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的观察

刘永勤;王唯;李少真;吕晓静;杨亚红;吴新民

关键词:血液稀释, 术野血液回输, 颅脑血管手术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组)、血液稀释降压组(2组)及术野血液回输组(3组),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 结果:1、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 180±230) 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 06 0±115) ml,比1、3组出血量减少11.3%;2、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平均输库血量(305 ±87) ml,与1组平均输库血(753±186) ml相比,减少了130%左右;2组血液稀释后,MAP虽有下降,但与1、3组相比,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MAP比1、3组下降15~20 mmH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2)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并使术野清晰.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栓塞治疗脊柱肿瘤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经血管栓塞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价植. 方法:5例脊柱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插入肿瘤靶血管,并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碎粒栓塞.结果:栓塞治疗后,3例疼痛减轻,4例栓塞后2~5 d顺利进行了肿瘤摘除术,出血量分别为600 ml、1 200 ml、1 200 ml和1 600 ml,平均1 150 ml.结论:经血管栓塞是治疗脊柱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学东;章祖成;苏瑞;曹勇伟;洪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丙酚用于预防全麻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全麻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无明显高血压病、拟在全麻下行胸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24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麻醉: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并于术毕拔管前静注异丙酚1 mg/kg;对照组静注安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拔管前不给药.对比两组在插管及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插管时两组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拔管时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拔管前静注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拔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王定力;李军;王唯;刘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胞和体液免疫抑制对大鼠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中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同功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功酶在大鼠异种肝移植中的免疫学作用及其表达意义.方法:本实验共分5组:Ⅰ组(同基因组);Ⅱ组(急性排斥组);Ⅲ组(细胞免疫抑制组);Ⅳ组(体液免疫抑制组);Ⅴ组(双重免疫抑制组);应用血清学检测移植术后受体血清ALT、TNF-α及NO代谢终产物(NOx),应用NADPH黄递酶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NO合酶及其同功酶(iNOS,cNOS)的表达 .结果:Ⅱ、Ⅳ组血清ALT,TNF-α及NOx均较Ⅰ、Ⅴ组明显升高4 ~11倍(P<0.01),环孢素A(Ⅲ组)能抑制细胞免疫及NO的合成与表达,但不能延长受体的生存期.Ⅱ、Ⅳ组NO合酶及其同功酶(iNOS,cNOS)在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时明显表达.结论:肝细胞NO在低免疫反应状态下可能具有肝细胞保护作用,而在高免疫反应状态下iNOS的持续高表达可能是肝损伤的原因.

    作者:刁同进;苑同业;李又林;姚晓平;吴孟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炭疽热及其防治

