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其作用缺陷所引起[1]。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已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递增[2],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五驾马车”的治疗措施,即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自我监测血糖。教育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我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晓艳;陈超;吴乃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肠息肉是儿童便血和腹痛的常见原因,是儿童肠道常见的良性肿瘤[1]。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结肠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自2010年8月开始,我科应用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5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来;孙佃军;李江书;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不可逆性的牙体硬组织慢性损害性疾病。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硬组织缓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损,呈“V”状,由于它的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因而称之为楔状缺损。其缺损由2个平面相交而成,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一般均为牙组织本色,有时可有程度不等的着色,好发生于前磨牙。随年龄增长,楔状缺损有增加的趋势,年龄愈大,楔状缺损愈严重[1]。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对120例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素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应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24~76岁,平均56岁;术前患者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其中单间隙突出25例,多间隙突出11例,C型臂定位后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VAS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③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24小时后均可下地活动,疼痛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肌力减弱,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痊愈。④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左金增;李长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②方法对收治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胆囊切除、胆管切开探查取石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④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胆管切开探查严重并发症,损伤后早起诊断、早期处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胆管-空肠 Roux-Y吻合内引流是有效的方法,其次术中胆管对端吻合、合理的伤道引流亦效果良好。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诱发的重症急性胰腺( sever acutpancreatitis ,SAP)越来越多见。急性胰腺炎可以引发非感染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1995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首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上被正式定义为:所有能够连续性清除溶质,并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1]。其治疗范围已从肾脏疾病延伸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挤压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肝性脑病、中毒性疾病等。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方法[2]。本组主要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对HLSAP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育;杜乃东;杜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浅部真菌感染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和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真菌感染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状况,笔者对来我院皮肤科就诊之321例真菌感染病例培养标本做了鉴定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聂廷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指伸肌腱Ⅰ区止点断裂[1]在临床较为常见,2003年8月~2012年9月我们对5例手指伸肌腱I区止点断裂患者采用止点远移修复止点断裂,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5指,男2例2指,女3例3指;年龄7~52岁,其中2例为切割伤,3例为闭合性损伤。中指2例,小指2例,拇指1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0天。
作者:武志刚;乔悾;郭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转子间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的骨折,又称粗隆间骨折[1]。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在采取保守治疗时易发生骨不愈合,延迟愈合、髋内翻和肢体旋转、短缩畸形等,此外,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是长期卧床所致的常见并发症,致死率较高,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会文;李志刚;李军;平少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为退行性病变,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活动范围小,行动不便,且病程较长,多数难以治愈或伴有严重并发症,需长期医疗指导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助。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迫切需要简捷、方便、费用低廉的高质量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可通过家庭探视、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方式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对其发病、恢复和残疾的全过程提供悉心的照料和指导,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高晓凤;张丽蕊;王瑞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②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0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 IMT)及阻力指数( RI)等参数、斑块情况,与40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检测对比分析。③结果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内径、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
作者:崔亚;于洋;董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慢性疾病,又是一种与患者的生活和自我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因其对医疗依从性的特殊性,糖尿病教育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经典策略中“五架马车”的核心[1]。胰岛素是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终生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治疗效果[2]。为此我们在常规患者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进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教育,转变患者的观念,规范注射行为,观察其对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
作者:张明君;陈静;马晨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导致患者瘙痒难忍,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内科治疗及单纯血液透析对其治疗效果均不佳。近年来,虽然透析技术在逐渐改进,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皮肤瘙痒症的发生率又随之升高,且症状逐渐加重,这也是长期透析患者棘手的临床问题。我科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勤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了解物探矿区服务事业部连续3年职工职业危害的状况。②方法对1237名接害职工,按《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③结果职业健康体检所检项目完全正常者比例为31.93%,疾病检出率高的是血压升高。疾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④结论加强个体防护,重视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改善职业接害环境。
