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明;潘大彬
随着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现代NICU的护理理念已从单纯救治患儿转向同时关注早期抢救与改善远期预后的新型模式[1].发育支持护理(DSC)是一种针对早产儿采取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为促进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实施的干预策略.本文对国内外NICU中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早产儿的发育提供信息和依据.
作者:代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气虚血瘀型HF-REF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每次0.5g,每日3次,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用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VEF、BNP和6-MWT均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由于实验室仪器自动化的高度发展,形态学检验在很多基层医院越来越缺乏重视,常导致漏诊、误诊[1].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送检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息息相关[2].目前用于粪便检验用的盛装容器生产厂家很多,但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为了寻找更好的粪便标本保存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在粪便标本容器内添加PARAtestGreenFix保存液对粪便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春康;李素文;林小炎;李煌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目前认为持续的微炎症状态在MHD患者营养不良、动脉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导致MHD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研究发现[2-3],活性维生素D除了影响机体的矿物质代谢外,还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探讨了MHD患者血25(OH)D与慢性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有研究报告,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68.2%[1].手术治疗除带给患者术后疼痛等生理上的不舒适外,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致使患者的整体舒适水平下降,对康复造成不利影响[2].因此,探讨肛门手术患者术后舒适水平及影响因素,可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冯云生;冯玉如;陈长香;窦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1029株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102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649株(占63.1%),革兰阳性球菌286株(占27.8%),真菌94株(占9.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属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及时准确的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尊;章广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肛周脓肿是婴幼儿常见的肛周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为婴幼儿肛管短,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黏膜薄嫩,加上易受外在的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尿液、粪便、尿布摩擦等y[1].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术后治疗效果.现将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2例婴幼儿肛周脓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培;李景慧;庞冉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以黄芩中19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例为指标,考察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的差异,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C-C18柱(4.6mm×250mm,5μm,Agilent)、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以面积归一化法分析赤峰、山东野生和不同栽培期黄芩中19种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赤峰、山东野生黄芩和栽培黄芩均含有19种黄酮类成分;野生黄芩与不同年份的栽培黄芩以及不同地区的黄芩比较,19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例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药材中成分的含量比例和产地均应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环节.
作者:赵胜男;李艳荣;李守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20世纪以来,流感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其高致病率与死亡率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取决于表面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HA作为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之一,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介导病毒囊膜与靶细胞膜融合,从而启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近年来,对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流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关于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致病性、血凝素的相关研究等进行综述.
作者:贾睿奕;张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别名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枣皮、萸肉等,原植物为山茱木属落叶小乔木.我国浙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和栽培,主要产地为豫西、浙江.其品种的优劣对该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均有重要影响,临床上习惯以除去种子的成熟果实入药.山茱萸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传统抗衰老药物之一.本文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山茱萸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作者:杨明明;袁晓旭;赵桂琴;杨利民;张万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并阻塞管腔,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1].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过高等,重者造成肺栓塞(PE),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做好DVT的评估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现对DVT形成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欣仪;王玉芹;梁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妊娠期贫血是贫血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妊娠期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有助于妊娠期贫血的康复和预防,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1].连续护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目的是通过实施连续性护理使孕妇妊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减少并发症[2].本研究旨在观察连续护理对妊娠期贫血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俞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哮喘控制程度的关系.方法:7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根据哮喘ACT评分分为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未控制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三组患者FVC% 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患者FEV1% pred明显高于良好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患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关系(r=-0.251,P<O.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哮喘控制程度,随着患者哮喘病情的改善、控制程度的提高,瘦素水平逐渐下降.
作者:高文文;杨林瀛;白志余;张勃;郑洪飞;庞桂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广泛应用喉罩全麻技术,患者普遍反映舒适、并发症少、瘢痕轻微.我科2014年4月-2014年10月实施各类甲状腺手术255例,对患者术后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以促进排痰,缓解咳嗽症状,避免术后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混合丙泊酚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1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40例.A组注射生理盐水2ml后注射丙泊酚5ml,B组注射芬太尼0.1mg后注射丙泊酚5ml,C组注射芬太尼0.1mg和200mg丙泊酚混合液5ml,D组注射芬太尼0.2mg和200mg丙泊酚混合液5ml,均以0.5ml/s的速度输注.使用语言评定量表(V-RS)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的程度.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95%(38/40)、80%(32/40)、38%(15/40)和10%(4/40).C组、D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D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丙泊酚200mg中加入0.1mg、0.2mg芬太尼可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且加入0.2mg芬太尼的效果优于0.1mg.
作者:彭玉梅;陈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旋外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Ⅱ-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32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手术组3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X线评定,两组Ⅱ型损伤治疗的优良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Ⅳ型损伤,手术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两组Ⅱ型损伤患者Mazu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型、Ⅳ型损伤患者Mazur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Ⅱ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Ⅲ、Ⅳ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陈元庆;秦定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当羊骨片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甲酸模型组、仙灵骨葆组 (312mg/kg)和当羊骨片低、中、高剂量组(250、500、1000mg/kg),每组10只.维甲酸灌胃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各用药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RT-PCR法检测股骨上段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当羊骨片中、高剂量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股骨OPG mRNA表达(P<0.01),降低模型大鼠股骨RANKL mRNA表达及RANKL/OPG比值(P<0.01).结论:当羊骨片可能通过调控OPG、RANKL基因表达,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尹鑫;于海龙;张晓峰;赵静怡;杨丽;周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致病菌对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原菌来源将262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肠道菌群组(n=150)和非肠道菌群组(n=112),两组患者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切口不愈合、脓肿再次形成、肛瘘形成视为复发).结果: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38.67%(58/150),非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14.29%(16/112),肠道菌群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肠道菌群组(P<0.05).结论:致病菌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在应用抗生素前对脓液标本致病菌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不但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而且有助于肛周脓肿预后的判断.
作者:张学诚;张力方;王书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0%,2/50)、并发症发生率(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疗效确切,取材不受供体限制,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显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危害不仅在于心律失常本身,还可加重原有的基础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等,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SCD).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中90%以上由恶性心律失常所[1].心肌重塑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也可导致心脏的电重构,后者反过来促进心肌的重塑,形成恶性循环.在心肌重塑的过程中,缝隙连接重塑对心律失常的产生和维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缝隙连接重塑导致心肌间解偶联,影响心肌电流的传导,形成心律失常.本文将从缝隙连接、缝隙连接蛋白、缝隙连接重塑、缝隙连接重塑与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上游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缝隙连接重塑在心律失常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济明;潘大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