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志敏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疗效分析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医师常遇到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是上肢常见的骨折,患者主要是伴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跌倒后患肢着地所引起.笔者对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用活血化瘀药抗脑卒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及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但后者的病死率较高[1].因此,急性期脑卒中的研究和治疗效果,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脑血管病研究的重点.脑卒中后病理损伤过程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证实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卒中的继发性损伤,造成脑的相应区域的功能障碍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2].因此抑制脑卒中后神经元凋亡的有效药物,对改善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尤为重要.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部分研究者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取得了一定疗效[3].本文就近几年有关活血化瘀药抗脑卒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概况加以综述,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海宇;秦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术.方法 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2组:CSEA组(Ⅰ组,6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60例).Ⅰ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内针实施腰麻.脑脊液流出,将腰麻针斜面向患侧,以0.2~0.3ml/s的速度注入0.2%左布比卡因6~7ml(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阻滞平面情况调节手术台角度,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T9~T12.Ⅱ组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以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追加0.75%左布比卡因12ml.结果 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达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低于Ⅱ组(P<0.05或P<0.01).骨性操作期间视觉模拟平分(VAS)比较,Ⅰ组低于Ⅱ组(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组内患侧与健侧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

    作者:梁军;庞晓军;黄庆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氯倍霜毒理学研究

    目的 对氯倍霜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包括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氯倍霜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氯倍霜,观察动物过敏情况;以1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氯倍霜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 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1次或多次给药的刺激性强度为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24h和48h>0.5分,但<2.99分,48h或72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 外用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这种刺激性消失.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灯盏花素组(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灯盏花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灯盏花素50mg+生理盐水250m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2组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5d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作者:刘海江;陈聪;魏江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

    青霉素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好、价格低,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率很高,但也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多的药物之一.过敏反应迅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若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成功率很高;若抢救不及时且没有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患者则会在短时间内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现将青霉素过敏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姚立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密闭式医疗废物储存方式的改进

    从治疗室和病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很多,以前是在治疗室放置各种医疗废物桶,但为了操作方便,很少加盖储存,基本上是开放性储存方式,既不美观,也不符合医院感染规定.对于医疗废物如何放置一直在探讨.我院护理部结合本院实际,对医疗废物储存方式进行改进,改进后既方便又整洁,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幼菊;张绪芳;陈铭银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血凝酶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凝酶是从巴西蝮蛇的毒液中分离、提纯、精制而得到的一种高效、速效的蛇酶制剂,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凝酶中主要成分为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双重作用.注射用血凝酶属高效快速止血药,可促进生理性止血过程,常用于各种创伤及手术止血.笔者就近年来血凝酶在临床上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韦帆;廖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新生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疾病治疗措施中基本、主要的操作技术,由于新生儿头皮静脉管腔小、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弹性差,分支多交错成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无主动配合能力,有时厚厚的胎脂使静脉无法暴露,看不到摸不到.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特点等因素,致使新生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新生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掌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技术提供随时用药,有利于抢救措施的实施[1].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体会

    医用生物蛋白胶,国外称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封闭剂,纤维蛋白组织黏合剂.它是利用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模拟凝血过程后阶段,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膜,5~10s封闭创面,3~5min明显强化[1],7~18d左右被组织吸收,达到封闭黏合组织创面,充填缺损、诱发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快加强止血效果,减少微小静脉毛细血管渗出,减少淋巴管渗漏的目的.组织相容性好,预防瘘发生.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统计资料显示:DVT中肺栓塞高达39%~41%[1].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调查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环节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控制措施.结果 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吸引器、吸痰管、治疗室的洗手池采样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经过彻底消毒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及吸痰器、加强环境管理及感染者管理,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呼吸机管道和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消毒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婕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易善珍;胡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其诱因是外周血管病变、肢体末梢神经病变,以及细菌感染、多种诱因引起的外伤、烫伤、鸡眼、脚癣等.临床常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足部皮温降低,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

    作者:孙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刺五加临床新用途探讨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Rupr.et Maxim.),药用为其的干燥根及根茎部分.常用制剂有刺五加片、刺五加胶囊、刺五加注射液等.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肾气虚、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其注射液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发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现代药理研究,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既可有兴奋、抑制和抗惊厥作用,又有抗疲劳作用及抗癌作用[2].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刺五加具有以下新用途,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乃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25碘(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2种,内放疗即肿瘤内种植的放射源照射.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是一种新的放疗方法,该方法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使放射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的形状和大小,随着同位素的衰变,肿瘤照射时间延长,局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无明显影响.125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现将13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京万红软膏治疗脂肪乳渗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京万红软膏治疗脂肪乳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输注脂肪乳渗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给予外涂京万红软膏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外敷50%硫酸镁治疗,观察2组疼痛减轻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涂京万红软膏对脂肪乳液渗漏致不同程度红肿热痛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5例肝硬化患者及35例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PT、APTT和FIB)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的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参数比较,CRP、PT和APTT均升高,FI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参数有助于了解其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潭枫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由外伤引起的截瘫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使更多的患者从初次的损伤存活下来,但常见的呼吸道、泌尿道、褥疮等并发症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主要目的是预防随时出现的并发症,大限度地训练和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风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甲亢误诊为糖尿病1例

    患者,女,41岁.主因口干、多食,消瘦半年,颈部肿物6d,于2008年5月17日收住院.患者半年前无原因出现口干、口渴、饮水量每天约5 000ml,无多尿、尿频症状,伴食欲亢进,每餐3~4两,仍饥饿明显,伴消瘦,在当地医院测餐后2h血糖13.0mmol/L,予以二甲双胍0.5g 每天3次治疗,自觉疲乏加重,心悸、全身发抖、怕热、多汗,每天大便8~10次,体质量下降20kg,伴脱发、失眠、易怒,他人发现颈部肿物,故来我院.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男15例,女37例;年龄20~60岁;病程1年内8例,1~3年12例,3年以上32例.后位47例,前位5例.合并前哨痔43例,并发肛乳头肥大32例,并发内痔5例.

    作者:任华丁;叶惠雅;王对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