作者:王宏安;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使用微柱凝胶法( MGT)进行日常ABO血型鉴定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受抗原减弱、ABO亚型、冷凝集素、个体疾病等因素影响,导致血型正反鉴定不符和交叉配血困难,一旦血型定型失误,将会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导致急性肾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抢救不及时者可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做好疑难血型鉴定至关重要。本科使用微柱凝胶法对2000余份血型标本进行检测,除技术和试剂管理因素的干扰以外,发现了24例正反定型不合的现象,经整理后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立娟;宋立晶;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分析总结夫妻同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夫妻的临床资料。③结果20对同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夫妻中,男性患者出现肌肉酸痛、末梢神经炎、CK 异常例数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脑功能损伤、CT异常、MMSE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男女两组无明显区别。④结论在基本相同的中毒环境时,性别对中毒患者特别是重度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有影响,女性出现中枢神经损害明显而男性周围神经损害明显。
作者:戴萍;陆克亮;李卫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患者在门诊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院呼吸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咳嗽类型,临床辨证为肺热咳嗽的较多。运用本院名老中医经验用方麻鱼石黄汤加味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玮;李秋红;郑雪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甲状旁腺素( PTH)是含84个氨基酸残基的直链多肽,分子量为9500。由于PTH分子的半衰期短,可迅速在肝、肾组织中裂解,而肾脏是清除循环中PTH片段的唯一器官。当肾功能不全时,即可出现血清PTH的升高。 PTH增高作为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它对各脏器、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慢性肾衰各并发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宋青竹;魏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按其感染的腺体不同,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汗腺感染,称为外睑腺炎,睑板腺感染则为内睑腺炎。睑腺炎是常见的眼睑炎症,多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我科运用鱼石脂软膏治疗早期麦粒肿3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关系分型对鼻内窥镜上颌窦内断根取出术的指导意义。②方法收集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的病例17例。术前进行MSCT分型、定位及确定手术入路方案。③结果5例Ⅱ型、2例Ⅲ型患者采用牙槽窝入路的方式顺利取出;3例Ⅳ型采用了前壁开窗入路方式顺利取出,5例Ⅳ型、2例Ⅴ型采用了下鼻道入路方式顺利取出。④结论对于上颌窦内断根采用鼻内窥镜取出术的患者,术前经MSCT对上颌后牙及上颌窦底关系分型和断根定位,能使临床医生有效、准确地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案,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浦江;徐文瑞;赵宾;高宝霞;张大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骨性Ⅲ类错常妨碍儿童颜面部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其容貌、美观、心理健康及口颌系统的功能,应积极早期矫治,预防或阻断畸形加重。研究表明[1],42%~63%的骨性Ⅲ类错?是因为上颌骨后缩或发育不全,下颌骨正常或轻微前突。前方牵引装置能有效促进上颌骨的发育,快速扩弓能有效打开骨缝并促骨生长,成为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的有效手段。
作者:聂永伟;郑改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障碍。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属中医的“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的病症诊断,相当于西医的“抑郁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自制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连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合并急性胰腺炎( AP)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21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多为青中年,年龄(36.5±9.1)岁,首发症状多为上腹痛。入院检查血糖明显升高(15.8~46.2mmol/L),尿酮体(触~处),19例血淀粉酶升高超过3倍,16例胰腺CT 检查有阳性发现。19例好转或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④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常规化验血淀粉酶,特别是有腹痛症状的患者。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秀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卒中即为中医学之“中风”,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95%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睡眠失调[1]。中风后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及神经功能康复过程,而且会加重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常见中风危险因素的程度,甚至诱发中风的再发[2,3]。因此,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肢体等功能的康复。健身气功六字诀以其简便易行,操作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容易开展,为各类人群所接受。根据该种功法自身的特点,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观察“六字诀”功法对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李中元;陈焰南;陈谷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经常误诊、延误治疗的小儿肠梗阻疾病,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4~11月婴幼儿常见,男性患儿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1]。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典型,结合B超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尽早进行低压空气灌肠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同时行复位治疗,是使患儿免除手术创伤,早日康复的关键。笔者收集我院用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治疗小儿肠套叠8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许学明;郭振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足踝部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差,损伤区常有骨、肌腱组织外露,局部可利用转移覆盖创面的组织较少。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游离皮瓣移植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我科根据Hasegawa[1]等的报告,利用腓肠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1例,均获成功。
作者:郝晓东;蒋攀峰;郑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见于各种组织学类型,其临床症状出现晚,待到出现症状时,肿瘤已到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笔者回顾性分析4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军;杨振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对胎膜早破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破膜超过12小时即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各组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的黄疸、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母亲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新生儿黄疸、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④结论霉菌性阴道炎合并胎膜早破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淑芬;董丽宏;辛德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婴幼儿哮喘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婴幼儿的健康。该病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婴幼儿哮喘患儿气道对各种激发因子的反应性呈亢进状态。这种炎症可引起支气管壁收缩,气道壁水肿,粘液分泌增强和气道重塑,并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使患儿出现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并反复发作,夜间或清晨较重[1]。选择160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常规采用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防治继发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用爱全乐、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倩;张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MCS型血细胞采集仪血站采集献血员的血小板冲红原因。