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伤风合并呼吸道窒息5例治疗体会

宋志军;王奎海;姚雪芬

关键词:破伤风, 窒息, 治疗
摘要:目前由于破伤风抗毒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在大城市医院的破伤风已不多见.我院地处海岛,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医治破伤风8例,其中5例并发呼吸困难、呼吸道窒息,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在其病程中常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是CRF患者的第4位死因.本文对20例CR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分析,以了解CRF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谢潮鑫;席玉胜;罗显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的治疗

    目的:为提高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的疗效选择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陆地组200例,用常规治疗;海水浸泡组35例,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高频喷射通气、尼莫通等治疗.结果:陆地组生存率为97%,海水浸泡组为94%.海水浸泡组与陆地组相比疗效较差(P<0.01).结论: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的生存率虽不如陆地组,但与有关报告相比明显提高.因此认为采用高频通气和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培增;梁鹿章;何强华;朱红胜;刘君;李扬;王松青;谢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目的:了解小剂量美托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标准三联疗法(ACE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不一定包括地高辛)控制病情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果: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至Ⅰ级82例,心功能改善1级24例,总有效率91.4%;用药前后静息心率分别为(88.6±9.3)次/min和(71.1±6.7)次/min(P<0.01);原有室性心律失常服药后明显减少;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其中CHF恶化4例,严重心动过缓3例.结论:CHF住院病人在标准三联疗法(不一定包括地高辛)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罗显田;席玉胜;凌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某潜艇远航中常见病发病情况分析与防治意见

    某潜艇在执行30昼夜的远航任务期间,发现艇员的发病率较高,为了详尽掌握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我们对该艇官兵远航期间的门诊病例登记进行分析调查,并提出了治疗与预防的方案.

    作者:何良元;荆随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瓣膜置换术(附9例报告)

    目的:总结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9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远期疗效较好.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处理、完善术后治疗是提高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强;马春山;段振泉;江磊;张海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昏迷6例报告

    神经外科患者并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并不常见,但也时有报道[1~5].如对其早期表现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晚期休克,抢救难度较大[1~3].现将我院从1995年4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6例HHNC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申存瑛;彭均;辛涛;汤深;郭俭;陈峰;汪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Fas抗原、P53蛋白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as抗原、P53蛋白的表达与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细胞计数法,设定阳性细胞数>10%者为阳性,<10%者为阴性.分别计算出两种物质在癌浸润致浅肌层组、深肌层或全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以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as抗原、P53蛋白在56例胃癌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9.3%和51.8%,两者同时阳性者仅6例.在浅肌层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7.1%和23.8%,在深肌层或全层组分别为28.6%和68.6%,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25.6%和59.0%,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70.6%和35.3%,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和0.05).结论:胃癌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过程有关;Fas、P5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相互调控,但在不同的阶段作用不同.其中Fas抗原表达率越高,癌组织浸润范围越小,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小,而P53蛋白恰好相反,其表达率越高,癌组织浸润范围越广,越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炜;吕坤聚;王晨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脑栓塞)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导致心电图异常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赵永宁;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股沟斜疝2例家系遗传调查报告

    我们于1992~2001年间共发现2例家族性腹股沟斜疝患者,2个家系共有13名男性患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霁东;李军城;章国瑜;潘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种Ⅲ型前胶原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从山羊胎皮中纯化Ⅲ型前胶原(gPCⅢ),建立血清PCⅢ放免测定法,并与用人胎皮提取的Ⅲ型前胶原(hPCⅢ)建立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分级盐析沉淀和DEAE层析纯化制备gPCⅢ纯品,采用氯胺T法标记纯化的gPCⅢ,用完全福氏佐剂在新西兰大白兔皮下注射取得抗gPCⅢ兔血清,用双抗体平衡加样法建立放射免疫测定法.并用本法和用hPCⅢ建立的放免法分别测定正常人100例和各型肝病患者200例.结果:两法测定结果完全吻合,都显示出肝纤维化组PCⅢ升高显著,慢性肝炎组也有显著升高,慢性迁延性肝炎组与其它肝病组无明显升高.结论:gPCⅢ与hPCⅢ具有斜率近似的曲线,两者的基本结构也完全相似.两法测定的临床数据表明,用gPCⅢ建立的方法可初步代替hPCⅢ用以测定人血清中PCⅢ含量.

