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通道蛋白与眼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龙轩;周善璧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眼内压, 视网膜, 角膜
摘要:所谓水通道蛋白(aguaporin,AQPs)即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膜上转运水的特异通道蛋白.其通道由一系列具有同源性的内在膜蛋白家族成员组成,经们介导着不同类型细胞膜的跨膜水转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的因素与预防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的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位居第三.脑卒中的患病率,在德国约为 127 000人/年,意大利为112 000人/年,英国为101 000人/年,西班牙为89 000 人/年,法国为78 000人/年,其中75%为首次发生脑卒中.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的治疗尚不尽人意,因此,脑卒中的预防非常重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动脉高血压、心肌梗死、心房纤颤、糖尿病、胆固醇水平增高、颈动脉疾病及吸烟、饮酒,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和降低血氨(AMM)、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按2∶ 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清醒时间,治疗前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8.4±4.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但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维昌;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生脉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的辅助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SP)的治疗作用,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2组SP患者均先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按常规处理,其中治疗组术后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手术和病理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0.0%,对照组病死率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Ht)从术前的(47.8±5.2)%降低到(3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P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怀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警示标识在病区安全操作中的运用

    护理警示标识是指为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应对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及风险事件发生,医院采用的经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1].

    作者:陈幼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早期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MTX 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内滴注,次日给予米非司酮50mg,疗程3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药物不良反应、血β-hCG、B超等,如血β-hCG下降幅度≤15%,则重复1个治疗周期.结果 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成功率为86.8%.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较小,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为7~23d,平均(14.6±5.5)d,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为7~45d,平均(28.5±12.5)d.结论 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早期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秋季腹泻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秋冬季,常见的病原为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1].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卵巢癌术后患者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5年存活率亦低,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肿瘤.

    作者:肖琳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酯药,可显著降低高酯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其不良反应亦引起临床的注意.

    作者:苏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复方樟柳碱可减轻和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缺血性损伤.

    作者:张海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和微波热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 比较鼻内窥镜下YAG激光和微波热凝2种方法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45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组(23例)和微波热凝治疗组(22例),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组23例,成功止血21例,成功止血率为91.3%;微波热凝组22例,成功止血18例,成功止血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疗效, YAG激光治疗简单且患者痛苦小,反应轻,恢复快,简单易行,术中出血率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查潇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后总有效率92%,近期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控制血糖辅以饮食调理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易复发腹股沟疝临床探讨

    腹股沟疝是老年的常见病、高发病,手术修补是根本治疗方法,但因老年人常合并各种疾病而致疝修补术后疝复发率极高.手术修补有传统的有张力性疝修补及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应用补片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主流,尤其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突出而成为疝修补手术的里程碑.我院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沟疝1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现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压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101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确诊后分组收治,对照组50例,给予积极支持和对症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3.9%,对照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存活者随访6~14个月,观察组有后遗症9例(18.8%),对照组17例(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法,降低HIE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秀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儿科静脉穿刺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的基本技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儿科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的诊疗技术操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如能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巧,患儿和家属便会积极配合,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反之,则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不配合治疗.笔者曾对几千例患儿实施静脉穿刺,成功率在98%以上,现对小儿穿刺成功技巧谈一下体会.

    作者:金京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S-100β和MBP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S-100β和MBP在不同病情程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按Hunt-Hess分级分为3组,其中A组(Hunt Ⅰ~Ⅱ级)18例,B组(Hunt Ⅲ级)14例,C组(Hunt Ⅳ~Ⅴ)8例.另外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于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对照组抽血1次.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和MBP的含量.结果 A组患者血中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S-100β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患者S-100β和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S-100β和MBP含量可以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情况.

    作者:杨福义;于海明;杨文佳;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康复护理及训练

    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创伤所致,特别是突发的自然灾害,我院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中共收治伤员近4 000例.这些伤员中,椎骨骨折患者较多,而腰椎爆裂性骨折占整个椎骨骨折患者的80%左右,致残率非常高,很多患者对预后和功能的恢复非常担心.现将康复护理及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郑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宫颈扩张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宫颈扩张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行取环术的绝经妇女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60例.采用米索前列醇0.1mg和0.2mg放置阴道后穹窿2~3h和6~7h后行取环术.观察2组患者在药物剂量、放置时间不同情况下,对于宫颈软化作用和宫颈扩张效果的影响.结果 米索前列醇0.1mg放置阴道后穹窿比0.2mg不良反应明显少(P<0.05),放置6~7h比放置2~3h宫颈扩张作用明显好(P<0.05),放置同样时间,剂量影响关系不明显(P>0.05). 结论对于绝经妇女扩张宫颈者,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时间应达到6h以上.

    作者:付萍;何玉萍;徐鸿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从护理人员使用新药谈护理安全

    药物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的第一线,即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新药使用时,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用药护理经验,容易出现盲目执行医嘱现象,甚至因执行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因此新药的繁荣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对护理人员在药物护理上提出更高要求,对药物护理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收集我科近1年护理人员在使用新药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探索使用新药的护理经验,以确保治疗和护理的安全.

    作者:邓健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循证医学思想在医学进修生带教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得的好的临床证据, 同时将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制定每个患者佳的治疗方案[1].循证医学代表当前医学实践的主流,逐渐成为疾病诊疗和医疗决策的新思维方式,近年来在肿瘤学中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笔者将循证医学的精神贯彻于进修生带教中,取到了较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卓文磊;朱波;谢启超;李启明;李德志;陈正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口腔溃疡常见病因及治疗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多见.其为一般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以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黏膜.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