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琰
目的:探讨海军院校学员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3所海军院校516名学员按年级、专业进行分层取样,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5.60%的学员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敌意、抑郁、偏执症状.院校学员心理卫生水平要差于全国青年,但优于国内其他大学生,比全体军人稍差,不同年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但不同专业学员心理卫生状况有明显差异.结论:应加强学员心理卫生研究和服务工作.
作者:向娃;顾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半年余,加重伴发作性晕厥1个月就诊.实验室查FT3、FT4增高,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予以口服他巴唑片30 mg/d等治疗.服用1个月后,实验室复查FT4降至正常,FT3较前降低,但同时出现肝功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99.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6.2 U/L,γ-谷氨酰转氨酶(GGT)62.3 U/L,于2002年2月4日入本院住院治疗.
作者:姜青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保证军用核设施退役作业安全、有序并有效控制人员受照剂量.方法:专题研究并咨询辐射防护专家.结果:提出了剂量控制限值和管理要求,并已被有关军用标准采用.结论:对提高军用核设施退役作业人员和环境辐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鲁永杰;张建国;王月兴;杨翊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减压病患者的医学处理减压病的处理或治疗是援潜救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问题,因为无论是逃生艇员还是被援救艇员均有可能发生减压病.有的艇员在脱险后不久即可出现减压病症状,也有些艇员的减压病症状经数小时后才延迟出现.减压病的发病率、起病的急缓及严重程度随脱险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后脱险的艇员更易发生减压病,因为每次艇员经脱险舱脱险后,用于调压的高压气体排入舱内,舱内压力会随之增高,故后脱险的艇员发生减压病的机率更大.
作者:龚国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潜艇艇员这一特殊群体的血脂、血糖水平及年龄组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空腹抽血,以酶法检测血糖、血脂含量.结果: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841例潜艇艇员的血糖、TG、TC水平与文献记载参考值基本相符,HDL-C水平明显高于参考值,接近欧美参考值,显示与冠心病(CHD)发病率有着良好的负相关性.
作者:刘和平;高杨;宋小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及是否伴有椎管狭窄,对不同类型2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别采用A: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B: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及横突间植骨术;C:后路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术;D:后路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结果:经过6个月至7年,平均3年零2个月随访,优良率91.67%.结论:应根据患者年龄及是否伴有椎管狭窄来决定手术方式.明显骨质疏松者应采用石膏背心外固定,避免应用椎弓根钉系统.腰围是稳定脊柱简易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时元;黄强;蒲涛;秦振英;杨君华;赵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吗啡依赖大鼠镇痛及生殖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戒断模型,观察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P物质(SP)以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①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β-EP的含量均较正常大鼠降低,而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升高;②吗啡依赖雌性大鼠血清FSH、E2、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雄性大鼠睾丸酮(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能发生变化.
作者:徐燎原;汪金生;朱成全;陈勇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九香胃康胶囊的治疗机制及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炭墨法和酚红法观察了给予不同剂量九香胃康胶囊后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及胃排空情况,采用幽门结扎法观察了其对大鼠胃分泌的影响.结果:九香胃康胶囊能明显促进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和胃排空功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亦能显著减少大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结论:九香胃康胶囊对胃胀、嗳气、恶心等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来实现的.
作者:戴寿荣;徐重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地红皮肤消毒剂的抗菌、抗炎作用.方法: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测试依地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用琼脂致大鼠肉芽肿后,用依地红灌胃观察肿胀率.结果:依地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以血散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新型抗真菌中药制剂依地红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作用.
作者:钮燕;靳小青;何晓文;陆翠琴;刘长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舰艇舱室狭小,运动受限,为提高海勤人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结合海上特点,笔者特编水兵健身操一套.简便易学,特别适合远航中辛劳的潜艇、水面舰艇人员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曙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颅脑外科术后引流是开颅术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是颅脑外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技术之一.引流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及预后情况,其中引流管的管理又是保证引流成功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成功护理颅脑术后引流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杏云;吕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4~2001年采用高频电灼双筛前神经分布区治疗常年性鼻炎152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波;马力学;姜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潜艇艇员心理状态的影响,为潜艇部队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快速上浮脱险训练的某潜艇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V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后SCL-90各因子分均较训练前降低,强迫症状、焦虑(P<0.05)和偏执(P<0.01)因子分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分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适当地进行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艇员的心理状况的改善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许骥;方以群;王文波;陈锐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术后疼痛能引起胸科术后患者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肺不张等,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及功能恢复.经临床观察,胸科术后疼痛常规采用的镇痛药物止痛,多数患者维持时间不长,均需反复用药.我科通过术后应用镇痛药物配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院船是一所海上流动医院,具备完整医疗机构的全部功能,可接收远航作战时单舰或舰艇编队等救治机构后送的伤病员,执行紧急救治、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的救治任务.医院船麻醉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其使命任务的完成.我们根据10年来医院船麻醉工作的经验,探讨如下.
作者:刘崇丽;吴新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共开展儿童心脏手术15例.在对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自控能力弱,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术后应仔细观察,加强监护,以防意外.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娟;张海生;陈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越来越多地困扰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估计今后10年将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据统计,此病的发病率高达20%~30%,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1].国外研究表明,1/3的人群患过此病,占门诊患者总数的20%,其中98%的患者需要治疗[2].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至今无重大突破,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中药进行治疗.
作者:汤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分析,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168位已确诊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和综合治疗后所测的T细胞亚群CD4+、CD8+的分布情况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明显上升,CD8+下降.二者比例趋向正常.结论:患者经治疗机体免疫力明显提高,抵抗力增强,病情明显好转,细胞免疫作用显著.
作者:卢刚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摘除的可行性方式.方法:在表麻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结果:62例声带小息肉术后发声即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2周声音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以上,声带未见病变残留.结论: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对于声带小息肉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不需要住院,术后给予口服药物即可.
作者:胡建道;金国荣;杨敏;茅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对SD大鼠芥子气全身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本实验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4 mg/kg体重芥子气皮下注射为中毒剂量.治疗组动物在中毒后0.5 h即皮下注射治疗药物,其中rHuEPO的剂量为300 IU/kg体重,第1天和第3天各1次;rHuGM-CSF的剂量为 15 μg/kg体重,连续应用5 d.通过观察1周内动物腹泻率、死亡率、体重变化、血常规指标变化、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和细胞学分类等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和中毒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的腹泻率、死亡率、动物体重、血常规指标以及骨髓细胞学分类等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在中毒后第8天的血常规中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已上升到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中毒对照组却仍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另外,虽然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骨髓细胞分类显示治疗组中单核细胞系比例和红细胞系比例也较中毒对照组有升高趋势.结论:SD大鼠芥子气中毒后,只应用rHuEPO和rHuGM-CSF进行药物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髓红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的生长,但对其他细胞系的刺激作用不明显,而且反而可能由于其副作用使动物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升高.因此在芥子气全身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案中,rHuEPO和rHuGM-CSF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张海云;吕挺;陈志龙;赵炎军;赵杰;孙结;马骞;樊军文;张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