②方法选取机采血小板冲红献血员3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未冲红的献血员50例作为对照组。机采前均取静脉血1mL,在相同条件下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机采前静脉血的RBC、WBC、HGB、HCT 、RDW、MCV及PLT等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③结果冲红组献血员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指标MCH、MCHC、M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Hb、HCT、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引起冲红现象的原因很多,对献血员的筛选非常重要。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64%[1]。出现吞咽障碍意味着不良预后,显著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病死率明显提高[2]。急性脑卒中发病后除及时有效的应用药物治疗外,要尽早开始康复治疗[3]。只要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体征48h不再进展后即可进行。即在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措施下,康复几乎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神经疾病的吞咽障碍是可逆的,但如果未能及时康复治疗,丧失恢复时机,就转为不可逆的,导致终身鼻饲进食。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还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作者:徐雪敏;刘晓菲;赵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孝良;冯文清;吴保鑫;胡颖;马正磊;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用冷敷的方法止痛;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将深低温(体温降至28℃以下)应用于心血管手术中,以保护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但由于深低温易发生室颤、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复温过程中常并发颅内出血等,故已很少被临床采用。近年来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已被众多动物实验所证实,在临床方面,尤其是发现轻度低温(32~35℃)和中度低温(28~31.9℃)的保护作用之后,应用逐渐增多。亚低温(我国学者将轻度低温和中度低温称之为亚低温)被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1]、心肺复苏后脑保护[2,3]、脑外伤[4,5]及脑卒中[6~8]等领域。有些医学中心还把亚低温作为动脉瘤手术中短暂阻断脑血流时常规脑保护措施[9,10]。同时亚低温也已被推荐为室颤心跳骤停复苏后的脑保护措施[11]。这些领域要求短时间内降至目标温度。低温液体或自体血液灌注是目前有效的降温方式;目前临床及实验中所应用的低温方式主要为全身亚低温,如降温毯、冰袋[12,13]等,这些方式降温效率低,不易迅速实现亚低温,而且全身低温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心律紊乱、肺感染、凝血功能障碍[13]等。其他方式包括冰帽局部降温、硬膜下腔注入低温盐水[14]、通过外周静脉注入低温生理盐水[15~17]等。其中低温液体或自体血液灌注是目前有效的降温方式,前者现已应用于临床,后者则由于创伤大而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作者:杨大伟;靳春杰;张士俊;吕苓甫;李宏伟;孙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②方法选取30例成人二尖瓣联合主动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含磷酸肌酸钠的改良托马斯液(浓度:2.5g/L)作为停跳液,对照组15例采用改良托马斯液。分别抽取体外开始前、主动脉阻断后30min、复跳后30min、术后12h 4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检测LDH、CK及肌钙蛋白 I值,同时记录两组术中复跳率。③结果观察组LDH、CK及肌钙蛋白I各时间点监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自主复跳率无显著差异。④结论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
作者:耿耿;芮玉峰;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长,糖尿病足( Diabetes foot , DF)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DF好发于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1]。据统计约15%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足溃疡[2],其严重后果便是截肢。据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需要截肢的糖尿病患者超过了一百万,这就意味着平均每30秒世界上就有1例截肢手术发生[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DF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的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本文就DF的分级、发病机制及评估、管理、治疗等方面作一总结。
作者:臧莎莎;李玲;宋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发病6h 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溶栓组(16例,接受rt-PA 40mg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14例,未使用rt-PA,其他治疗同溶栓组)。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2、24h、10d的NIHSS评分及10d时的Barthel指数,并复查头颅CT,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③结果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溶栓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溶栓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50%, P <0.05),溶栓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④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前提下,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赵惠荣;元小冬;郭晶;王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广谱抗菌素、各种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年增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据国外资料报道,艾滋病患者在其病程中患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为90%,真菌感染是艾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我国HIV 阳性人群特别是西南地区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在发达国家,器官移植受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高达20%~40%,而且往往是致命的感染。虽然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仍然是念珠菌[1],但曲霉菌、接合菌及新生隐球菌等也在不断增加[2]。这些真菌导致的侵袭性感染相对一般细菌、病毒感染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作者:李皇;卢平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外部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住院时间等诸多优势,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呈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趋势。临床上腹腔镜手术中多以CO2作为膨腹介质,其所产生的特殊机体和内环境改变,以及可能产生的机体改变损伤等已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白璐;韩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1年统计,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66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5.52亿,相当于每10秒钟增加1名糖尿病患者,或者每年增加1000万名患者。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本病中年以上为多见,少数为青少年患者,且患者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治疗上,由于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未明,至今仍无特效治疗措施,但仍可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有效的控制血糖,如增加运动,调节饮食,药物治疗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胰岛素和各类口服降糖药。常用口服降糖药要降低血糖,无论是协助胰岛素作用,还是促进胰岛素分泌,都不能没有胰岛素的参与。因此,如果仅使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就要求患者的胰岛细胞必须有较好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当然,胰岛素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药物来使用,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它也可能会发生以下副作用:①低血糖反应。②体质量增加。③屈光不正。④水肿。⑤变态反应。⑥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⑦胰岛素抗药性等。
