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华;胡奎英;孟祥兰
目的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作者:曹雪亮;苗丹民;皇甫恩;侯艳红;孙云峰;史衍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它的发病与康复除与生物因素有关外,还与个体情绪有关.本文对ACS伴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脏病基础上加用神经精神调节剂,以期找出抑郁与ACS的关系,旨在为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康复寻找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柳玉华;傅荣佳;郑秀玲;林宏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方法采用持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纳洛酮组.纳洛酮组手术后即连续7d腹腔注射纳洛酮.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三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观察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CA1区CHAT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纳洛酮组与模型组的实验大鼠相比,其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 <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可见平台实验逃避潜伏期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CA1区CHAT表达的阳性单位数、灰度值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P <0.01);纳洛酮组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纳洛酮抑制CHAT活性降低或增加海马缺血后降低的CHAT活性有关.
作者:郑先振;马光瑜;吴贤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6~11岁女生问题发生情况,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对广州市760名小学女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有效问卷760份,6~11岁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率14.7%.家庭环境因子与行为问题因子两组变量存在相关关系,Y3(矛盾性)的得分越低,则X1(抑郁)、X5(攻击性)的得分越低;Y1(亲密度)得分越高,则X3(社交退缩)的得分越低;Y2(情感表达)的得分越低,则X4(多动)、X3(社交退缩)的得分越高.结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学龄女童的行为问题影响较大,改善家庭环境,可避免和减少学龄期女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周燕燕;李志辉;罗平;林穗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注射8d MPTP(20mg/kg).测定小鼠爬竿和游泳时间.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寻找站台的搜索策略、逃逸潜伏期、游泳距离、游泳时间、20%和40%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免疫细胞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MPTP小鼠的爬竿和游泳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脱失,残存神经元免疫反应活性代偿性增强.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MPTP小鼠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寻找站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路径长度和时间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搜寻轨迹中20%和40%边缘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MPTP小鼠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后,运动协调性下降并伴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作者:殷盛明;于德钦;王世伟;高溪;赵杰;张万琴;唐一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强迫症发病有明显的心理学基础,其大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强迫性人格特征.同时强迫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病的心理学基础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现将强迫症发病的心理学机制及认知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云飞;张亚林;胡纪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2只随机分成4组,即:八臂迷宫心理应激组(A)、八臂迷宫对照组(B)、Barnes迷宫心理应激组(C)、Barnes迷宫对照组(D),每组10只.旁观应激2d后,用放射状八臂迷宫和Barnes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 1.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八臂迷宫的时间[(527.4±95.15)s]较应激前[(362.20±70.61)s]延长,错误的臂数(6.70±3.34)较应激前增加,首错前连续正确的臂数(4.0±1.83)较应激前减少(P< 0. 01),与对照组比较也出现同样结果.2.心理应激后小鼠完成Barnes迷宫时间[(111.1±67.43)s]较应激前时间[(59.92±32.81)s]延长,错误的洞数(9.6±6.31)较应激前增加(P < 0. 01),对照组的比较也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以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和工作记忆能力.
作者:邹涛;程明;朱熊兆;姚树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精神病患者住院对其亲属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也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原;为探讨其亲属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而进行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泉;谭柏坚;林劲松;邱大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应激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更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一方面,适度的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激发机体的活力,有利于生存与创造;另一方面,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精神应激则可以作为直接的病因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影响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或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参与其对疾病或对某些行为(如吸毒)易感素质的形成.本文提出精神应激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何谓精神应激?各种精神应激相关疾病共同的致病通路是什么?共同的精神病因为何会分化出不同的疾病?对这些至今困扰科学界的问题的探讨,也许可以给这一领域从事微观机制研究的同行们一点宏观的启示.
