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
色素痣样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先天或后天发生的,可在幼年时有色素或至青春期时才有色素,生长在面部及暴露部分的皮肤,也有发生掌、跖或外阴部,偶见于黏膜表面,常为斑、丘疹或结节状病变,少数突出皮肤表面呈乳头状,皮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常到青年时即停止生长,表现为自限性.极少数病变可发展为真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短期内生长较快、出血、瘙痒、颜色变深的应警惕恶变.笔者对2003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88例色素痣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莉;黄英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但由于个体差异、长期大剂量使用及滥用,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每年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例数占近一半.为发挥其大抗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必须严格管理,客观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合理应用考评制度,规范和督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巫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外阴白色病变系指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其病因不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成为临床顽症.传统的治疗不外乎涂抹、封闭、冷冻、激光、手术切除等[2].2007年9月-2008年3月,我院对38 427名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发现外阴白色病变1 700例,发病率为4.4%,传统的疗法效果欠佳.遂引进重庆医科大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成果--聚焦超声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汪秀娣;魏萍;张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DPN发病率可高达90%[1].以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常见.病变可发生于双侧或单侧,或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多见.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DPN占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16.44%,国外为0.5%~50%不等.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对我国大城市24 496例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神经病变占60.3%,其中DPN占大多数,临床发病率很高.现就近年来DPN中西医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华;梁宝丽;王晓松;成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儿童166例.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剂量按每天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中1~3h静脉慢滴,疗程3~7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外周血、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变化,并取痰液作培养及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药敏试验,或取痰液及血清进行非典型病原菌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治愈55例,显效67例,好转11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73.5%,18例(10.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纳差16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1d后消失.2例治疗前血清转氨酶为48U/L、56U/L(正常值<40U/L),治疗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痊愈,肝功恢复正常.结论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对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晋荣新;周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疾病治疗措施中基本、主要的操作技术,由于新生儿头皮静脉管腔小、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弹性差,分支多交错成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无主动配合能力,有时厚厚的胎脂使静脉无法暴露,看不到摸不到.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特点等因素,致使新生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新生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掌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技术提供随时用药,有利于抢救措施的实施[1].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但由于小儿静脉细小不易辨认,且好动不配合,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头发、出汗多等原因,头皮针输液时固定困难,且因长时间的输液无法再进行头皮输液时,或患儿头部表浅静脉不明显,不宜注射等情况,笔者做出一些相关尝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术.方法 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2组:CSEA组(Ⅰ组,6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60例).Ⅰ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内针实施腰麻.脑脊液流出,将腰麻针斜面向患侧,以0.2~0.3ml/s的速度注入0.2%左布比卡因6~7ml(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阻滞平面情况调节手术台角度,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T9~T12.Ⅱ组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以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追加0.75%左布比卡因12ml.结果 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达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低于Ⅱ组(P<0.05或P<0.01).骨性操作期间视觉模拟平分(VAS)比较,Ⅰ组低于Ⅱ组(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组内患侧与健侧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
作者:梁军;庞晓军;黄庆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从治疗室和病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很多,以前是在治疗室放置各种医疗废物桶,但为了操作方便,很少加盖储存,基本上是开放性储存方式,既不美观,也不符合医院感染规定.对于医疗废物如何放置一直在探讨.我院护理部结合本院实际,对医疗废物储存方式进行改进,改进后既方便又整洁,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幼菊;张绪芳;陈铭银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Rupr.et Maxim.),药用为其的干燥根及根茎部分.常用制剂有刺五加片、刺五加胶囊、刺五加注射液等.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肾气虚、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其注射液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发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现代药理研究,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既可有兴奋、抑制和抗惊厥作用,又有抗疲劳作用及抗癌作用[2].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刺五加具有以下新用途,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乃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50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双手干燥、红润.无Horner综合征、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远期主要并发症为转移代偿性多汗,其发生率与术前病情分级相关,大部分转移性多汗可自愈.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康复指导和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茜;岑婧;邵伟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医用生物蛋白胶,国外称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封闭剂,纤维蛋白组织黏合剂.它是利用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模拟凝血过程后阶段,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膜,5~10s封闭创面,3~5min明显强化[1],7~18d左右被组织吸收,达到封闭黏合组织创面,充填缺损、诱发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快加强止血效果,减少微小静脉毛细血管渗出,减少淋巴管渗漏的目的.组织相容性好,预防瘘发生.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清热明目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山麦冬、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苷在18~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热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医师常遇到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是上肢常见的骨折,患者主要是伴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跌倒后患肢着地所引起.笔者对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哮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雾化吸入喘可治注射液,每次2ml,加入注射用水3ml,每天2次,疗程14d;对照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mg,加入注射用水4ml,每天2次,疗程14d.如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均酌加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咯痰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有补肾固本、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雾化吸入该药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和咯痰症状,有效改善小气道功能,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勤;倪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A组于术中取胆汁细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胆囊切除手术前30min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商品名:达力欣)1.5g,术后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3d.如果术中发现胆囊炎性反应较重,则术中静脉滴注0.5%甲硝唑100ml,术后联合使用头孢哌酮(先锋必)等抗生素4d.B组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每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其术后1个月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感染并发症3例(3.00%),分别为戳孔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B组发生感染的并发症12例(12.00%),分别为戳孔8例,肺部感染4例,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卫生保健事业,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因其生理心理特点,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这就增加了护理的复杂性及难度.我科对2007~2008年54例外科老年卧床患者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预防了肺部感染.现总结如下.
作者:闫文隽;许惠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既能结合反流至胃内的胆酸,又可减少胆酸反流,在治疗胃、十二指肠反流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冯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多塞平(多虑平)与双歧杆菌(丽珠肠乐)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门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丽珠肠乐(每粒含双歧杆菌0.5亿U)每次口服2粒,每天2次,温水送服;多虑平片12.5~25mg,每天1~3次,用药个体化,以第2天无严重嗜睡乏力为度,4周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对症处理,腹泻为主者使用复方苯乙哌啶1片,每天3次;便秘为主者予依托必利50mg,每天3次.观察患者腹痛腹泻及便秘情况,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并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都按医嘱服药,无明显头晕、恶心、呕吐及乏力等不良反应.结论 多塞平与双歧杆菌联用治疗IBS疗效确切,价格便宜,患者依从性好,并长期服药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胡小明;余祖茂;胡德昌;邹平稳;王新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蔗糖铁和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经蔗糖铁(Ⅰ组,17例)和右旋糖酐铁(Ⅱ组,13例)治疗后观察血红蛋白、血清铁上升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右旋糖酐铁(P<0.05).结论 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依从性好,是理想的静脉铁剂.
作者:吴春农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