作者:李晨;李金源;黄碧坤;彭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胱抑素C( cystatinC,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从而使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酶水解。以往的研究认为CysC是评价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 ,GFR)理想的指标之一[1,2]。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Cys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血清胱抑素C( CysC)浓度轻微升高能预测老年病人的心血管事件[3]。 CysC可能参与了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就Cys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姚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抗凝血酶治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②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阿加曲班组(60例)和氯吡格雷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阿加曲班治疗组予以阿加曲班60mg/d,生理盐水1000mL稀释,43mL/h静脉泵入,持续维持48h;第3~7d改为阿加曲班10mg/d,生理盐水250mL稀释,90mL/h静脉泵入,2次/d;抗凝治疗结束后第8天加口服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75mg/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次日晨、48 h、第7d、14d的血小板聚集率(PA),并观察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③结果阿加曲班组抗凝血酶治疗后第2d、1周较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治疗后第14d 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后次日晨、第7d、14dPA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阿加曲班组治疗前同治疗后次日晨、第7dPA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同治疗后次日晨、第7dPA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ADP 诱导的 PA 增加,治疗14d 后血小板计数和APTT较治疗前无差异。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迁延,症状表现多样、顽固,较难治愈。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且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症状酷似咽炎,如果不拓宽思路,仔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极易误诊误治。笔者于我科门诊接诊的慢性咽炎的患者并参考近10年来关于慢性咽炎误诊误治的相关文献,对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的疾病做一初步分析。
作者: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4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舌癌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②方法通过MTT法对Tca83舌癌细胞株和裸鼠舌癌动物模型原代细胞按药物浓度梯度1ng/mL、10ng/mL、25ng/mL、100ng/mL、5μg/mL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③结果2种来源的肿瘤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原代肿瘤细胞培养的化疗药物敏感实验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结果,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白大兵;沈军;靳敏巧;安韡;高兴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界定的差异。②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唐山市区36所养老机构中,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养老机构老年人413人以及工作人员155人,应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界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③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认为心理需要重要的人数多,占38%,认为养老机构设施重要的人数少,占8%;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认为安全需要重要的人数多,占35%;认为养老机构设施重要的人数少,占12%;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对于养老机构安全及心理方面服务质量的界定有显著差异( P <0.05)。④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人对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界定存在差异,工作人员应从养老机构的利用者-老人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作者:孙玉倩;靳聪;邢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尺骨冠状突骨折( ulna coronal fractures )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更是非常少见,因此常易漏诊或误诊。其常有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粉碎骨折等多种合并症,导致肘关节不稳,因此逐渐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Pugh和Ring[1]等提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的概念以后,尺骨冠状突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和肘关节三联征的关系分类以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近年来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健;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广泛应用于腹部、下肢手术的麻醉。膜外麻醉后的腰背疼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术后疼痛,其发生率通常可高44%[1],约11.5%的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将长期不能缓解,严重者有“腰断感”。给患者造成重大的身心创伤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现将近年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树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经过滤抗凝后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使用回顾性评估设计,将4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15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B组27例,进行了自体血回输。分析自体血经过滤后回输的影响、出血倾向、出血量、异体输血比例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等因素。③结果术后48小时内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26.7%(4/15),B组为0;术后14天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46.7%(7/15),B组为7.4%(2/27);平均出血量A组为(600±150)mL,B组为(590±160)mL;术后第1、7和14天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值:A组分别为(2.9±1.5)、(2.9±1.6)和(2.3±1.5)g/dL ,B组分别为(2.7±0.8)、(4.0±1.0)和(2.9±1.3) g/dL。④结论自体血回输降低了异体输血的比例,而血液抗凝并没有增加出血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血的自体回输在节约用血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蒋文臣;桂晓臣;李平;李晓辉;赵双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代谢、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及阻断GPⅡb/Ⅲa受体等途径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随着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初级和二级预防中的获益,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明显增多[1],但与此同时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亦随之增多,该类药物应用的消化道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者:李志婷;张超;王晶;景丽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20/10万~6025/10万,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按地域不同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20%~35%,且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近年来,泌尿系统结石的手术治疗从传统开放性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转变为以微创为主导的治疗方法,本文仅对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其本人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1]。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低,易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在家庭中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不能缓解成长中的困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2]。