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66例胸外伤临床诊治体会

陶勇;陈荣林;李长青;陈后鹏;李勇

关键词:胸外伤/多发性, 外科治疗, 机械通气
摘要:①目的 探讨胸外伤的致伤原因及其,临床特点.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966例胸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资料.③结果 本组病例的主要致伤原因是交通事故(43.4%),闭合伤(83.5%),肋骨骨折(46.8%);治愈率达97.7%,主要致死原因是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严重多器官损伤.④结论 大多数胸外伤患者给予保守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治愈,对并发其他器官损伤者应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积极防治ARDS等严重并发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护理进修生与临床带教互动关系的探讨

    护理进修生教育是综合性医院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医院提升医院知名度、缓解人员紧张,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作者:柏基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眼表疾病羊膜覆盖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们对羊膜的生物学及化学的不断研究,作为人体后的一层基底膜已体现出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羊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物,可以恢复角膜、结膜的正常上皮表型,促进上皮细胞的移行,加强上皮与基底层的黏附,促进上皮细胞的分化,抑制上皮细胞的调亡[1].

    作者:何雅姿;刘永超;张风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属于良性,具有自限性,重症病例可因严重出血而危及生命.1997~2004年,我院共收治重症lTP患儿56例,分别采用不同给药方式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贺卫霞;王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

    肾间质纤维化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它几乎是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

    作者:王俊然;郑素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的应用与护理

    脑室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20%~60%[1],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

    作者:侯喜连;陈昌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应对举证责任倒置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明显提高,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实施,也使医疗和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戴广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黏连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黏连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作用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盲肠刮擦及切除右侧壁腹膜和腹膜下一屡肌肉的方法制备SD大鼠腹膜黏连模型;关腹前注射川芎嗪注射液(约为50mg/kg)和生理盐水;术后7天行天狼星玫瑰红-偏振光检测Ⅰ、Ⅲ型肢原蛋白的密度.③结果 川芎嗪组Ⅰ型胶原纤维密度值平均为(14.44±2.71)μm2,明显低于模型组(33.56±3.53)μm2和生理盐水组(33.84±3.88)μm2(P<0.05).而Ⅲ型胶原纤维密度值在模型组(14.66±2.56)μm2、生理盐水组(15.69±3.41)μm2和川芎嗪组(15.09±3.22)μm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川芎嗪可以抑制黏连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作者:郑进;陶映雪;宋旭东;赵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纲设计程序及教学法的应用

    1 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及教学理论专门用途英语(ESP),其定义不断演变,其中Strevens的定义曾被普遍引用.ESP课程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1],如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和科技英语等.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风险预测因素

    ①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等抗栓治疗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②方法 患者分3组.Ⅰ组为缺血性卒中后再发脑出血的患者,Ⅱ组为同时间住院的脑出血患者,Ⅲ组为缺血性卒中后长期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而无脑出血发生的患者.分别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过去脑梗死时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及止血参数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③结果 Ⅰ组和Ⅱ组比较,有卒中史者多于Ⅱ组;Ⅰ组和Ⅲ组比较,其年龄大,卒中史次数多、血压高,服药时间短,血小板数目减少明显,PT,TT,时间延长.④结论 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等抗栓治疗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避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过量,有助于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范蓉;尹琳;王乃昌;包礼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3岁,体重70kg.因胃癌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透心肺无明显异常.

    作者:刘夕江;昌新丽;崔丽强;岳忠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髓室底穿通并发根分叉区病变牙的治疗体会

    髓室底穿通是牙髓治疗、病理吸收或龋坏等原因造成的髓腔和牙周组织连通性疾病.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处置方法,例如充填修复、牙体手术、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等.

    作者:杜凤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维生素E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①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②方法 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维生素E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限制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③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维生素E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杨玉华;罗宝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的手术配合

    经皮椎体成型术(PVD)是在影像学技术指导下,应用骨穿针经过皮肤穿刺到病变椎体,然后将骨水泥(PMMA)注入、凝止加固病变的一种介入技术.2004年3月~2005年9月,我院行PVP治疗15例患者,效果明显,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姜燕;刘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随着新的、更广谱的抗生素的不断面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抗生素选择的范围在不断增加,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已被广泛接受.

    作者:刘秀荣;顾笑梅;李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给药途径的护理

    药物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安全、有效地实施给药护理,是医疗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当前医药学迅速发展,新药、特药层出不穷,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日趋复杂.

    作者:郑红莉;戴志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黏膜免疫触发(如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的感染或食物抗原触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过度表达)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

    作者:耿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几点思考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青年学生中的政治核心,是实档现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直接、有效的载体.在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学生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下,迫切需要探索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途径.

    作者:刘海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5%,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有效防范员工培训后流失风险问题的思考

    在企业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才竞争的今天,培训无疑是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友林;安宝权;刘广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运用政策学观点分析整体护理的实施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责任制护理停滞不前之时,由于整体护理避免了责任制护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因此,它一出现,即受到整个护理界的重视.我院自1997年开始推行整体护理这一护理工作模式,历经8年对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杜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