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王燕;李江敏;王海玉;陈东方;高慧艳;张聪恪
目的 了解2010-2015年鄂州市水痘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水痘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鄂州市水痘疫情监测资料,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鄂州市共报告水痘病例3 25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50.80/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呈现4~6月和11~次年1月两个明显发病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1.92%和37.23%.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8.06%.男女性别之比为1.64∶1.职业分布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占报告总病例数的94.15%.结论 应加强低龄儿童的水痘疾病监测,注意季节发病高峰的健康教育和环境因素可能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黎明;姚岩;李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阿城区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丙肝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阿城区2010-2016年丙肝的网络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统计分析阿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分布状况.结果 2010-2016年阿城区累计报告丙型肝炎937例,年均发病率为8.2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在60 ~ 6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达14.11/10万,年均报告发病人数在50 ~ 59岁年龄组多,为238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率4.7/10万,女性发病率3.56/10万,男女性别比为1.32:1.职业分布中,以农民为主,占报告发病数的31.06%,其次是家务和待业,占27.96%.地区分布显示,阿什河社区和新华镇年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22/10万和9.14/10万.结论 哈尔滨市阿城区丙型肝炎发病率处于上升阶段,应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
作者:徐双;王印;唐玉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小麦纤维素进口注册标准中植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测铁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硫酸铁铵溶液,样品中的植酸先与Fe3+络合形成植酸铁,过量的Fe3+与加入的SCN-络合呈血红色,植酸含量与显色程度成反比.结果 验证实验表明植酸含量在0~0.2 μmo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 983;方法重复性RSD为2.35%;加标回收率在96.74 %~103.54%之间.结论 30 min内待测溶液稳定性好,该方法准确可靠、环境友好.
作者:李琦;苏银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血膜制作过程中影响因素对镜检工作的影响,为提高镜检质量提供帮助.方法 采集出国输入疑似疟疾病人的血液标本,制作厚薄血膜、染色、镜检.结果 玻片清洁、血量适宜、制作合格的血膜,染液质量,漂洗方法及高水平镜检是发现疟原虫的几个关键因素.结论 制作合格的血膜、好的染色质量、正确的漂洗方法及高技术的镜检能力,是提高镜检质量和检出率的有力保障.
作者:杨顺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专题调查及知晓率调查的方式,从不同渠道收集2011年~2015年6月之间的结核病防治信息,使用SPSS 17.0和EXCEL 2003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十二五”规划主要包含10类目标共15个指标,覆盖结核病防治的各个领域.除“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外,其余目标均按期实现.结论 河南省结核病“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但依然面临疫情严重、基层结核病防治经费不足及健康促进工作仍需加强等挑战.
作者:张艳秋;王侃;蒋建国;徐吉英;马丽萍;邢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评价情况,为提高讲座利用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健康教育服务实施与评价指南》中居民对健康知识质量评价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得到12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0%.75.6%居民认为总体情况比较好,77.5%居民认为讲座组织工作较好,74.2%居民认为讲座内容比较好,75.8%居民认为授课老师比较好,无居民认为不好或者不太好.总得分率为76.7%,5.0%居民得分率不合格,80.8%居民合格,14.2%居民得分率为优秀.结论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要针对本地居民特征,开展特定人群的专题健康知识讲座.
作者:王璐;黄兴建;沈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针对1例错血型事件,成立RCA小组,完成了事件描述表,并利用鱼骨从人员、环境、制度、操作等4个方面分析该事件原因,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对策并落实,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存在的隐患,从而防止同类差错再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郭俊勇;温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学校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今后处理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剑河县某乡中、小学风疹暴发疫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起风疹暴发疫情共发生病例26例,均为学生,罹患率1.45 %(26/1 794),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增歆;李绍波;邹伟;杨小满;杨周光;吴礼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开封市登记的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为制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09-2015年开封市登记的学生结核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5年学生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12.53/10万,占全市肺结核病例总数的4.30%,2015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较2009年下降了44.46%.患者以转诊和因症就诊方式发现较多,分别占46.76%和29.96%.发病年龄在16 ~ 22岁之间的占71.05%,并以19岁为中心呈现正态分布.诊断分型以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为主,分别占79.25%和18.32%.学生患者涂阳比例为23.79%,结核性胸膜炎占17.51%.发病月份以4月多.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及时就诊的仅占49.56%,超过1个月就诊的占34.66%.结论 开封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疫情呈现出涂阳比例偏低,结核性胸膜炎比例偏高的特点.发病集中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可疑症状者及时就诊率不足50.00%,建议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减少就诊延误时间,避免出现学校聚集性疫情.
作者:屈亚虹;黄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应用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的上报及管理,实现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方法 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电子病例存量信息,创建传染病疫情报告模块,在医生工作站设置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临床医师通过HIS即可完成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采集上报.结果 网络报卡取代手工报卡,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的及时性、规范性、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结论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可以实现传染病院内及时上报,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言语训练对于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70例构音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语言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家庭指导言语训练.训练时间3~6个月,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和语言清晰度评定法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构音障碍患儿的言语训练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显效率、有效率及语言清晰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个性化家庭指导言语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构音障碍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利红;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结核菌耐多药状况,为改进结核菌耐多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2014年1月1日~ 2016年9月30日报告的结核菌耐多药数据资料,应用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2015年、2016年耐多药率分别为6.17%、6.42%、6.28%,三年间耐多药率无明显差异(x2=0.23,P>0.05);2014年、2015年、2016年初治耐多药率分别为4.71%、4.69%、4.87%,三年间初治耐多药病人发现率无明显差异(x2=0.12,P>0.05);2014年、2015年、2016年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17.04%、18.06%、16.15%,三年间复治耐多药病人发现率无明显差异(x2=0.59,P>0.05).结论 河南省结核菌耐多药率三年间处于稳定状态,初治耐多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复治耐多药率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且一直没有改善,应加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减少复治耐多药的发生.