总之,家庭环境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地认为和谐、亲密的家庭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而矛盾、冲突的家庭会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谢倩等的研究结果表明[3],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试图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入手,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现状,同时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以期反映出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为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晏晓波;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乙醇所致酒精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探讨可能机制。②方法用50%乙醇灌胃造成肝损伤模型,同时用高(0.08g /kg)、中(0.04g /kg)、低(0.02g /kg)剂量白藜芦醇灌胃干预,设正常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灌胃10天。检测指标:小鼠一般状态,测定体质量,肝重与肝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③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降低,血清 ALT及 AST活性显著升高,肝匀浆 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有所升高,血清ALT及AST活性显著降低,肝匀浆 MDA明显降低,SOD含量升高,并呈明显量效关系;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明显气球样变性、坏死和明显炎细胞浸润,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病变程度。④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肝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周晓云;崔晓明;崔国金;蔡庆艳;韩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体外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 CO2)气腹环境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CO2气腹环境作用后Hela细胞对卡铂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为4组,即CO2组、卡铂组、CO2+卡铂组及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③结果 CO2气体与卡铂间无交互作用( P >0.05);CO2处理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下降( P <0.01);卡铂组与对照组、CO2+卡铂组与CO2组比较,卡铂处理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上升明显( P <0.01),并使肿瘤细胞停滞于S期,G1、G2期细胞明显减少,凋亡指数明显增加。④结论 CO2环境能促进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卡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CO2环境作用后,人宫颈癌 Hela细胞对卡铂敏感性无明显变化。
作者:艾君;韩萍;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两者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E组、P组和F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依托咪酯0.4 mg/kg(E组),丙泊酚2mg/kg(P组),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1mg/kg(F组)。监测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分钟(T1)、诱导后3分钟(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③结果 P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 P <0.05);E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05);F组在整个诱导与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平稳。 E组在插管后BIS一过性上升( P <0.05);P组和F组均无明显变化( P >0.05),而是呈时间依赖性缓慢回升。④结论以依托咪酯0.2mg/kg复合丙泊酚1mg/kg诱导,可保持整个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陈宏英;林琳;梁淑娟;刘学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使患者产生恐惧及焦虑等情绪反应。当患者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时,会出现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症状[1],从而增加手术风险。我科2010年6月开始,改进护理模式,借助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2],分析新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及相关症状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陈清义;卢玲静;赵社玲;黄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越来越高。老年疾病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保护老年人的血管,有效满足输液、抢救的需要[1]。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留置针出现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2013年1~6月我科对60例老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保护患者的血管,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云;刘瑞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老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发病率高,常伴有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临床症状常与上述症状重叠或交替出现,易被漏诊和误诊。一般均经过内科治疗后不见好转、症状更严重的患者才选择手术治疗。我院2009~2011年对40例老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颖;郑艳安;姚荣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HIV)[1]。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加强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的主动防护是保持健康的医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包绕肱骨头前后方形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2]。2011年6月~2013年3月我院行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17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郁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多种全身性疾病,若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护理的关键是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和恢复肢体功能[1]。
作者:高春梅;白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DVT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则因血栓形成的综合征,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据报道,骨科大手术后,如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DVT发病率高达50%[1]。我科2007年3月~2013年1月,对40例患者进行髋部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林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传统的中医教育焕发青春,尤其是随着中医热潮的出现,高等中医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及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中医院校教育的师资力量显现出了不足,大批的青年中医工作者被吸纳进中医教育的队伍,成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中坚力量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希望。尽管这些年轻教师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但由于他们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教学相关的专业发展培训与实际教学经验,其专业发展能力亟待加强。青年教师的成长大体上要经历“新手-优秀新手-胜任-熟练-专家”五个阶段[1]。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初出校门的青年中医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是身份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转换。青年教师初入高校,在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关系下,在工作中完成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如何从一个单纯的研究者逐步成为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科学知识的转播者,是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人生升华的重要一步。
