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丰
红薯是我国传统的杂粮、饲料作物,有很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它是人类理想的抗癌食物,其作用居蔬菜之首。随着人们对食物的保物健意识的提高,红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都昌县地处鄱阳湖北岸丘陵地带,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薯绿色栽培,常年种植面在3333.33公顷左右,本文主要总结了都昌县红薯绿色高产栽培用地选择、栽培方法、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作者:余进;童晖;黄湖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烹饪就是指用温度为食物加热,将生冷的食物加工为成熟食品,烹饪不仅可以消灭食物里的细菌,还能保持原食物的色泽,让食物的口感保持至稳定程度,营养成分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中式烹饪将颜色、香气、味道、形象、质感和养生集合,烹饪方法十分有益人体吸收,十分健康。在我国由于地区不同,对食物的理解也不同,造就了我国烹饪方法的多元化。
作者:单桂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检测的主要内容有食品感官检测、理化项目、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微量元素以及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有害物质的检测。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每一项工作来确保检验的标准化,样品的抽取、检测仪器设施和检验方法的选择、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室的环境等这些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作者:孟诚;于波;徐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选用海带为材料,采用水浴法提取分离甘露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甘露醇提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海带中甘露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在时间为3 h,温度为30℃,固液比(海带/水溶液)为1/50的条件下,甘露醇的得率高为22.1 mg/g,比初始条件提高了23%。
作者:刘萌;王焯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些年,国内食品工业化程度日益扩大与迅猛提升,广泛应用了更多新添加剂与工业技术,导致国内屡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已升级为现阶段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重点话题。从根本上说,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与国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相关性,另一方面还会对社会长期发展与安全产生直接性影响。荧光检测技术是以辐射跃迁原理为基础的一种特异性检测工艺,该技术的出现和原子、分子结构的相关性极强,而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较高灵敏度以及精准定量等诸多优势,在复杂基质中分析与检测相关化合物较为适用。
作者:邹诗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和思考,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
作者:陈红冲;傅深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行业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食品机械类型日益多样化,这需要不断优化食品机械设计,从多方面进行工业设计改进,不断提高食品机械设计水平。
作者:胡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当前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与监管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日益增加的贸易量与薄弱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监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进口风险管理和出口采信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宋华;孙凤英;何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当前,粮油市场竞争日益加大,有些商家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粮油中加入了对人们身体有害的物质,使得粮油市场出现混乱,为人们身体健康埋下了不安全的隐患。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粮油相关工作者要加强粮油的检验工作,促进粮油市场的不断发展。
作者:祁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米粉品质改良是新型米粉的研究基础。本文通过研究不同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广西米粉蒸煮流失率、拉伸性能、硬度和咀嚼度、亮度及色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米粉作基础。结果表明:在制作米粉的过程中,随着马铃薯淀粉添加剂加入量的逐渐增大,所制出来的米粉的流失率逐渐减小;米粉的拉伸性能逐渐升高;米粉的硬度和咀嚼度逐渐升高;米粉的亮度值升高,色度值减小。
作者:邓宏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改革后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使人唯利是图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原因就是在改革开发之前很少发生这样的问题。可事实真的是那样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费时费力、繁琐、准确性低,人们开始致力于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其中核酸探针和PCR技术是近发展起来的两种食品安全检验高新生物技术,有着快速、敏感、准确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投资效益。
作者:刘洋;李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肉类食品中,人们普遍偏爱瘦肉食品,许多养殖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在饲料里面添加许多瘦肉精。瘦肉精属于一种不合法的饲料添加剂,倘若人食用的肉制品中含有超标的瘦肉精,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对瘦肉精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瘦肉精残留于肉类食品中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检测瘦肉精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对超声波技术生物学效应的不断拓展,其在食品加工产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的快速生长,还利用其有效杀菌、诱变菌种等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食品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郭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检验依据:《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382-2009)。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大量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这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吴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影响因素,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通过检测实例,依据检验方法,提出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不确定度,为广大食品检测检测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娟娟;安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胆固醇作为人体中维持个人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重要物质,而人体内所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40 g,若人体每天摄入胆固醇的量过高则会形成高脂血症,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适度控制外源性胆固醇摄入。
作者:董晓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白兰地的真假鉴别在我国暂时还是刚起步,在新的鉴定规范中对于元素的分析只有铜含量作为依据,而白兰地是由葡萄发酵而来,不同品质的白兰地中磷的含量也会有所区别,因此本次实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来测定不同品牌的白兰地中磷的含量,根据磷的含量作为辨别不同白兰地的依据。
作者:林永瀚;曾玩娴;陈晓敏;谭靖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普遍更加重视食品安全,追求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注重食品对营养和保健的作用。然而,出现的有害食品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给人们留下了恐怖的阴影,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疆肉类食品安全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吃饭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吃饭问题的重中之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食肉类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完善管理体制,提高肉类食品质量,保证肉类安全,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