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浩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2)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例CHD合并DM2患者(C组),30例CHD患者(B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A组),ELISA测HMGB1值.分析三组间HMGB1与hs-CRP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关系.结果:C组与B组患者的HMGB1、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C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HMGB1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CHD与DM2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HMGB1升高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HMGB1和CRP相互促进在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白起君;夏豪;黄春燕;胡笑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皮质醇(Cortisol)与ACVD患者应激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观察应激状态下AC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rtisol的含量情况,并和无应激反应ACV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SOD含量,应激反应组低于无应激反应组(P<0.05),无应激反应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DA、IL-6、TNF-α和Cortisol含量,应激反应组都高于无应激反应组(均P<0.05),无应激反应组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氧自由基、IL-6、TNF-α、Cortisol共同参与了ACVD应激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可以通过监测外周静脉血中SOD、MDA、IL-6、TNF-α和Cortisol的含量作为预测ACVD应激性并发症的指标,同时亦可将其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观察指标.
作者:朱应斌;王冰洁;李运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AOPP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P)前后血清中IL-1、IL-2、IL-6、IL-8和TNF-α含量变化监测来说明血液灌流对AOPP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进而提示HP对SIRS的作用以及对减轻MODS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建峰;赖登攀;陈兆军;陈法余;王一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风病证候及病机的分子生化水平的探索是中风病研究工作的重点.我们采用RIA测定了2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管内皮素(ET),并同时进行的了证候的评分,现将其中97例肺系并发症患者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浆ET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关少侠;陈昕;刘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解不同缺血程度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ET-1)和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现经检测后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心肌灌注显像(静息+运动)CHD患者89例(男57,女32),平均年龄(68.54±8.24)岁,根据其静息与运动匹配程度将CHD患者分为可逆性心肌缺血(静息正常+运动异常)组62例,不可逆性心肌缺血(静息异常+运动异常)组2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男18,女13),平均年龄(56.21±9.02)岁,对照组为无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代谢性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健康体检者.
作者:曹艳;王自正;邵国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肿瘤的转移是由肿瘤原发灶直接向周围组织扩张或者通过血液、淋巴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远处组织落户形成新生肿瘤的过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调控和多步骤发展的过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作用于肿瘤转移过程的不同环节,对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KAI1基因 (是中文拼音KANG AI1的缩写,又称抗癌1号)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转移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修海;刘跃晖;何云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尿红细胞形态的改变与血尿来源的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得到证实,但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复杂多样性,使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困惑.2005年Nagahama等提出将尿D细胞分为D1、D2、D3三种类型,起到了既简单,又灵敏的效果[1~2].现就D细胞及其亚类与Alb、转铁蛋白(TRF)、β2-m、α1-m在肾小球血尿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亚君;范亚平;施岚;达展云;吴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例酒精性脂肪肝(AFLD)、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的血清IL-18的水平;以及生化方法检测血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腹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AFLD、NAFLD组血清IL-18的水平与NC组比较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01)及显著差异(P<0.05);而且,此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ALT、GGT、TG及腹围、BMI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IL-18与ALT、GGT 、TBIL、TG、BMI及腹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18在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水平与脂肪肝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它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脂肪肝及判断其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有针对性地应用IL-18抗体将有望成为治疗脂肪肝的有效干预手段.
作者:李明娟;杨耀娴;张旭璞;王晶;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化疗前后IL-2、TNF-α和STNF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STNFR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2水平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TNF-α、STNF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6个月在未复发的25例中明显下降,接近于正常人组,而复发组5例又回升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IL-2、TNF-α和STNFR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
作者:李兴华;杨成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及胰岛素(fINS)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程度.结果:高血压组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TNF-α与BMI、HOMA-I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TNF-α升高,且与肥胖及IR呈正相关.
作者:王嵬民;黄永强;李金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子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手术治疗1个月已接近正常.手术治疗6个月再测,未复发者仍在正常妇女水平,而复发者又恢复至手术前水平.结论:测定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匡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40例糖尿病无肾病和32例DN患者进行了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进行了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N组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NDN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李明;许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诊断,我们分别对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分析,探讨血清Cys C、β2-m、尿mAlb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林松;周君;郭峰;沈树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不同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01例肺癌等不同肿瘤患者进行血清IL-8检测,研究细胞因子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与38例正常人(0.346±0.105ng/ml)比较,肺癌、乳腺癌等不同肿瘤组IL-8水平均明显增高.尤以结直肠癌组(1.332±0.798ng/ml)、肺癌组(1.105±0.710ng/ml)和肝癌组(1.013±1.052ng/ml)增高为显著(P<0.01;P<0.05),各肿瘤组IL-8增高的阳性率均>50%.结论: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发生因子和促进胶原酶Ⅳ的活性以及影响细胞的黏附移动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
作者:孙晓明;罗南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7月CNSI住院患者69例,将CNSI病例分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并设立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CNSI病例血浆中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uPAR浓度改变与uPA同步,但uPAR升高水平高于uPA.结论:血浆中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升高,可为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王攀;陈文举;朱杰;李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以妊娠中、晚期发生皮肤瘙痒、黄疸、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点,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具体机制不清.本文通过检测母儿CG水平来讨论ICP围产儿缺氧的可能机理.
作者:张阳;杨自更;郭勇;蔡冰冰;周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TXB2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3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孙刚;左慧;罗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2008年1月~11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病人的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进行术前和术后比较,探讨甲状腺手术前后PTH水平的变化,以及PTH水平与低钙血症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68例甲状腺手术病人中男性33例,年龄(39~57)岁,平均48岁;女性135例,年龄(36~59)岁,平均48例.原发疾病包括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其余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其中行单侧手术的有91例,双侧手术有77例.
作者:鲍舟君;安明和;姚燕珍;张朝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诊治不及时可带来严重后果.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有重要意义.我们把几种常见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以本院2007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宫外孕256例为试验组.以门诊收治的人流病人160例(经临床诊断、血清HCG、B超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为对照组.
作者:严文卫;刘琦;陈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法对37例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IFN-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TNF-α、IFN-γ水平则显著地低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2、TNF-α和IFN-γ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及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牟勖东;任虹;解春桃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