作者:孙娜;齐峰;高秀娟;崔建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实践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够运用独特的中医护理技能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技能随着社区医疗的开展和中医走向世界而受到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需要实验对象,目前因为多种因素影响,使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因而国内大多院校都在尝试开展不同层次的仿真模拟教学[1],但低层次的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高仿真模拟又因为其高昂的价格而很难普及,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教育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旨在探讨没有高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条件,甚至在临床实践条件变得越来越困难背景下,通过尝试性开展标准化病人( SP)模拟实践教学并探讨其效果。
作者:景丽伟;张超;邢凤梅;陈桂华;孙秀红;庄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 CT 及MRI等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熟练其操作的步骤和成像的过程,明确成像参数在影像检查结果质量方面存在的影响。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病理情况下使用不同参数组合的方法,让影像检查结果以其敏感的方式显示病变。以上都是在教学中保证基本质量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选择有效方法。实验教学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它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验的教学完美结合,通过高仿的计算机系统为学生讲解和操作临床影像设备。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实践能力[1]。但是,该教学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医学影像设备需要高投入,限制了对CT和MRI的操作室的建立,终不能正常地开展影像检查的操作课程,无法将教学与技能训练完全的结合起来。这些都对学生的影像技术学习不利,使其不能较好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更是减少了实训的机会。所以如何可以解决这些教学难题,达到满意的实验及实训效果,笔者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验设计[2]。近来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作者:赵鹤亮;洪波;赵新斌;张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几年,随着很多中职院校通过升格跻身于高职院校的队伍当中,高职院校的规模迅速得到扩展。新升格的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较短,办学层次多样性,生源构成复杂,思想教育缺乏高职院校的经验和运行模式,造成新升格高职院校在进行学术思政教育时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目前,由于国家扶持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实施,乡镇和农村的生源较多,由于受到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下“打工潮”的影响,这些高职生常年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缺乏沟通和交流,价值观、世界观模糊。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运怀英等人通过研究指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焦虑、自卑、失落、压抑、孤独、困惑等诸多心理问题[2]。而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及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康德曾说过:“德性只有在性格的准备下才能形成”,任何政治的、伦理的、思想的,只有融合到性格里才能形成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因为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客观地存在于德育体系之中[3]。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爱好、性格、旗帜、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持久稳定而又迥异于他人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心理品质极不稳定。求知欲、好奇心强,但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和独立性;思维跳跃、大胆,但缺乏全面和谨慎;具有成人行为但缺乏成人的成熟和稳重;勇于创造、敢想敢干但缺乏坚定和执着;感情鲜明、敢爱敢恨但情感多变,缺乏稳定等等,由此可见,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中活跃、关键时期,是教育的“危机期”与“可塑期”。笔者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目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采用主题班会、学校养成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作者:何亚琼;孙宗波;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制订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它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与管控。它瞄准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提高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高等学校应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国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贡献力量。资金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循环的血液,资金决定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一直受到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如何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杨立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导师制度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随后美国的哈佛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世界各大高校纷纷效仿[1],引进并制定了导师制度,成立相关的机构组织,其终成为各大高校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王晓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即将传统教学过程“翻转”。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1],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乃至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学资源的精心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翻转教学中尤为重要。资源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特定学习者)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2],通常包含课程设计、教学行为等环节。
作者:张畔枫;黄晓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引导医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又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这不但有利于医学生更加热爱本职的工作,而且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零东智;宋强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社区的发展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进而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治理模式,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各主体间的利益实现却呈现失衡状态。本文基于利益均衡原理以及治理的理念,秉持“四轮驱动、并驾齐驱”的社区治理模式,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如何均衡各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
作者:王胜本;杜美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严格的临床实习,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式的日趋严峻和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临床实习效果欠佳,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理论、基本操作甚至简单的体格检查还不能正确掌握,所以毕业后实难胜任即将面对的临床工作。为了让医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实习质量,切实达到实习的目的,使大家都能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胜任将来的临床工作,其不仅对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1]。