作者:李凌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铝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以5mg.kg-1.d-1和10mg.kg-1.d-1 的剂量对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AlCl32个月,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铝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5 mg.kg-1.d-1组和10 mg.kg-1.d-1组大鼠脑皮层铝含量分别为(172.87±111.06)ng/g和(289.15±102.55)ng/g均高于生理盐水组(56.22±34.10)ng/g;跳台实验发现5mg.kg-1.d-1组和10mg.kg-1.d-1组的潜伏期分别为(35.000±36.46)s和(37.33±48.46)s比生理盐水组(172.50±107.28)s显著缩短, 10 mg.kg-1.d-1组第一次错误的次数和第二次错误的次数均比对照组增多.大脑皮层谷氨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10 mg.kg-1.d-1组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结论染铝大鼠的大脑皮层的铝含量升高,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这可能与染铝大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氨基酸含量降低,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作者:何淑嫦;邵枫;牛侨;王生;李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一些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根据学习记忆能力分为两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好者为Ⅰ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差者为Ⅱ组).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的含量.结果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P<0,01);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皮层、小脑、纹状体内氨基酸水平和比例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张向阳;刘玉庆;孔庆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46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进行调查,根据CHI-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年随访,以比较家属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的复发率.结果被试对象中高情感表达家属为50.17%、低情感表达家属为48.83%;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精神分裂症的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43.66%、1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情感表达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景清;朱海燕;李秀英;李功迎;张文蔚;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学习记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Aβ组、用药组.Aβ组大鼠给予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多甙(50mg/kg), 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在定位航行试验第2、3、4、5天,Aβ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9.90±15.52s、47.30±11.84s、48.10±11.57s、46.13±15.01s)较对照组(分别为38.13±14.83s、22.65±9.23s、21.05±8.73s、17.88±7.72s)明显延长(P <0.05或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Aβ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3.40±1.14)较对照组(10.40±2.07)明显减少(P < 0.01).②在定位航行试验第4、5天,用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3.43±12.21s、31.10±9.17s)较Aβ组(分别为48.10±11.57s、46.13±15.01s)明显缩短(P <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用药组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6.60±1.82)较Aβ组(3.40±1.14)明显增加(P <0.05).结论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海马后,可导致学习记忆行为障碍,雷公藤多甙对Aβ所致的行为学损害有改善作用.
作者:吕诚;胡小令;石嘉庆;祝高春;万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ourette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分别对Tourette综合征患儿和正常儿童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的算术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图画填充测验、木块图测验;韦氏记忆量表中的逻辑记忆、逻辑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视觉记忆(延迟);数字划销测验(5个分量表)的净分和失误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分类数和神经系统软体征的测查.结果患儿组的以上所有认知测查结果(8.75±1.14,8.45±1.50,8.18±1.47,8.07±1.60,8.62±2.23;11.77±4.06,10.42±4.10,16.93±2.95,16.22±3.00;90.94±23.71,20.52±10.79;30.85±7.74,4.97±4.10,12.18±4.67,3.13±1.51,13.25±1.91)均较正常组(10.72±1.51,9.77±1.52,9.80±1.19,9.48±1.58,9.60±1.40;14.38±2.81,12.97±3.02,19.42±2.48,18.68±2.68;104.65±30.64,12.11±5.83;36.90±4.42,2.75±2.01,8.39±3.53,4.83±1.44,1.95±1.31)显著减退(P均<0.01).结论 Tourette综合征患儿存在注意、记忆、执行和运动协调功能方面的认知障碍.
作者:姚洪秀;包和华;欧阳华;李国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纹状体边缘区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和对照组,在电Y迷宫中进行逃避性学习记忆训练后,立即向双侧边缘区内分别注射MK-801(2μg/侧)或等量生理盐水,5d后再复查比较Y迷宫试验成绩. 结果 MK-801处理前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23.10±4.23和22.63±3.3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处理后5d, 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18.30±3.92和23.00±3.12,MK-801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MK-801可损害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边缘区的NMDA受体涉及这种行为模式的长期记忆功能.
