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霞
从治疗室和病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很多,以前是在治疗室放置各种医疗废物桶,但为了操作方便,很少加盖储存,基本上是开放性储存方式,既不美观,也不符合医院感染规定.对于医疗废物如何放置一直在探讨.我院护理部结合本院实际,对医疗废物储存方式进行改进,改进后既方便又整洁,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幼菊;张绪芳;陈铭银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8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后2h进食,每天1次,连续3d,共450mg;MTX 5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隔天1次,共3次,静脉滴注的第2天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注射液(CF)6mg缓慢静脉滴注,隔天1次,共3次,此方案共6d为1疗程,分别在7d后开始第二疗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服用方法同治疗组.2组患者用药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各项结果正常后给药.结果 治疗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阴道排除蜕膜管型、尿hCG转阴、血hCG 14d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86.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具备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晓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患者,女,41岁.主因口干、多食,消瘦半年,颈部肿物6d,于2008年5月17日收住院.患者半年前无原因出现口干、口渴、饮水量每天约5 000ml,无多尿、尿频症状,伴食欲亢进,每餐3~4两,仍饥饿明显,伴消瘦,在当地医院测餐后2h血糖13.0mmol/L,予以二甲双胍0.5g 每天3次治疗,自觉疲乏加重,心悸、全身发抖、怕热、多汗,每天大便8~10次,体质量下降20kg,伴脱发、失眠、易怒,他人发现颈部肿物,故来我院.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分类及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检测患者血糖及幽门螺杆菌(Hp),胃镜确诊.结果 老年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多无明显临床表现,Hp阳性率与一般胃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发病与患者糖尿病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在医疗过程中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才能减少溃疡病的发生.
作者:赖成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降血糖、控制血压、降血脂、抗凝、活血化淤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AER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及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黄惠冰;蒋丽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统计资料显示:DVT中肺栓塞高达39%~41%[1].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制备芪葛合剂,建立其质控方法并通过灌肠给药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净水临时煎煮成汤剂并加以浓缩,控制其相对密度成为合剂,选择灌肠给药并用对照法观察疗效.结果 中药选择灌肠给药临床总有效率为97.4%高于中药口服给药组的83.3%和西药选择灌肠给药组的82.4%,治疗组半年和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品质量可控,选择灌肠给药疗效高于口服给药和西药灌肠,应用安全,临床有效,易于操作,方便患者.
作者:施锁平;尹国平;岳豪祥;朱瑞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技术进步带来观念的更新,网络环境下的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与其他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逐渐向复合型学科发展.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文理兼备、博专结合的广博知识和即时跟踪、获取、应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鉴于此,信息素养对于一名当代医务人员具有了特殊意义,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1].
作者:凌毅德;肖南;祁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我院40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84:1;>50岁的中、老年患者166例,占40.79%;单一用药384例,联合用药23例,静脉给药为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是引起ADR的常见药物占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1.8%;皮肤及附件是常见的ADR损害部位,占49.4%;根据ADR程度分类,中度363例,重度只有2例.对ADR因果关系进行评定,具有肯定因果关系27例,很可能258例,可能106例,可疑16例;治愈227例,好转180例.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作者:张峥;肖琳琳;陈吉萍;闫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疾病治疗措施中基本、主要的操作技术,由于新生儿头皮静脉管腔小、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弹性差,分支多交错成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无主动配合能力,有时厚厚的胎脂使静脉无法暴露,看不到摸不到.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特点等因素,致使新生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新生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掌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技术提供随时用药,有利于抢救措施的实施[1].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男15例,女37例;年龄20~60岁;病程1年内8例,1~3年12例,3年以上32例.后位47例,前位5例.合并前哨痔43例,并发肛乳头肥大32例,并发内痔5例.
作者:任华丁;叶惠雅;王对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至关重要,在心脏停跳后,需要在心包腔内和心脏表面放置无菌冰泥或冰屑来降低心脏表面温度,以保护心肌,冰泥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进展及成功.以往冰屑多用无菌冰块破碎后制成,所制冰屑颗粒大小不均匀,且有很多尖锐的棱角,容易划伤心脏表面,造成复跳后心脏表面渗血.随后,许多大医院又改为用抄冰机抄冰,但一台抄冰机的成本大约需要上万元钱,为了节约成本,笔者经过近50次的实验总结出一种新的简单、方便的冰泥制作方法,做出的冰泥柔软、细腻、润滑、晶莹剔透,比用抄冰机抄出的冰泥好,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周晓燕;杨晓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659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结论 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勇;钟代成;杨勤;何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收治的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36例)和红霉素治疗对照组(32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红霉素组7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均比红霉素组短(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且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中全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既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2]都带有风险.因此,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阶段上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我院护理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陆莲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吻合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后一期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二期吻合,并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完善术前全身情况的准备,纠正高危因素,术中认真、细致的操作,彻底肠腔减压,正确判断肠管情况和严密的吻合口缝合能够明显的降低病死率,延长5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秉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药物是一种防病治病的特殊物质,在适宜的时间,通过适宜的方法和途径,适量地到达特定的部位,方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若在此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造成药物到达特定部位的时间和药物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影响治疗的效果.
作者:蒙世文;翁庆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易善珍;胡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既能结合反流至胃内的胆酸,又可减少胆酸反流,在治疗胃、十二指肠反流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冯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做好老年患者用药的监护工作更为重要,尤其是安全、合理用药显得更突出.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临床医师对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有关因素,要有足够的估计,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选用药物时,应详细了解各脏器功能、既往用药史,充分掌握药物的药理特性、不良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严密观察,以收到大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张书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