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高晓凤;张丽蕊;王瑞刚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健康教育, 高危人群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为退行性病变,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活动范围小,行动不便,且病程较长,多数难以治愈或伴有严重并发症,需长期医疗指导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助。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迫切需要简捷、方便、费用低廉的高质量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可通过家庭探视、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方式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对其发病、恢复和残疾的全过程提供悉心的照料和指导,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患者效果观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障碍。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属中医的“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的病症诊断,相当于西医的“抑郁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自制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连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和酒精等药液黏度的测量

    黏度是反映流体流动特征的重要物理量,不同的液体(如水、酒精、糖浆等)一般具有不同的黏度值。在临床医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经常会用到关于液体黏度特性的知识及黏度的数值。例如,临床上使用的不同药液就具有不同的黏度,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效。现代药物动力学理论指出,药物溶液的黏度与其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涉及药物溶液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以及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以滴眼剂为例,其黏度适当增大可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同时黏度增加后减少刺激作用,也能够增加药效[1]。又如:很多疾病都可使血液的黏度发生改变,在临床上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已成为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2]。因此在药物研究制备和医学临床应用等许多方面,液体黏度的准确测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作者:吕道文;张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CS型血细胞采集仪采集献血员血小板冲红原因解析

    ①目的探讨MCS型血细胞采集仪血站采集献血员的血小板冲红原因。②方法选取机采血小板冲红献血员3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未冲红的献血员50例作为对照组。机采前均取静脉血1mL,在相同条件下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机采前静脉血的RBC、WBC、HGB、HCT 、RDW、MCV及PLT等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③结果冲红组献血员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指标MCH、MCHC、M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Hb、HCT、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引起冲红现象的原因很多,对献血员的筛选非常重要。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芩气流超微粉碎工艺的研究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1]。因其良好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超微粉碎是一项新的技术,近年应用于中药领域。中药有效成分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一般情况下,有效成分的释放须透过细胞壁。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其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加快,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明显增加[2],或提高了原药粉的吸收程度和疗效[3]。因此,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对于解决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剂量过大的问题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气流粉碎机对黄芩进行超微粉碎,对影响粉碎效果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作者:罗崇彬;曾智群;朱晓洪;方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经过滤抗凝后回输的安全有效性分析

    ①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经过滤抗凝后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使用回顾性评估设计,将4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15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B组27例,进行了自体血回输。分析自体血经过滤后回输的影响、出血倾向、出血量、异体输血比例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等因素。③结果术后48小时内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26.7%(4/15),B组为0;术后14天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46.7%(7/15),B组为7.4%(2/27);平均出血量A组为(600±150)mL,B组为(590±160)mL;术后第1、7和14天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值:A组分别为(2.9±1.5)、(2.9±1.6)和(2.3±1.5)g/dL ,B组分别为(2.7±0.8)、(4.0±1.0)和(2.9±1.3) g/dL。④结论自体血回输降低了异体输血的比例,而血液抗凝并没有增加出血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血的自体回输在节约用血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蒋文臣;桂晓臣;李平;李晓辉;赵双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杏外种皮中染料木素的提取及分离

    银杏是单科属种植物,原产于我国,是现存种子植物中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其食用部分种核,俗称白果,药膳兼用,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1]。银杏为裸子植物,其“果实”即为种子,外层的种皮包被银杏种核,成熟时呈黄色或黄棕色,柔软多汁,具特殊的臭味,此为银杏外种皮。

    作者:陈金铭;赵丽薇;庄鹏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含磷酸肌酸心肌保护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作用

    ①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②方法选取30例成人二尖瓣联合主动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含磷酸肌酸钠的改良托马斯液(浓度:2.5g/L)作为停跳液,对照组15例采用改良托马斯液。分别抽取体外开始前、主动脉阻断后30min、复跳后30min、术后12h 4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检测LDH、CK及肌钙蛋白 I值,同时记录两组术中复跳率。③结果观察组LDH、CK及肌钙蛋白I各时间点监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自主复跳率无显著差异。④结论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

