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洪卫;李颜珂
目的:比较开窗缝扎法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开窗缝扎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复发率都小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术比较,开窗缝扎法治疗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发生于医院内的急性喉头水肿多见于药物过敏、肿瘤压迫、颈部手术后血肿压迫气道等,来势凶猛。常规处理方法多为紧急行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以解决通气问题。对于血肿压迫造成的喉头水肿乃至窒息,上述处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常有很大难度,且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快速、准确、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对7例因药物、化学气体过敏,颈部血肿、外伤及肿瘤压迫所致的急性喉头水肿患者采用双针高频通气法抢救窒息状态,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通气及氧供问题,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气压伤,为气管切开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永平;黄世容;谢铁强;王春生;王文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40例)和左氧氟沙星组(38例),前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均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鼻腔填塞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治疗后,治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6.1%(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3例,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9.6%( P <0.01)。结论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HoLEP )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HoLE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TUVP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大尿流率( 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HoLEP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谢江华;唐雨林;邱城平;杨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1]。静脉输液港是我国近几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系统的新技术,我院将此技术有针对性地应用于肿瘤科、肾内科等一些需长期静脉输液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及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静脉输液港的留置操作较难,留置成功后的使用维护是临床科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科根据临床需求,自制方便输液时使用的无菌敷料,用于保护静脉输液港反复穿刺点的皮肤,防止局部破损感染,获效满意。
作者:翟洪卫;李颜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医学干预对降低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率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武警某部672名官兵实施医学干预,问卷调查干预前1年和干预后1年训练伤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学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与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变化:干预后的训练伤年发生率(7.4%)比干预前年发生率(11.9%)有所下降( P <0.01);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干预后(26.0%)较干预前(43.8%)也有显著降低( P <0.05)。结论
作者:杨华成;刘建华;史娜;谢荣厚;徐鹏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书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警机制在老年创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诺顿评分法对56例老年创伤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诺顿评分<14分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例诺顿评分为8分的患者发生Ⅰ度压疮,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无压疮发生。结论预警机制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压疮预防和处理方面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武睿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维生素、葡萄糖酸锌片,外用药物膜等)。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55.0%( P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阳转率和增强率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国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和单用氯沙坦钾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50 mg,1次/d,同时口服氢氯噻嗪12.5 mg,1次/d。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50 mg,1次/d。两组均用药8周,记录两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降压效果优于单用氯沙坦钾,可作为早期肾性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组方。
作者:赵晓;李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反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再同步化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6例采用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69.2%;再同步化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 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猝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贱生;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与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对照组)在LC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且与观察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LC麻醉中具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是目前行LC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作者:李喜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性愈合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均<0.01)。经随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江;王文合;薛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6例(共32个关节)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16例患者经治疗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切口感染,仅有1例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32.5±5.9)分,术后为(94.6±3.7)分,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术前( P <0.01)。结论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徐景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4例确诊为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CRF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7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7 d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1);观察组 X线片显示炎症完全吸收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用于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炎症病灶的快速吸收。
作者:谢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23例。髓内钉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钢板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髓内钉组( P <0.05)。结论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更好,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俊枫;王亚海;董文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腰神经后支射频与神经阻滞对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神经后支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 ODI)评分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05或P <0.01);观察组较对照组VAS及ODI评分下降更为显著( P <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但腰神经后支射频疗效更为显著,优势明显。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螺旋CT检查,分析其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48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70.8%),螺旋CT表现为胰腺组织局部或弥漫性肿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4例(29.2%),螺旋CT表现为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及密度减低,坏死区域胰腺密度更低,而出血区域密度相应增加,胰周浸润为脂肪坏死及积液等。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且对分型依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
作者:吴克林;董武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