作者:王志军;薄海美;李海涛;王红阳;葛庆锋;王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专门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而实验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护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任务,具有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等特点[1],对培养具有扎实基本知识和娴熟基本技能的合格护理专业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关于护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相关文献,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的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爽;池建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获取、评价、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这种能力表现为信息素养,因此,当代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学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信息素养是决定其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素养培养是研究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杜建杰;黄晓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术室是对患者抢救及治疗的关键性场所,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很多突然性的事件会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对手术室进行了风险管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和其他非正常疾病的特殊情况。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0~78岁,平均(45.24±3.5)岁。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11~76岁,平均(47.12±2.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是传承知识的载体,人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本位”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和人的能力本位”,保护和寻求人的价值和尊严成为时代的主流。所谓以人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作者:赵伟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使用,保障参保患者更加充分地享受医保待遇,2010年7月份唐山市医保中心实施了“总额预算制”结算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院医保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协调作用,在政策的宣传、工作的落实、检查、督促等环节,围绕“总额预算制”结算方式,工作的重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通过实时监控、综合分析、网络监督、实地核查等措施,为新管理措施的实行、参保患者的正常就医提供可靠保障。同时,按照医院发展规划中将医保检查工作做大做强的思路,制定检查工作长远规划,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转变思路,抓住主要矛盾,调整检查重点,使有限的人力发挥出高效的作用。
作者:张丽梅;张艳;张海杰;孙影;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前,随着农村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步普及,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农村现阶段医疗水平现状情况下,摸索出中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模式和道路。
作者:安海娟;王志红;张雪;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现代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以及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高,医疗护理中的风险越来越高,因此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1]。心内科具有中老年患者多、患者要求高、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病死率高等特点。加强护士的培训学习和管理,加强住院患者风险的预知及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苏晓丽;付传芳;张雪红;罗英姿;吴小丽;刘海宏;曹蕾;马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如此,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与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相适应。1医院挡案管理工作现状堪忧1.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事倍功半通过走访,了解到大部分医院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或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有的医院没有把档案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致使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挡案管理工作也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口的大型医疗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材料都没有存档,致使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作者:刘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分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控制[1],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通过检验人员的标准化操作,建立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使检验结果在这两个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而分析前的质量常被检验人员忽略且难以发现。有资料表明在实验误差中,大部分发生在标本分析前阶段,只有少量(13%~32%)是发生在分析中[2]。常见的实验室分析前误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有患者自身方面的因素,如吸烟、酗酒、紧张情绪、过度运动对结果的影响等等;另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医院临床和实验室的管理,包括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时的运送检测和合理的储存。这些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是整个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检验流程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素,报告如下。
作者:杨贤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是实现农村基层各项卫生工作的关键所在,它承担着医疗、防疫、保健等方面的工作,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及综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是农村基层卫生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发展和农村基层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新农合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作者:薄海美;田春雨;李建民;王国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银杏是单科属种植物,原产于我国,是现存种子植物中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其食用部分种核,俗称白果,药膳兼用,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1]。银杏为裸子植物,其“果实”即为种子,外层的种皮包被银杏种核,成熟时呈黄色或黄棕色,柔软多汁,具特殊的臭味,此为银杏外种皮。
作者:陈金铭;赵丽薇;庄鹏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常见的是直接计数、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球计数仪分类计数3种方法。但是临床上为了解疾病进展过程,需要动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往往采用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文献报道[1,2],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较多,用等渗的生理盐水配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液,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稀释液相比,各有优缺点。我院探讨使用血小板计数稀释液来配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液,在临床实践了3年,计数结果准确可靠,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郭书侠;董蕤;路广平;薛占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由Dane颗粒的外壳和直径22nm的球型颗粒和管型颗粒所组成。 HBsAg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标志,是人体感染HBV后先出现的指标,具有免疫原性,可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目前,中国大多数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测。但对于HBsAg低浓度的标本,检测时常因方法学的原因造成灵敏度较低,导致临床出现漏检,并且由于其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大,尤其是对灰区附近的标本测定结果差异更大,导致重复性差。胶体金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临床漏检率高。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LICA)始于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单线态氧分子能量传递发光免疫分析技术LOCI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已成功研制了基于LOCI检测原理的LICA及检测设备和相关试剂。本文使用LICA、ELISA及胶体金法同时测定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筛选的HBV定量检测阳性胶体金法标本吸光度与仪器所给临界值 Cut -off 的比值 COI为1-50的临床标本60例,HBsAgCOI<1的临床标本30例作为阴性对照,以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1]。因其良好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超微粉碎是一项新的技术,近年应用于中药领域。中药有效成分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一般情况下,有效成分的释放须透过细胞壁。