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严寓均

关键词: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 现状, 问题
摘要: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药品,均具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ADR的比率为10%~20%,其中5%死于严重ADR.我国ADR发生率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ADR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ADR[1].ADR的严重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这些年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1988年,北京、上海等地10所医疗单位开展了ADR监测试点工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芪葛合剂的研制及选择灌肠给药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制备芪葛合剂,建立其质控方法并通过灌肠给药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净水临时煎煮成汤剂并加以浓缩,控制其相对密度成为合剂,选择灌肠给药并用对照法观察疗效.结果 中药选择灌肠给药临床总有效率为97.4%高于中药口服给药组的83.3%和西药选择灌肠给药组的82.4%,治疗组半年和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品质量可控,选择灌肠给药疗效高于口服给药和西药灌肠,应用安全,临床有效,易于操作,方便患者.

    作者:施锁平;尹国平;岳豪祥;朱瑞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收治的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36例)和红霉素治疗对照组(32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红霉素组7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均比红霉素组短(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且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中全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A组于术中取胆汁细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胆囊切除手术前30min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商品名:达力欣)1.5g,术后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3d.如果术中发现胆囊炎性反应较重,则术中静脉滴注0.5%甲硝唑100ml,术后联合使用头孢哌酮(先锋必)等抗生素4d.B组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每例患者通过临床观察,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其术后1个月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感染并发症3例(3.00%),分别为戳孔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B组发生感染的并发症12例(12.00%),分别为戳孔8例,肺部感染4例,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2.5mg,每天3次,4周后改为维持量12.5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拉西地平4mg,每天1次;给予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2组患者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两药具有协同作用,降压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巧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但由于小儿静脉细小不易辨认,且好动不配合,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头发、出汗多等原因,头皮针输液时固定困难,且因长时间的输液无法再进行头皮输液时,或患儿头部表浅静脉不明显,不宜注射等情况,笔者做出一些相关尝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论网络时代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

    技术进步带来观念的更新,网络环境下的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与其他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逐渐向复合型学科发展.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文理兼备、博专结合的广博知识和即时跟踪、获取、应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鉴于此,信息素养对于一名当代医务人员具有了特殊意义,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1].

    作者:凌毅德;肖南;祁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其诱因是外周血管病变、肢体末梢神经病变,以及细菌感染、多种诱因引起的外伤、烫伤、鸡眼、脚癣等.临床常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足部皮温降低,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

    作者:孙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结合针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20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及中药治疗等,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肠鸣、排便恢复,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结合针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文豪;廖隽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男15例,女37例;年龄20~60岁;病程1年内8例,1~3年12例,3年以上32例.后位47例,前位5例.合并前哨痔43例,并发肛乳头肥大32例,并发内痔5例.

    作者:任华丁;叶惠雅;王对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分析

    2型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机体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对糖的利用能力较低,引起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脑、心脏、肾脏等多种器官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硫脲类和双胍类为主,这2类药物需长期给药,而且只能控制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同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对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些具有对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提取物相继被发现.

    作者:巩建威;田恩圣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血流突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缺血性损伤或坏死.因AMI起病急、病性重、病死率高,除对症治疗外,溶栓治疗由于效果迅速、显著,能有效控制心肌梗死范围,使冠状动脉再通,降低病死率等特点,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体会

    医用生物蛋白胶,国外称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封闭剂,纤维蛋白组织黏合剂.它是利用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模拟凝血过程后阶段,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膜,5~10s封闭创面,3~5min明显强化[1],7~18d左右被组织吸收,达到封闭黏合组织创面,充填缺损、诱发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快加强止血效果,减少微小静脉毛细血管渗出,减少淋巴管渗漏的目的.组织相容性好,预防瘘发生.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及药物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的胃炎,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而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现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做一概述.

    作者:张东;吕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聚焦超声治疗125例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体会

    外阴白色病变系指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其病因不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成为临床顽症.传统的治疗不外乎涂抹、封闭、冷冻、激光、手术切除等[2].2007年9月-2008年3月,我院对38 427名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发现外阴白色病变1 700例,发病率为4.4%,传统的疗法效果欠佳.遂引进重庆医科大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成果--聚焦超声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汪秀娣;魏萍;张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已在临床中运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笔者在临床中不断摸索取得了满意效果,又提高了静脉置管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玲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透明质酸

    目的 建立透明质酸钠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测定方法.方法 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准确加入一定量的钠盐(SH)标准溶液、1.0ml 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2ml 0.01%的CV溶液,以二次蒸馏水定容,摇匀.将溶液于荧光光度计上以λem=λex(即Δλ=0)方式进行同步扫描得RRS光谱,于λem=λex处测定产物溶液的散射光强度I和试剂空白的散射强度Ⅰ0,以ΔⅠ=Ⅰ-Ⅰ0计量记录.结果 透明质酸钠与结晶紫在pH 3.6~5.6的HAc-Ac-酸性介质中作用, 将导致其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大散射峰位于341nm处.在0~2.0mg/L范围内透明质酸钠浓度与RRS强度成正比.透明质酸钠的检出限(3σ)为17.1ng/ml,RSD为2.1%.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也较好.用于测定从动物组织鸡冠中提取自制的透明质酸粗品,结果满意.

    作者:张世娜;王祥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哮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雾化吸入喘可治注射液,每次2ml,加入注射用水3ml,每天2次,疗程14d;对照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mg,加入注射用水4ml,每天2次,疗程14d.如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均酌加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咯痰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有补肾固本、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雾化吸入该药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和咯痰症状,有效改善小气道功能,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勤;倪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在口腔科门诊应用的体会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口腔科门诊治疗时手机必须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而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既高精密、高效能,但同时又十分的娇气,而且手机内部构造复杂,拆卸后不仅无法安装,还会影响手机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必须采用自动化清洗对手机清洗后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才可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1].我科从2001年起陆续配置了多台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手机,在这几年的使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劳一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清热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清热明目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山麦冬、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苷在18~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热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联合用药防治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病,大多数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和经直肠高能聚集超声(HIFU).术后由于手术刺激、留置导尿管及尿路感染等原因均可使膀胱痉挛直接影响着机体局部和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疼痛可引起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脏病,同时由于生长激素、胰岛素浓度增加可致负平衡,不利机体恢复.另外因肌张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引起缺O2和CO2潴留,增加术后肺部感染机会.局部的肌肉收缩,可增加膀胱出血量,并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术后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术后有效控制膀胱痉挛,对于保证前列腺手术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