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并发胃溃疡临床观察

赖成毅

关键词:老年患者, 糖尿病, 胃溃疡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分类及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检测患者血糖及幽门螺杆菌(Hp),胃镜确诊.结果 老年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多无明显临床表现,Hp阳性率与一般胃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发病与患者糖尿病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在医疗过程中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才能减少溃疡病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推行护理风险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既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2]都带有风险.因此,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阶段上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我院护理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陆莲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臭氧联合复方倍他米松与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复方倍他米松与曲安奈德配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用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注射液混合利多卡因、甲钴胺注射液行相应神经根阻滞及椎间盘臭氧消融术.采用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术后1d、7d及1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二次手术例数.结果 观察组随访期间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不良反应少,二次手术率低,患者痛苦小,能较曲安奈德更好地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作者:贺延新;尚鸿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659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结论 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勇;钟代成;杨勤;何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药品不良反应407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我院40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84:1;>50岁的中、老年患者166例,占40.79%;单一用药384例,联合用药23例,静脉给药为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是引起ADR的常见药物占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1.8%;皮肤及附件是常见的ADR损害部位,占49.4%;根据ADR程度分类,中度363例,重度只有2例.对ADR因果关系进行评定,具有肯定因果关系27例,很可能258例,可能106例,可疑16例;治愈227例,好转180例.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作者:张峥;肖琳琳;陈吉萍;闫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在口腔科门诊应用的体会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口腔科门诊治疗时手机必须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而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既高精密、高效能,但同时又十分的娇气,而且手机内部构造复杂,拆卸后不仅无法安装,还会影响手机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必须采用自动化清洗对手机清洗后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才可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1].我科从2001年起陆续配置了多台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手机,在这几年的使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劳一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

    青霉素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好、价格低,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率很高,但也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多的药物之一.过敏反应迅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若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成功率很高;若抢救不及时且没有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患者则会在短时间内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现将青霉素过敏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姚立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易善珍;胡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杧果核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杧果核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对杧果核药材进行鉴别.结果 本方法可鉴别出杧果核药材. 结论 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杧果核药材的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许智;李韶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自制无菌冰泥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至关重要,在心脏停跳后,需要在心包腔内和心脏表面放置无菌冰泥或冰屑来降低心脏表面温度,以保护心肌,冰泥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进展及成功.以往冰屑多用无菌冰块破碎后制成,所制冰屑颗粒大小不均匀,且有很多尖锐的棱角,容易划伤心脏表面,造成复跳后心脏表面渗血.随后,许多大医院又改为用抄冰机抄冰,但一台抄冰机的成本大约需要上万元钱,为了节约成本,笔者经过近50次的实验总结出一种新的简单、方便的冰泥制作方法,做出的冰泥柔软、细腻、润滑、晶莹剔透,比用抄冰机抄出的冰泥好,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周晓燕;杨晓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刺五加临床新用途探讨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Rupr.et Maxim.),药用为其的干燥根及根茎部分.常用制剂有刺五加片、刺五加胶囊、刺五加注射液等.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肾气虚、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其注射液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发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现代药理研究,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既可有兴奋、抑制和抗惊厥作用,又有抗疲劳作用及抗癌作用[2].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刺五加具有以下新用途,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乃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药品,均具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ADR的比率为10%~20%,其中5%死于严重ADR.我国ADR发生率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ADR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ADR[1].ADR的严重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这些年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1988年,北京、上海等地10所医疗单位开展了ADR监测试点工作.

    作者:严寓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调查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环节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控制措施.结果 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吸引器、吸痰管、治疗室的洗手池采样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经过彻底消毒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及吸痰器、加强环境管理及感染者管理,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呼吸机管道和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消毒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婕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DPN发病率可高达90%[1].以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常见.病变可发生于双侧或单侧,或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多见.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DPN占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16.44%,国外为0.5%~50%不等.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对我国大城市24 496例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神经病变占60.3%,其中DPN占大多数,临床发病率很高.现就近年来DPN中西医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华;梁宝丽;王晓松;成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80例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A组)40例和氨茶碱对照组(B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30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氨茶碱250mg每天1次,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喘息症状和肺部哮鸣音的增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仅2例(5.0%)有胃肠道症状,B组有11例(27.5%)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较氨茶碱安全、有效,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炎治疗方案的首选.

    作者:曹春强;郭鹏;张晓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联合用药防治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病,大多数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和经直肠高能聚集超声(HIFU).术后由于手术刺激、留置导尿管及尿路感染等原因均可使膀胱痉挛直接影响着机体局部和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疼痛可引起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脏病,同时由于生长激素、胰岛素浓度增加可致负平衡,不利机体恢复.另外因肌张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引起缺O2和CO2潴留,增加术后肺部感染机会.局部的肌肉收缩,可增加膀胱出血量,并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术后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术后有效控制膀胱痉挛,对于保证前列腺手术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近期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不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154例,直接PCI组20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特点、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白细胞计数、肾小球滤过率及主要心脏事件等,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发病至入院实施治疗时间、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再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刚;丁彦春;曲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结合针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20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及中药治疗等,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肠鸣、排便恢复,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结合针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文豪;廖隽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体会

    医用生物蛋白胶,国外称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封闭剂,纤维蛋白组织黏合剂.它是利用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模拟凝血过程后阶段,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膜,5~10s封闭创面,3~5min明显强化[1],7~18d左右被组织吸收,达到封闭黏合组织创面,充填缺损、诱发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快加强止血效果,减少微小静脉毛细血管渗出,减少淋巴管渗漏的目的.组织相容性好,预防瘘发生.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统计资料显示:DVT中肺栓塞高达39%~41%[1].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更好更合理的应用拉米夫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以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治疗后动态观察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HBV-DNA阴转和ALT复常情况,以及出现HBV-DNA复阳的情况.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3年),52例出现HBV-DNA阴转占89.66%(52/58),HBeAg阴转率为65.52%(38/58),HBeAg血清转换率为29.31%(17/58).12个月时ALT复常率79.31%(46/58).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复阳22例,占HBV-DNA阴转总数的42.31%(22/52),其中13例加用阿德福韦酯后再次阴转,13例停药后随访,6例出现HBV-DNA复阳.5例患者出现HBsAg阴转.结论 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持久抑制HBV复制和促进HBeAg阴转及血清转换,但存在耐药性和停药后的复发,选择适合的患者,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赖祥红;朱肖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