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其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加快,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明显增加[2],或提高了原药粉的吸收程度和疗效[3]。因此,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对于解决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剂量过大的问题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气流粉碎机对黄芩进行超微粉碎,对影响粉碎效果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作者:罗崇彬;曾智群;朱晓洪;方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黏度是反映流体流动特征的重要物理量,不同的液体(如水、酒精、糖浆等)一般具有不同的黏度值。在临床医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经常会用到关于液体黏度特性的知识及黏度的数值。例如,临床上使用的不同药液就具有不同的黏度,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效。现代药物动力学理论指出,药物溶液的黏度与其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涉及药物溶液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以及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以滴眼剂为例,其黏度适当增大可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同时黏度增加后减少刺激作用,也能够增加药效[1]。又如:很多疾病都可使血液的黏度发生改变,在临床上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已成为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2]。因此在药物研究制备和医学临床应用等许多方面,液体黏度的准确测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作者:吕道文;张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筛选出跳舞草外植体的佳消毒方案及愈伤组织诱导的佳条件。②方法以跳舞草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分析了不同消毒时间和培养条件对跳舞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③结果外植体佳的消毒方案为:75%的酒精消毒30 s;愈伤组织诱导的佳条件为:MS,NAA:0.02 mg/L,BA:2 mg/L,糖:30 g/L,琼脂:6 g/L。④结论为进一步建立跳舞草组培快速繁殖体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秘;柴丽花;李非非;龙月红;邢朝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止痛的功效,尤对各种炎症疗效显著[1]。金莲花中的药用化合成分被提炼,大量废弃药渣被堆放、填埋或焚烧,污染环境。目前国内外对金莲花药渣的废物利用未见报道,本实验对金莲花药渣进行发酵,拟将其发酵产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 Mn、Cu、Zn、Fe、Se、I、Co、Mo、Pb、Cd、Hg等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遗传等生理过程[2]。笔者测定了金莲花药渣发酵产物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
作者:高华君;刘文涛;王珊;敖杨;桑秀妹;张红云;谭青琴;李云峰;韩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外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组织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患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Lillehei 就提出小肠是休克向不可逆发展的枢纽器官。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三个主要的亚家族之一,是介导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导致细胞凋亡、分化及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1]。大量文献证实p38MAPK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活化,并引起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本文就p38MAPK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李筠璐;王艳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琉璃苣( Borago officinalis L 。)是紫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沿岸。该植物稍具黄瓜香味,全身披满白色绒毛,叶大,绿色椭圆形,叶缘有细齿,花蓝色或蓝紫色。果为小坚果,长5mm,具棱。此外,琉璃苣是欧洲人使用了700年的药草,拥有许多医学价值。植物染色体的研究对物种的变异、进化、遗传以及生活力过程平衡的控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未有琉璃苣根尖压片技术、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等细胞水平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琉璃苣根尖为材料,探讨根尖压片法制备琉璃苣染色体的佳条件,为琉璃苣细胞学特征、遗传机制、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慧媛;张红梅;李思颖;蔡宝宏;杨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存在焦虑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存在焦虑问卷对2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维度与存在焦虑正相关( P <0.01);解决问题与存在焦虑负相关( P <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责和解决问题二者得分可以解释存在焦虑得分27.0%的变异量( P <0.01)。④结论更多地选择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存在焦虑水平低,更多的选择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存在焦虑水平高。
作者:张聪颖;刘艳;郑海英;高素环;余银;马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①目的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状态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其两者间的关系。②方法采用SF-36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对唐山市15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功能状态进行调查。③结果唐山市1500例老年人日常功能状态障碍有502人,占43.47%。日常功能状态正常的老年人的SF-36得分显著高于日常功能状态障碍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结论老年人健康状况受日常功能状态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作者:靳梦云;陈长香;李淑杏;赵雅宁;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32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语自笑等1年余,再发1月入院。于1年多前出现疑人害己、自笑等首次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使用氯氮平、利培酮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4月后自行停药,病情再发1月再次入院。患者平时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本次入院精神检查:存在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言语性幻听、冲动伤人、行为紊乱,情感不协调,自知力缺乏,智能正常。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脑电图、心电图结果均正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后使用氟哌啶醇注射剂5mg/次,肌注,用药30分钟患者安静,继而出现过度镇静,持续12h,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第2天出现冲动伤人、行为紊乱、喊叫等,再次给予氟哌啶醇注射剂5 mg/次,肌注1次,15分钟后患者安静。体检:生命征正常,嗜睡状态,心肺听诊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葡萄糖正常。给予监测生命体征,输液等支持治疗,8 h后清醒,改用氯氮平片逐渐加量治疗未再出现过度镇静现象,治疗2个月获治愈出院。
作者:黄淑津;周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63岁。因右腕部单发结节2个月,增大无其他不适症状1个月,于2013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腕部长出一个豌豆大小的孤立的半球形结节,正常皮色,边缘隆起,顶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形,无痛痒,亦无破溃。曾自行购药治疗外涂百多邦10余天,无明显效果。近1个月结节迅速发展,直径达2cm不再扩大,颜色变为淡红色,无痛痒感。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腕部可见一直径2cm淡红色高出皮肤的赘生物,质软,皮损及周围皮肤组织无渗出、糜烂。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正常。 RPR、TPPA阴性。醋酸白实验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中央是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的角质物,可见有丝核分裂,细胞显著地多行而不典型,可以看到角株甚至于角化不良(图1、2)。诊断:角化棘皮瘤。
作者:周玉杰;马东东;王晓波;卢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先证者(Ⅳ4)女,21岁,患者本身患有银屑病6年并因其家族中有多人患有此病,来我教研室进行遗传咨询。患者自15岁开始,颈部、上肢等多部位有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丘疹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去除鳞屑,可见小片血点,经医院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
作者:张红梅;李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