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王自正;邵国强
本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及酶免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探讨TrFIA在定量检测HBsAg的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560例(男1320,女1240),均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3ml,室温下(30~45)min使其凝血,避免溶血,2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血清,-2O℃保存备用,所有标本均当天检测完毕.
作者:汪晓华;陈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用免疫放射分析,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浓度,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俊娅;卢忠;王克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甲状腺激素(TH)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广泛参与机体基础代谢率的调节并具有刺激组织生长的作用,严重创伤时机体因为应激反应常导致TH分泌紊乱,致使血清TH水平发生改变,但其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尚有争议,一些报道指出,血清TH水平可以判断危重患者的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1,2],而另一些研究却发现危重患者的血清TH水平与预后无关[3,4].而在严重创伤患者中,血清TH水平又呈现怎样的改变,以及对预后是否有意义,国内少见报道.为此,我科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入住ICU的严重创伤患者158例,并随机选择外科152例普通创伤患者作比较,测定其血清T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梅国丰;潘国良;陆国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TXB2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3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孙刚;左慧;罗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D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50例DM2患者(无DN组25例,DN组25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血糖3d,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曲线下面积(AUC),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GF-β1水平.结果:DN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及对照组(P<0.05),DN组餐后2h血糖(2hPG)、SDBG、MAGE,LAGE,AUC,MODD均明显高于无DN组及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升高肾间质纤维化指标TGF-β1水平而参与DN的发展.
作者:杨玉芝;刘兰兰;王丹;杜馥曼;冯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肿瘤的转移是由肿瘤原发灶直接向周围组织扩张或者通过血液、淋巴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远处组织落户形成新生肿瘤的过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调控和多步骤发展的过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作用于肿瘤转移过程的不同环节,对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KAI1基因 (是中文拼音KANG AI1的缩写,又称抗癌1号)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转移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修海;刘跃晖;何云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报告大肠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β1、SE-cad和CE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0人(男22,女8),均为我院经临床明确诊断的住院患者(包括体征、肠镜、实验室有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后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
作者:刘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糖输注诱导胰岛β细胞增殖的大鼠模型,为研究胰岛β细胞增殖的机制提供研究平台.方法:SD大鼠颈静脉插管后用输液泵连续输注72h的50%葡萄糖和0.45%的NaCl,用BrdU掺入和标记增殖蛋白ki67检测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情况,并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输注50%葡萄糖组的大鼠与NaCl组比较胰岛β细胞BrdU和ki67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增殖相关基因ccnd2,c-myc表达增高,P27降低.结论:通过持续的高糖输注72h可建立胰岛β细胞增殖的大鼠模型.
作者:张宏利;李文毅;李凤英;龙红梅;刘赟;吴铃;张翠平;李果;罗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65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进行了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检测及分析,探测其与男性CHD的发病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46例均为我院体检部体检的健康男性,年龄(25~70)岁,平均(51.7±8.3)岁,心电图及心脏B超均正常,无内分泌疾病及肝、肾疾病史.
作者:杨自更;张阳;周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的191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正常对照组:35例(男21,女14),平均年龄65.5岁,均无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疾病为我院体检健康人.
作者:林艳丽;瞿卫;立彦;傅雷;王自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31I治疗前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患者对131I治疗后短期内血清TRAb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科接受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183例,分为两组:单纯131I治疗组74例与ATD组109例(131I治疗前曾接受规范ATD治疗,治疗时间>1.5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检测两组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TRAb水平.结果:两组病例131I治疗后血清TR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01);131I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血清TRAb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TR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前期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131I治疗后短期内血清TRAb值无影响.
作者:李燕;刘建中;孟晶晶;李梦春;李险峰;李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65例CHD患者进行了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检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SOD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浆ET-1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水平的变化参与了CH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宋发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9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和血脂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98例CHF患者(其中Ⅱ级心功能38例,Ⅲ级心功能30例,Ⅳ心功能30例)血浆中的BNP水平.48例CHF(其中Ⅲ级心功能24例,Ⅳ级心功能24例)测定了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并与治疗前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生化法测定了98例CHF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98例CHF患者血浆BNP水平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CHF心功能的恶化,血浆BNP水平呈上升趋势,而LVEF呈下降趋势;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脂分析表明,98例CHF患者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C、TG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而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0.01),CHF患者Ⅱ~Ⅳ级心功能之间血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F中血浆BNP水平和血脂分析不仅是CHF急诊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而且血浆BNP水平的动态观察是CHF疗效考核的良好佐证.
作者:庄智伟;鲍逸民;杨永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探讨IL-8、IL-10、TNF-α和hs-CRP在尖锐湿疣(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61例CA患者血清IL-8、IL-10、TNF-α和hs-CRP进行了检测,结果提示,IL-8、IL-10、TNF-α和hs-CRP参与CA患者免疫、细胞病理变化,对CA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军;何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40例糖尿病无肾病和32例DN患者进行了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进行了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N组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NDN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李明;许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制备HIV抗体检测的外部质控血清及对其应用进行评价,以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方法:用HIV抗体阴性血清稀释试剂盒内阳性对照方法制备成弱阳性血清作为室内质控血清,并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诊断试剂对其进行检测.结果:采用112稀释的质控血清经过半年稳定性评价,检测结果较稳定,变异系数<20%.结论:自制弱阳性质控血清可用于HIV筛查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项国谦;赵洪灿;王敏敏;王贤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是干细胞的两个基本特征[1].干细胞从维持多能性到分化的分子机制的逐渐揭密,当今严重威胁生命的顽疾就会迎刃而解.对肿瘤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特性与干细胞特点惊人的相似,进而推测肿瘤的发生起源于干细胞,并提出肿瘤干细胞学说[2].近的科学研究发现[3],肿瘤之所以能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其根本在于肿瘤细胞中占极少数量(0.01%~4%)的肿瘤干细胞,正是这类占极少数量肿瘤干细胞在机体中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复制出有基因突变的细胞,使肿瘤细胞的数量、瘤体体积急剧扩张并侵入临近组织及迁徙至机体其他组织器官,导致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紊乱,并终导致机体死亡.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颖;沈敏;刘宝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诊治不及时可带来严重后果.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有重要意义.我们把几种常见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以本院2007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宫外孕256例为试验组.以门诊收治的人流病人160例(经临床诊断、血清HCG、B超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为对照组.
作者:严文卫;刘琦;陈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以妊娠中、晚期发生皮肤瘙痒、黄疸、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点,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具体机制不清.本文通过检测母儿CG水平来讨论ICP围产儿缺氧的可能机理.
作者:张阳;杨自更;郭勇;蔡冰冰;周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清SOD、LPO、GSH-PX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OD、GSH-PX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而LPO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结论:血清SOD、LPO、GSH-PX水平的变化与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