作者:郑超峰;甄新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HBV-DNA、HBsAg及凝血功能检测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110例(年龄均>60岁),分为老年慢性重型乙肝组(A组)为46例,老年慢性乙肝组(B组)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选老年组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并称之为老年健康组(C组,年龄均>60岁).分析不同年龄阶层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HBsAg定量,探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与HBsAg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不同HBV-DNA定量分组中凝血功能的特点.结果 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其HBsAg和患病时间长度呈现负相关的关系.HBV-DNA数值越高,其HBsAg的水平也越高.HBV-DNA含量越高,PT、APTT、TT的数值也越高,相反,FIB的数值却越低. 结论 HBV-DNA与HBsAg、凝血功能等多方面检测是能够比较客观和科学地反映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和疗效评估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惠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新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从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个案调查表,根据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中监测评价指标分析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结果 新乡市2012-2015年共报告AFP病例89例,无脊灰野藤病例和临床符合脊病例;AFP病例年均射报发病率Z18/10万;48h调查及时调查率为100.00%,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为87.64%,7日内双份便送达率为89.89%,75d内及时随访率达91.01%.结论 新乡市的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但县(市、区)之间AFP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县、市两级医疗单位存在漏报现象较重,需提高监测人员和医务人员对AFP病例的认识和报告,做好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儿科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的培训工作.
作者:吴富领;魏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自2014年01月~2016年06月间收治的21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230例阴道分娩产后未出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合并妊高症、宫缩乏力、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延长、前置胎盘、新生儿体重及会阴侧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宫缩乏力、产道裂伤、新生儿体重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孕期检查次数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积极进行干预,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岳风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市售日常餐饮食品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为制定控制食品污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食品中理化、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及食源性致病菌等指标,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检食品12类1 912份样品,合格1 592份,合格率83.26%;其中发酵面制品合格率低,为33.06%;不同采样场所(x2=29.550,P<0.05)和不同包装(x2=72.271,P<0.05)食品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份食品受镉、铝、黄曲霉毒素B1、农药残留、硼砂、亚硝酸盐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应继续加大监测力度、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范围,把食品安全风险降到低限度.
作者:殷国英;刘思超;廖灵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河南省恙虫病疫情及诊断特征,为其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河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疫情及医疗机构对恙虫病病例的诊断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8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周口等豫南、豫东地区,9~11月为发病高峰,40~ 70岁之间的中老年农民报告病例数多.河南省报告的88例病例中,本省报告率仅为68.18%.省内报告的60例病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河南省大部分医疗机构对恙虫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能力均有待提高.加强重点疫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农村地区秋季灭鼠及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开展恙虫病病原学监测是提高恙虫病防控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苏佳;李孟磊;王若琳;黄学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2004-2015年灵宝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5年灵宝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灵宝市自2004年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至2015年共报告156例HIV/AIDS,男、女性别比为4.38∶1;经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95.51%);感染者年龄以15~54岁为主(88.46%);未婚占39.74%;职业分布以农民多(54.49%),其次是家务及待业(24.36%);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55.77%;样本来源以其他就诊者检测多(31.41%),其次为咨询检测(30.77%).灵宝市自2012年以来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注射毒品构成比则占比例很小,从2012年开始男男性行为者经性途径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结论 灵宝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快速上升,需加强重点人群艾滋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建议试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控制疫情进一步上升.
作者:张丹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状况,了解重复报告对艾滋病报告发病的影响.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按照“报告地区浏览”下载报告日期在2010-2016年间所有上报的HIV/AIDS个案,分析重复报告率和删除时间.结果 2010-2016年,二七区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报告HIV/AIDS病例共3 078例,其中删除677例,删除率21.99%,HIV/AIDS病例历年删除率分别是57.14%、29.20%、23.89%、25.73%、22.49%、20.44%和17.38%,呈逐年下降趋势(x2=27.060,P=0.000).删除原因中重复报告占88.04%,其他删除原因有查无此人、结果不确定、误诊误报、假信息、初筛阳性和未满18月龄等.HIV/AIDS重复报告率19.89%,历年重复报告率分别为47.83%、25.95%、19.63%、23.34%、20.03%、19.73%和16.11%,呈逐年下降趋势(x2=13.874,P=0.000).结论 二七区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率较高,但是呈逐年下降趋势.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增加了疫情管理的工作量.
作者:尚学兰;曹杰斌;王书敏;秦利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阳市区学生麻疹风疹抗体水平.方法 依照国家级麻疹监测点方案,按照比例容量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155人,麻疹抗体阳性率97.23%、风疹抗体率90.65%;其中学生麻疹抗体阳性率98.46%、风疹抗体率83.95%;社会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6.75%、风疹抗体阳性率93.26%.学生和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风疹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lg)分别为(-0.101±0.299)mIU/mL、(1.589±0.630) IU/mL;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lg)分别为0.023±0.459 IU/mL0、(1.802±0.493) mIU/mL,学生与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和社会人群有麻疹或风疹患病史的率有显著性差异,社会人群显著高于学生人群(P<0.05).结论 学生是高度聚集的人群,容易出现麻疹和风疹的局部暴发、流行,针对学生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复种,减麻疹风疹散发病例和学校的暴发疫情,也可维持人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作者:胡亚莉;陈庚军;李富克;邢志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