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降血糖、控制血压、降血脂、抗凝、活血化淤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AER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及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黄惠冰;蒋丽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药品,均具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ADR的比率为10%~20%,其中5%死于严重ADR.我国ADR发生率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ADR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ADR[1].ADR的严重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这些年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1988年,北京、上海等地10所医疗单位开展了ADR监测试点工作.
作者:严寓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气胸类型,常急性发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需紧急处理.我院2004年3月-2009年1月共收治40岁以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86例,现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段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5例肝硬化患者及35例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PT、APTT和FIB)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的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参数比较,CRP、PT和APTT均升高,FI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参数有助于了解其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潭枫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是医院在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并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色素痣样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先天或后天发生的,可在幼年时有色素或至青春期时才有色素,生长在面部及暴露部分的皮肤,也有发生掌、跖或外阴部,偶见于黏膜表面,常为斑、丘疹或结节状病变,少数突出皮肤表面呈乳头状,皮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常到青年时即停止生长,表现为自限性.极少数病变可发展为真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短期内生长较快、出血、瘙痒、颜色变深的应警惕恶变.笔者对2003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88例色素痣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莉;黄英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制备芪葛合剂,建立其质控方法并通过灌肠给药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净水临时煎煮成汤剂并加以浓缩,控制其相对密度成为合剂,选择灌肠给药并用对照法观察疗效.结果 中药选择灌肠给药临床总有效率为97.4%高于中药口服给药组的83.3%和西药选择灌肠给药组的82.4%,治疗组半年和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品质量可控,选择灌肠给药疗效高于口服给药和西药灌肠,应用安全,临床有效,易于操作,方便患者.
作者:施锁平;尹国平;岳豪祥;朱瑞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既能结合反流至胃内的胆酸,又可减少胆酸反流,在治疗胃、十二指肠反流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冯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但由于个体差异、长期大剂量使用及滥用,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每年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例数占近一半.为发挥其大抗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必须严格管理,客观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合理应用考评制度,规范和督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巫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Rupr.et Maxim.),药用为其的干燥根及根茎部分.常用制剂有刺五加片、刺五加胶囊、刺五加注射液等.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肾气虚、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其注射液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发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现代药理研究,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既可有兴奋、抑制和抗惊厥作用,又有抗疲劳作用及抗癌作用[2].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刺五加具有以下新用途,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乃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已被儿科临床广泛使用,它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与抢救,还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但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如血管细、穿刺不配合等,给留置针穿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科自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以来,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现将此操作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ACS患者、27例SAP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浓度.结果 ACS组MMP-9、CRP浓度为(50.64±7.68)ng/ml和(10.24±3.47)mg/L,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与正常组MMP-9、CRP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2种,内放疗即肿瘤内种植的放射源照射.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是一种新的放疗方法,该方法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使放射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的形状和大小,随着同位素的衰变,肿瘤照射时间延长,局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无明显影响.125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现将13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2.5mg,每天3次,4周后改为维持量12.5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拉西地平4mg,每天1次;给予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2组患者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两药具有协同作用,降压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对象素质及需求的改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及内涵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护理越来越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化服务为中心,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1].由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不同 ,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而我科从2009年3月始实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慧青;潘淑茹;冯信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口腔科门诊治疗时手机必须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而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既高精密、高效能,但同时又十分的娇气,而且手机内部构造复杂,拆卸后不仅无法安装,还会影响手机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必须采用自动化清洗对手机清洗后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才可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1].我科从2001年起陆续配置了多台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手机,在这几年的使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劳一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杧果核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对杧果核药材进行鉴别.结果 本方法可鉴别出杧果核药材. 结论 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杧果核药材的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许智;李韶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对氯倍霜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包括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氯倍霜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氯倍霜,观察动物过敏情况;以1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氯倍霜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 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1次或多次给药的刺激性强度为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24h和48h>0.5分,但<2.99分,48h或72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 外用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这种刺激性消失.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分类及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检测患者血糖及幽门螺杆菌(Hp),胃镜确诊.结果 老年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多无明显临床表现,Hp阳性率与一般胃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发病与患者糖尿病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在医疗过程中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才能减少溃疡病的发生.
作者:赖成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口腔溃疡是白血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见口腔黏膜红肿、充血、糜烂、疼痛,溃疡面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饮水及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而威胁生命[1].近年来,我科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的白血病患者132 例进行评估、治疗、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