    作者:耿耿;芮玉峰;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剂量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发病6h 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溶栓组(16例,接受rt-PA 40mg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14例,未使用rt-PA,其他治疗同溶栓组)。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2、24h、10d的NIHSS评分及10d时的Barthel指数,并复查头颅CT,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③结果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溶栓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溶栓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50%, P <0.05),溶栓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④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前提下,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赵惠荣;元小冬;郭晶;王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舌癌原代细胞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观察

    ①目的探讨4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舌癌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②方法通过MTT法对Tca83舌癌细胞株和裸鼠舌癌动物模型原代细胞按药物浓度梯度1ng/mL、10ng/mL、25ng/mL、100ng/mL、5μg/mL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③结果2种来源的肿瘤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原代肿瘤细胞培养的化疗药物敏感实验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结果,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白大兵;沈军;靳敏巧;安韡;高兴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多种全身性疾病,若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护理的关键是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和恢复肢体功能[1]。

    作者:高春梅;白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 PFNA 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转子间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的骨折,又称粗隆间骨折[1]。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在采取保守治疗时易发生骨不愈合,延迟愈合、髋内翻和肢体旋转、短缩畸形等,此外,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是长期卧床所致的常见并发症,致死率较高,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会文;李志刚;李军;平少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糖尿病( 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其作用缺陷所引起[1]。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已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递增[2],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五驾马车”的治疗措施,即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自我监测血糖。教育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我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晓艳;陈超;吴乃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的手术配合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包绕肱骨头前后方形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2]。2011年6月~2013年3月我院行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17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郁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止点远移修复手指伸肌腱Ⅰ区止点断裂

    手指伸肌腱Ⅰ区止点断裂[1]在临床较为常见,2003年8月~2012年9月我们对5例手指伸肌腱I区止点断裂患者采用止点远移修复止点断裂,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5指,男2例2指,女3例3指;年龄7~52岁,其中2例为切割伤,3例为闭合性损伤。中指2例,小指2例,拇指1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0天。

    作者:武志刚;乔悾;郭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调查

    当前,随着农村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步普及,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农村现阶段医疗水平现状情况下,摸索出中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模式和道路。

    作者:安海娟;王志红;张雪;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床旁血滤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诱发的重症急性胰腺( sever acutpancreatitis ,SAP)越来越多见。急性胰腺炎可以引发非感染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1995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首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上被正式定义为:所有能够连续性清除溶质,并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1]。其治疗范围已从肾脏疾病延伸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挤压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肝性脑病、中毒性疾病等。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方法[2]。本组主要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对HLSAP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育;杜乃东;杜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关系分型在鼻内窥镜断根取出术中的意义

    ①目的探讨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关系分型对鼻内窥镜上颌窦内断根取出术的指导意义。②方法收集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的病例17例。术前进行MSCT分型、定位及确定手术入路方案。③结果5例Ⅱ型、2例Ⅲ型患者采用牙槽窝入路的方式顺利取出;3例Ⅳ型采用了前壁开窗入路方式顺利取出,5例Ⅳ型、2例Ⅴ型采用了下鼻道入路方式顺利取出。④结论对于上颌窦内断根采用鼻内窥镜取出术的患者,术前经MSCT对上颌后牙及上颌窦底关系分型和断根定位,能使临床医生有效、准确地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案,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浦江;徐文瑞;赵宾;高宝霞;张大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尺骨冠状突骨折( ulna coronal fractures )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更是非常少见,因此常易漏诊或误诊。其常有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粉碎骨折等多种合并症,导致肘关节不稳,因此逐渐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Pugh和Ring[1]等提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的概念以后,尺骨冠状突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和肘关节三联征的关系分类以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近年来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健;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38 MAPK 信号通路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外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组织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患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Lillehei 就提出小肠是休克向不可逆发展的枢纽器官。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三个主要的亚家族之一,是介导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导致细胞凋亡、分化及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1]。大量文献证实p38MAPK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活化,并引起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本文就p38MAPK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李筠璐;王艳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对胎膜早破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破膜超过12小时即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各组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的黄疸、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母亲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新生儿黄疸、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④结论霉菌性阴道炎合并胎膜早破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淑芬;董丽宏;辛德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