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2、4周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补体(C3、C4)、白蛋白(Alb)、血小板(Plt)等的变化及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1)HD+HP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4周后患者的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6.67%(13/15);(2)HDF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周、4周后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3 %(11/15);(3)HD组治疗前后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3.33%(2/15);(4)3组在不同阶段补体、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2者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无效者改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郭俊勇;邓智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涉及处方调配、药品管理、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学研究等内容.
作者:李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降纤酶配合高压氧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2例)给予降纤酶+常规治疗;对照组2(32例)给予高压氧+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予降纤酶+高压氧+常规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 而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8.1%,治疗组总有效率8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酶配合高压氧可以提高脑梗死疗效.
作者:牛玥;宋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移植术后高球蛋白伴血、尿K轻链增高,除了可能是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肿瘤等引起外,还可能是免疫系统紊乱,免疫抑制剂不足引起的,这大大增加了移植肾脏排异的危险性.现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高球蛋白伴血、尿K轻链增高的病例.
作者:沈晓雯;王苏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因胃酸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故名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其溃疡是指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者而言.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诱因
作者:鞠婷;史少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初步分析CNP、CRP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CNP浓度,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CRP浓度升高,且与心脏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陈文益;赵德生;余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指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占胰腺的30%以上)、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或两者兼有.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死率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暴饮暴食和酗酒、胰酶异常激活、胰腺血供障碍及再灌注损伤及其他因素有关.病理生理表现为胰腺微循环障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疾病→过度持久的应激反应→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继发性感染,肠道细菌移位、胆道细菌逆行和血液播散.临床表现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胰酶增高、脏器功能衰竭症状等.
作者:罗琴;毛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CT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脑干梗死的检出率,但TCD(经颅脑血管超声多普勒)的诊断价值众说不一,现将我院自2002~2007年检出的19例脑干梗死患者的CT及TCD的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1 临床资料
作者:纳春祥;曹亚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重度黄疸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92例重度黄疸肝炎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苦参素注射液0.3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不加其他退黄药物,治疗前后比较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结果 2组治疗后TBiL和DBiL的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无1例重症化和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不但在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中退黄作用疗效显著,还可以作为早期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魏兆勇;张分明;张元春;陈如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