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王力军
急诊科是各种急危重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病人病情危急、变化快.准确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恰当的监护手段,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依据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王力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婴幼儿泪囊炎在眼科门诊中较为常见,以往多采用泪囊按摩及滴抗生素眼药水等方法治疗,疗效欠佳.也有报道在全麻下行泪道探通及鼻腔-泪囊吻合术者,但因其危险性及心理、生理创伤较大而较少应用.近4年来,我院对23例患儿26眼于表面麻醉下施行泪道探通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插胃管常因某些原因导致插管失败,我们针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云霞;梁桂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对肾神经传入的内脏-减压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枢机制.方法用电刺激大鼠肾神经传入纤维的方法模拟内脏痛,比较静脉注射L-NNA前后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时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基础血压升高(P<0.01) .用药前刺激肾神经时为降压反应,平均动脉压下降(13.54±4.37)mmHg (P<0.01),脉压减小,心率减慢;而用药后刺激肾神经时,平均动脉压升高(5.52±6.33)mmHg(P<0.01),脉压增大,心率加快;若注射L-NNA之前先注射L-精氨酸(L-Arg),无论是基础血压还是刺激后的血压变化,与用药前的自身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大鼠身上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可引起内脏-减压反应;并发现L-NNA对上述反应有翻转作用,这一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抑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
作者:耿进霞;赵锁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以及观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作为这一变化的第一要素--教员,其角色也必须发生适应性转换.
作者:王跃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49岁.因间断胸骨后疼痛3 d,加重1 h于2005年3月11日来我院急诊.患者于就诊前3 d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次持续3~5 min,每天发作2~3次,自服胃药治疗,无明显效果.于当日凌晨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恶心、呕吐,急来我院.
作者:牛月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小儿多属前者.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出现高热甚至惊厥,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常见的退热方法主要是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我院对2003年9月~2004年9月以发热为主诉就诊的109例婴幼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玉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胸椎结核是骨科常见病.本病以手术清除病灶与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治疗为主,为使患者能很好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注重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科2002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胸椎结核患者1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宗赛;龚进红;张秋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技巧浅谈如下.
作者:陈幼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因长期静脉注入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比较少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吸毒人员的增加,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假性股动脉瘤常合并瘤内感染,易发生破裂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我院2001年5月~2005年1月共收治该病患者36例,现将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夏蕾;卜淑娟;王坤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机械通气是各种原因所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一种重要救治措施,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顺利实施和呼吸道通畅的重要工作.我院1998年6月~2005年2月机械通气病人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宏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2004年10月9日就诊,因足无力突然跌倒在地,反复发作已近半年,伴头晕、耳鸣.曾在当地县医院内科就诊治疗.脑电图、全血分析等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张远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体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Sandwich ELISA),检测27名无内分泌疾病的女性月经周期第三天血清中睾酮(T)、抑制素(INHB)、卵泡抑素(FS)、激活素(ACTA)水平,并分析T与年龄、体重指数(BMI)、INHB、FS、ACTA、ACTA/FS及其他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的相关性.结果 T随年龄增长而降低(r=0.577,P<0.05),与INHB正相关(r=0.663,P<0.05),与FS负相关(r=-0.572,P<0.05),与ACTA无相关性(r=0.293,P>0.05),但与ACTA/FS比值正相关(r=0.629,P<0.05).T与BMI及其他性激素均无相关性.结论 INH-FS-ACT系统影响女性睾酮的分泌.
作者:陈小平;沈宗姬;陈友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学员的学习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学员队干部的日常管理比较全面、具体、直接,对提高育人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刘章华;张燕;王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机能学科.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不但是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医科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校病理生理学课程将休克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
作者:王秋红;陈晓玲;王建钦;艾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PCI)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4],我们探讨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冠心病患者进行TRA-pPCI的临床可行性,并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FA-pPCI)进行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吴艳梅;陈丽娜;张超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C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和常规组(54例).采用免疫浊度法在发病后不同时点动态观察血浆CRP含量.另设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监测血浆CRP浓度.结果 CI后血浆CRP含量显著升高.治疗后,辛伐他汀组CRP显著降低(P<0.01);常规组无显著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RP参与并影响了C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辛伐他汀可降低CRP含量.
作者:张峰;李晓红;赵明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研究表明,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我们通过测定118例UA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CRP水平,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其水平的影响.
作者:田传鑫;徐元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瑞芬太尼作为新型短效镇痛药物正广为应用.然而,其在产科中的应用报道甚少,本文仅就瑞芬太尼在产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雅健;孟香果;杨艳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20世纪初Ollivier和Cruveilhier分别描述了M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1].在西方社会MS是造成青壮年神经性残疾中仅次于外伤的第二大因素[2].
作者:赵亚朴;李秀芹;王沛;曲东明;黄庆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