    炭疽热是一种由形成孢子的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常发生在野生和家养脊椎动物身上(牛、羊、山羊、骆驼、羚羊和其它食草动物),但当人接触到被感染动物或动物组织时,也会得此病.1 炭疽的传播途径感染炭疽热有3种途径:接触、吸入和食入.炭疽杆菌孢子可在土壤中成活许多年,人类在加工处理感染了炭疽杆菌的动物制品时,或吸入受感染的动物制品的孢子后也会感染炭疽.若食用被感染动物的肉制品,会感染肠炭疽.2 炭疽症状炭疽的症状各异,取决于患者是如何感染此病的,通常7 d内会出现症状.①皮肤炭疽 :大部分(95%)炭疽杆菌是人在接触被污染的毛、皮、革制品或被感染的动物时通过皮肤伤口或擦伤处进入身体.皮肤感染的起先症状表现类似昆虫叮咬后的突起痒块,1 ~2 d后发展成泡状,随后变为无痛的溃疡,直径为1~3 cm,中心有一个独特的黑色坏死区 ,周围区域的淋巴节会肿大.若对皮肤炭疽热不予治疗,有20%的病例会死亡.②肺炭疽: 初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几天后,症状发展为严重呼吸问题及休克.通过呼吸感染的肺炭疽通常是致命的.③肠炭疽:在摄入未充分烹饪的感染动物的肉后,会出现肠炭疽.其症状通常为肠道的急性发炎.初表现为恶心、无食欲、呕吐、发烧、后出现腹痛、吐血和严重腹泻.肠炭疽会导致25%~60%的患者死亡.炭疽在人体间的直接传播极少发生.照顾或看望肺炭疽病人时不必担心传染.3 炭疽感染的预防在炭疽多发及畜群免疫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应避免接触牲畜和动物制品,避免食用未被适当屠宰和烹饪的肉制品.同时,应接受免疫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炭疽的有效率为93%.炭疽疫苗由密执安的一家BioPort, Corporation公司制造,是一种无细胞滤液疫苗,在制剂中不含灭活的或活体细菌,在其成品中含有不超过2.4 mg的氢氧化铝做为佐剂.预防用量为每隔两星期肌注疫苗3次,在之后的第6、12、18个月再肌注3次.之后每年做一次增效性疫苗注射.4 炭疽的治疗医生可给患者使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丙沙星或强力霉素.治疗应尽早开始.如果不予治疗,该病会有致命危险.(医研所李旭霞供稿)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76例恶性疟患者蛋白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疟患者的尿蛋白变化规律和特征. 方法:回顾性统计恶性疟患者病程中的尿蛋白演变情况,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量蛋白尿者占28.19%,轻度蛋白尿者占23.67%,中度蛋白尿者占8.24%,重度蛋白尿者占1.60%;出现轻度以上蛋白尿的时间开始于发病第2天,以后持续存在;在恶性疟患者治愈后,蛋白尿大多于1周内恢复;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性和发热程度有关.结论:恶性疟的蛋白尿部分属于良性、功能性的,多数为病理性的.它与个体差异、发热程度和免疫因素有关.是否及时恰当地进行抗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丁宝维;李泽;汪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舰艇人员急慢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舰艇人员急慢性阑尾炎患者72例,其中70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阑尾化脓、坏疽并发穿孔者14例;其余2例由于病程长达5 d,证实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而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现将上述病例诊治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62例闭合性腹腔内出血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我院于1997年8月至1999年9月,收治住院闭合性腹腔出血病人62例,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束寒玲;吕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48例临床分析

    减压病是沿海渔民从事潜水作业时的易患疾病,其中以急性脊髓型减压病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现将我院1988年~1997年收治的48例急性脊髓型减压病患者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龚卫东;孙星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相关心态调查与分析

    由于部队的精简整编,编制床位减少,展开床位的增加,导致全院聘用护士数量不断增加. 我院现聘用护士人数约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1/3,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聘用护士队伍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能不高及人员思想不稳定等诸多因素 ,不同程度制约了护理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自行设计问卷,对医院聘用护士进行调查, 以期了解她们的心理情况,更好地调动其潜在能力,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新;赵崇梅;刁惠民;康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海洛因致破伤风3例误诊分析

    1 病例资料例1:男,20岁,1周前因怕冷,怕热,张口困难及全身性阵发性肌痉挛在外院就诊,疑为颞颌关节强直及低血钙,经理疗及钙剂等治疗无效.因每次痉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未予重视.2 h前患者出现高热,大汗淋漓,全身持续性肌痉挛,呼吸困难逐渐加重,遂送我院抢救.入院时患者精神极差,重度营养不良.追问病史,患者有3年吸毒史,1年前改静脉注射 .查体:体温39.3 ℃,脉搏128次/min,血压100/50 mmHg,呼吸32次/min,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牙关紧闭,张口困难,面色青紫,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颈部活动受限 ,双肺满布喘鸣音,腹肌紧张呈板样腹,全身皮肤见8个脓肿病灶,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引出踝阵挛.入院诊断:①海洛因依赖;②破伤风;③败血症.立即给予吸氧,破伤风抗毒素5万U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滴,抗感染,支持对症等治疗,经积极抢救无效 ,后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及感染性休克.

    作者:赵晓明;李志超;范小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脂多糖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Gsα和Giα蛋白亚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 PMVECs) G蛋白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G蛋白亚型的变化.结果:①10 μg/ml LPS作用于 RPMVECs 30和90 min后,Gs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 min后 ,对LPS致RPMVECs膜Gs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②10 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 30和90 min后,Gi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 min后,对LPS 致RPMVECs膜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①LPS诱导RPMVECs Gsα和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是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机制之一. ②甲基强的松龙参与抑制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作者:张俊峰;黄贤斌;孙耕耘;曹立萍;方传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电烧伤面积75% 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1例临床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1998年4月5日在进行高压线路维修时触电(电压1万V),电弧引燃衣物,致全身多处烧伤,安全带烧断后自6 m高处坠落,伤后80 min入院.查体:患者除双小腿及双足外全身呈黑色焦痂,右眼球及下眼睑挫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右手掌有0.5 cm ×0.5 cm的白色焦痂两处,考虑为电流入口处,出口处因全身黑色焦痂无法找出.头发、眼鼻毛均烧焦,患者极度烦燥,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无法测出.入院诊断:①电接触伤 ;②烧伤(火焰)75% TBSA深Ⅱ度5%、Ⅲ度70%,全身多处;③重度吸入性损伤;④右眼球眼睑挫裂伤;⑤左膑骨下极骨折(伤后20 h左膝部肿胀经X线拍片证实).