作者:江刚;舒斯云;包新民;常铉;陈旭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毒品依赖者的成瘾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吸毒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43例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用毒频率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等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0.252、-0.237、-0.325,与有吸毒欲望时的反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319、0.200、0.362,但与有毒品时的反应却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预防吸毒和戒毒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
作者:韩卫;姚斌;付朋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提高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作业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驻海拔3 700m10个月的某部士兵10人,于服药前、负荷运动前后、服药15d负荷运动前后4个不同阶段采用DDX-200型电脑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缺失记忆,左右手及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的测验,进行服药前后与负荷运动前后的总次数、正确与错误次数的比较.结果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缺失记忆在相同时间操作时限内(10s),错误次数(7.0±2.3,8.0±2.8)与服药前运动前后相同时段比较错误次数(11.0±2.7,16.0±2.1),显著减少(P <0.01或P <0.05).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在相同的操作时限内(10s)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正确次数54.0±7.0,52.0±5.1.错误次数11.0±5.3,11.0±5.6与服药前运动前后比较正确次数23.0±6.4,20.0±0.9,错误次数18.0±4.1,19.0±5.4比较,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 <0.01),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 <0.01).服用银杏叶片15d,运动前后在相同的操作时限内(10s),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为57.0±5.7,50.0±6.9,错误次数7.0±2.4,8.0±3.1与服药前运动前后正确次数34.0±6.8,29.0±5.4,错误次数13.0±4.3,15.0±4.5比较相差非显著(P <0.01或P <0.05).结论口服银杏叶片15d能显著提高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作业效率和能力.
作者:马勇;哈振德;张建林;张芳;王伟;张西洲;崔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鼠内侧隔核(MS)和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内乙酰胆碱(ACh)能纤维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的变化. 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训练大鼠建立模型,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显微镜方格目测计数和Tiger2000图像分析仪分别对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建立了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后,训练15天组大鼠各观察部位AChE阳性纤维密度(MS:102.00±21.68;CA1:108.90±24.28;CA3:100.27±22.43;DG:100.71±27.83)和含量(MS:0.1307±0.0264;CA1:0.1617±0.0214;CA3:0.1537±0.0186;DG:0.1695±0.0108)比对照组各部位内AChE阳性纤维密度(MS:79.53±20.47;CA1:73.17±18.57;CA3:75.48±22.92;DG:76.11±24.01)和含量(MS:0.1124±0.0221;CA1:0.1385±0.0232;CA3:0.1365±0.0191;DG:0.1421±0.0260)均有显著增加(P 均<0.05). 结论 ACh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并与记忆的进一步巩固有关.
作者:寇盛斌;潘三强;吕来清;宿宝贵;韩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军人总体健商状况及其分布和特点,分析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以指导卫勤保障工作,达到全面提高官兵健康的目的.方法采用谢华真教授的健商问卷量表,按军官、士官、士兵3个群体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部队整体的健商指数偏低,除生活方式与生活技能两项比较理想外,其余三项均为值得警惕分值.通过本组资料三个群体的比较显示,健商值并非与其职务成正比:士兵的自我保健与健康知识健商值(6.19±1.23,5.69±1.68)均高于军官(5.79±0.96,5.17±1.28),P <0.005;单项健商值各有所长.结论低健商值会引起健康的失平衡状态,终引发疾病的产生.
作者:李燕华;徐曜;范学杰;刘海波;向远超;赵雷;李群;郭续文;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跳台反射箱和旷场分析仪观察单侧和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差异.结果单侧或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总EL1:(25.25±7.26)s,SDL2:300s]相比,跳台实验中反映学习能力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单侧组:(48.20±22.33)s,双侧组:(56.13±19.85)s, P <0.01] ,反映记忆能力的步下潜伏期明显缩短[单侧组:113.37s,双侧组:83.68s, P <0.01],而上下台的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却明显增多(P <0.05 );旷场分析实验中后牙拔除组大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和空间认知能力差于对照组,而兴奋性和紧张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鼠后牙咬合丧失可能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对新异环境的适应性.
作者:吴敏节;姜婷;冯海兰;江青松;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