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勤;倪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灯盏花素组(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灯盏花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灯盏花素50mg+生理盐水250m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2组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5d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作者:刘海江;陈聪;魏江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杧果核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对杧果核药材进行鉴别.结果 本方法可鉴别出杧果核药材. 结论 显微镜观察及薄层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杧果核药材的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许智;李韶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是医院在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并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青霉素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好、价格低,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率很高,但也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多的药物之一.过敏反应迅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若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成功率很高;若抢救不及时且没有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患者则会在短时间内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现将青霉素过敏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姚立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659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结论 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勇;钟代成;杨勤;何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做好老年患者用药的监护工作更为重要,尤其是安全、合理用药显得更突出.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临床医师对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有关因素,要有足够的估计,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选用药物时,应详细了解各脏器功能、既往用药史,充分掌握药物的药理特性、不良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严密观察,以收到大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张书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口腔科门诊治疗时手机必须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而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既高精密、高效能,但同时又十分的娇气,而且手机内部构造复杂,拆卸后不仅无法安装,还会影响手机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必须采用自动化清洗对手机清洗后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才可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1].我科从2001年起陆续配置了多台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手机,在这几年的使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劳一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DPN发病率可高达90%[1].以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常见.病变可发生于双侧或单侧,或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多见.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DPN占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16.44%,国外为0.5%~50%不等.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对我国大城市24 496例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神经病变占60.3%,其中DPN占大多数,临床发病率很高.现就近年来DPN中西医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华;梁宝丽;王晓松;成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2种,内放疗即肿瘤内种植的放射源照射.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是一种新的放疗方法,该方法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使放射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的形状和大小,随着同位素的衰变,肿瘤照射时间延长,局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无明显影响.125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现将13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医用生物蛋白胶,国外称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封闭剂,纤维蛋白组织黏合剂.它是利用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模拟凝血过程后阶段,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膜,5~10s封闭创面,3~5min明显强化[1],7~18d左右被组织吸收,达到封闭黏合组织创面,充填缺损、诱发机体自身凝血机制,加快加强止血效果,减少微小静脉毛细血管渗出,减少淋巴管渗漏的目的.组织相容性好,预防瘘发生.
作者:赵冰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医师常遇到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是上肢常见的骨折,患者主要是伴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跌倒后患肢着地所引起.笔者对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儿童166例.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剂量按每天10mg/kg,加入葡萄糖液中1~3h静脉慢滴,疗程3~7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外周血、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变化,并取痰液作培养及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药敏试验,或取痰液及血清进行非典型病原菌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治愈55例,显效67例,好转11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73.5%,18例(10.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纳差16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1d后消失.2例治疗前血清转氨酶为48U/L、56U/L(正常值<40U/L),治疗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痊愈,肝功恢复正常.结论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对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晋荣新;周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与头孢拉定注射液、头孢哌酮钠注射液、阿米卡星注射液、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及解决方法,指导临床合理配伍.方法 利用GWF-5J型微粒分析仪分别计数上述配伍后≥5μm、≥10μm、≥12μm、≥20μm、≥25μm、≥50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4种抗生素与清开灵注射剂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标准,清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5μm、≥10μm、≥12μm、≥20μm、≥25μm、≥50μm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多于配伍前.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这2种注射液与清开灵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也比配伍前有所增多,但低于清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结论 临床上清开灵注射液与这些药物联合应用时,应分别放在不同输液瓶中,以避免因不溶性微粒数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
作者:沈国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154例,直接PCI组20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特点、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白细胞计数、肾小球滤过率及主要心脏事件等,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发病至入院实施治疗时间、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再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刚;丁彦春;曲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患者血红蛋白与脉搏血氧饱和度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贫血标准的CCU入住患者,按轻、中、重分3组,同期入选无贫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要求心功能分级相似或达到相似心功能,排除肺功能有障碍及影响检测仪监测者,使用指脉氧法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所有患者均在呼吸室内空气情况下进行.结果 对照组、轻、中、重贫血组SaO2均值分别为(95.4±0.8)%、(95.5±0.8)%、(97.2±1.0)%、(98.6±0.9)%,显示贫血越重,其脉搏血氧饱和度越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轻度组组间t检验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的患者高.贫血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不反映肌体氧供情况.重症监护病房心脏病患者血红蛋白值保持>90g/L是必要的.
作者:王光耀;何汉康;黄华丽;陈剑;石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地孕酮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地孕酮,比较2组治疗后食欲改善、Karnofsky 评分、体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体质改善、胃肠道反应及WBC下降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甲地孕酮可全面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华;王华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男15例,女37例;年龄20~60岁;病程1年内8例,1~3年12例,3年以上32例.后位47例,前位5例.合并前哨痔43例,并发肛乳头肥大32例,并发内痔5例.
作者:任华丁;叶惠雅;王对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统计资料显示:DVT中肺栓塞高达39%~41%[1].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环节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控制措施.结果 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吸引器、吸痰管、治疗室的洗手池采样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经过彻底消毒呼吸机管道、简易人工呼吸器及吸痰器、加强环境管理及感染者管理,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呼吸机管道和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消毒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婕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色素痣样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先天或后天发生的,可在幼年时有色素或至青春期时才有色素,生长在面部及暴露部分的皮肤,也有发生掌、跖或外阴部,偶见于黏膜表面,常为斑、丘疹或结节状病变,少数突出皮肤表面呈乳头状,皮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常到青年时即停止生长,表现为自限性.极少数病变可发展为真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短期内生长较快、出血、瘙痒、颜色变深的应警惕恶变.笔者对2003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88例色素痣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莉;黄英举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