    作者:黄国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印度洋上阑尾切除术1例

    1 临床资料2001年年初,某型驱逐舰在印度洋上航渡训练,该舰机电部门战士张某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2 h伴恶心就诊于舰医务室.查体:体温38.5 ℃,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 5/11 kPa,心肺正常,全腹平坦未见肠型以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全腹未扪及包块,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无气过水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输液治疗4 h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并有明显肌紧张.即在局部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常规切除阑尾,术后恢复良好,切口甲级愈合.术后10 d患者恢复.返航后阑尾病理检查报告为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

    作者:吴海如;沈炳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阴股沟皮瓣阴茎再造术3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阴茎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在阴股沟区设计长15~17 cm、宽7~8 cm双蒂皮瓣 ,并将皮瓣卷成皮管,血运训练;第二期手术为阴茎成形术.结果:用于3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有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切取方便,供区隐蔽,无需植皮,再造后阴茎外形及神经感觉均较理想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阴茎再造方法.

    作者:赵烨德;刘刚;李旭东;何清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学科研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通过系统回顾、总结几个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医学科研中数学模型的常用类型、建模方法和应掌握的原则;论述了数学模型研究在医学科研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徐瑞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工免疫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于不洁性交或配偶有不洁性交史,引发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表现为外阴部有典型的菜花状瘤样增生物,易出血,一般医院常采用切除、药物等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总有大约30%~40%的人会复发.我们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们所做的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卢刚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L-精胺酸/cGMP体外作用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L-精胺酸/环鸟苷酸(cGMP)体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洛因依赖者不同滥用方式全血血小板膜CD41和CD62P的表达 ,并体外应用L-精胺酸、cGMP,观察对此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组、烫吸组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均较正常人为高(P<0. 01),其中静脉注射组表达高,而L-精胺酸、cGMP能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且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别.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可能高于正常人,通过L-精胺酸-NO-cGMP途径可降低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

    作者:蒙桂珍;徐燎原;朱成全;文乐祥;陈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耳道昆虫异物52例报告

    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但外耳道昆虫异物并不多见.我科自1995年以来共诊治外耳道昆虫异物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伟;李进让;林勇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磁疗法治疗高脂血症53例临床观察

    血磁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应用范围广泛,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在改善血循环和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更为肯定.笔者对一组高脂血症病人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郑祖云;吴桂荣;孙海霞;林煜;薛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对心、肺组织功能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心、肺组织和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组Ⅰ行肾动脉水平远端腹主动脉阻断120 min后再灌注120 min,组Ⅱ不行阻断.观察心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心肌ATP酶、心肌凋亡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肺丙二醛(MDA)、伊文氏兰(Evan's blue)含量、肺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 组Ⅰ大鼠心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性,肺渗出增加.与组Ⅱ比较,平均动脉压下降[(61±14):(86±12) mmHg,P<0.05],心肌ATP酶活力下降[Na+K+ATPase (8.05±0.35):(9.04±0.81) U/mg,P< 0.05;Ca2+ATPase (4.99±0.23):(5.69±0.75) U/mg,P<0.05;Mg2+ATPase (4.40±0.26):(5.30±0.62) U/mg,P<0.05],心肌凋亡率增加[(5.85%±2.40%):(0.87%±0.26%),P<0.05],肺MDA及Evan氏兰含量增高[(2.54±0.39):(1.73±0.65) nmol /mg,P<0.05;(3.07±1.18):(0.13±0.07) μg/mg,P<0.05],GR mRNA水平下调[(0.50±0.09):(0.89±0.13),P<0.05].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心肌损伤,凋亡细胞增加,肺组织损伤及通透性增加,GR mRNA水平下调.

    作者:胡佳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