    作者:柴明胜;陈铁河;彭武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全葡萄膜炎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累及脊柱中轴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特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关节病变和关节外病变两型.AS的关节外表现常有眼部疾患,其眼征主要是急性前葡萄膜炎,属非肉芽肿性,通常是单侧,但反复发作可转为双侧.由AS引起的全葡萄膜炎,根据笔者所涉猎的文献,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玉;景明;翟新玲;孙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严重多发伤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外力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两处或以上解剖部位的外伤.其伤情重,失血量大[1].2001年5月12日,我科救治了1名从高处意外坠落,导致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经过130 d 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于2001年9月20日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月;郭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军企业职工翼状胬肉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观察胬肉的患病率以及易患年龄、地理位置、职业等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方法:普查10家企业8 871人,受检人数占总人数的90%以上.结果:胬肉患病率为3.1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P<0.01),31~50岁发病者占88.69%.随地理北纬度的降低患病率增高(P<0.01),从事电焊职业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胬肉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阳光、粉尘等刺激,及时治疗眼部炎症性疾病是减少胬肉发病的关键.

    作者:魏桂英;李玉华;甘厚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破伤风合并呼吸道窒息5例治疗体会

    目前由于破伤风抗毒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在大城市医院的破伤风已不多见.我院地处海岛,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医治破伤风8例,其中5例并发呼吸困难、呼吸道窒息,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军;王奎海;姚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LA-B27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附120例报告)

    目的:评价HLA-B27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怀疑患有AS及其相关疾病的120人作HLA-B27检测,采用纽约标准改良的AS诊断标准作为本研究的AS诊断标准.结果:本组受检120例中,HLA-B27(+)56例,占受检总数的46.67%,按本研究改良标准诊断为AS 53例, 其中HLA-B27(+)48例.本组16周岁以下13例受检者,HLA-B27(+)7例均符合JAS诊断标准.结论:HLA-B27检测对提高AS的诊断率和对轻型、早期AS病例的发现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章祖成;施水潮;钱海平;严力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右上颌侧切牙畸形1例

    上颌侧切牙畸形,常见是过小牙,一般发育异常呈圆锥状,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侧切牙双根并与牙冠弯曲呈钝角,临床罕见.笔者曾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常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飞行员麻痹性斜视1例

    1 资料在飞行员的年度查体中,我们发现麻痹性斜视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5岁.飞行员.于1999年4月1日空勤保健疗养集体入院.眼科查体时主诉:疲劳时出现复视1年,休息后好转.眼科检查:双眼远视力均为5.3,近视力均为1.5.

    作者:韩兵;王勤;任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现代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单细胞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通过对流动液体中排列成单列的细胞进行逐个检测,得到该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指标,分析出其体积、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物理及化学特征.现代FCM借鉴了荧光显微镜技术,同时利用荧光感染、激光技术、单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将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改为激光,使之具有更好的单色性与激发效率,因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将固定的标本台改为流动的单细胞悬液,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因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同一个细胞中可以同时测得多种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强有力的手段.如果对具有某种特征的细胞感兴趣,还可以利用FCM的分选功能将其分选出来,以便于进一步培养与研究.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在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肿瘤学等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魏小文;陈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凝刀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子宫肌瘤64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我们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BBT)治疗子宫肌瘤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良图;李光明;刘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英海军医学研究所概况

    英国皇家海军医学研究所位于Alverstolk, 建立于1948年,其前身为皇家海军医务学校(Royal Naval Medical School),在60和70年代,为向北极星导弹核潜艇提供所需的医学保障,该校便扩大并发展成为现在的海军医学研究所.

    作者:龚国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