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
2006年6~8月,我科共收治患者96例,通过首诊护士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血糖、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从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通过监测和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郭文敏;刘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应用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目前的学科划分中,却把法医学归属于基础医学的范畴.
作者:王爱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术(preserved subcutaneous vascular network skin graft,PSVNSG)为日本人琢田贞夫于1979年首先应用,皮片包含表皮,真皮全层,真皮下血管网和3 mm左右厚的皮下脂肪组织,它薄于游离皮瓣,厚于全厚皮片,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相类似,具有薄厚适中,不臃肿,外形美观,色泽自然,弹性良好而耐磨擦等特点,它优于皮瓣移植后需要二期手术去脂修薄及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也优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需要二次手术断蒂及适应范围受限制等不足.
作者:郭莉;张松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妇科急腹症以急性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与急性阑尾炎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容易误诊.1996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27例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妇科急腹症,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亚;张正君;刘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尼莫地平(nimodipine,NM)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有效的脑血管病治疗药,口服制剂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血药浓度波动大.贴剂是一种可以达到平稳控制病情的第三代新剂型,若制成贴剂则可充分发挥NM的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NM透皮渗透特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曾维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分析脑脊液中肠道病毒(EV)RNA的检测结果,了解所检测的RNA病毒在脑膜炎中的致病作用.②方法 检测脑脊液标本EV RNA应用EV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③结果 无菌性脑膜炎组EV RNA的阳性率为31.1%(47/151),其中儿童组42.6%(26/61)、成人组23.3%(21/90),两组阳性结果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37例对照组未检出EVRM.④结论 EV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以用于脑膜炎的临床病原学诊断.
作者:关慧臻;杨桂梅;薛承岩;李桂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p38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用Wistar大鼠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和糖尿病组(B).用免疫组化和RTPCRR方法观察肾小管间质p38MAPK和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小管形态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③结果 p38MAPK和TGF-β1在DM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④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p38MAPK和TGF-β1在大鼠肾小管间质活性明显增高,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过程.
作者:王岚;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有效性.②方法 收集入住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1例,分别计算其入院前3天内NIHSS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③结果 441例患者的NIHSS评分为2~31分,其中279例生存者评分平均为(9.94±4.51)分;162例死亡者评分者评分平均为(19.72±6.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④结论 NIHSS评分系统构建的回归模型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王大力;彭延波;邢磊;赵晓晶;常莉莎;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②方法 对32例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4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10~80 mL,无并发症,无中转手术,术后3~5天出院,术后美容效果满意.④结论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安全有效,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新;李宗富;聂姬锋;王刚;邓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胸外科共收治以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106例,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1例,女25例,年龄8~76岁.交通事故伤62例、坠落伤16例、锐器伤14例、挤压伤14例.
作者:吴俊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肝性脊髓病,又称肝硬化脊髓病、门腔脊髓病、分流性脑脊髓病等,是慢性肝病晚期的一种特殊并发症.1995~2006年,我院共收治肝性脊髓病9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英;王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比较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及异氟醚静吸全麻辅以利多卡因(2%)表面麻醉处理支撑喉镜手术麻醉效果.②方法 支撑喉镜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及雷米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诱导、插管、支撑喉镜下心血管反应、术中知晓、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③结果 R组与F组比较,血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呼吸恢复、呼唤睁眼、拔管时间R组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及异氟醚等可控性强的药物静吸全麻,辅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便于术中操作,适合支撑喉镜下手术,术后即醒,防止苏醒期危险.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医院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日益增长的需求,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现就医院如何进行深化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初步设想.
作者:郑杉;伍志新;王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全球人群发病率据Ray和Spector报道分别为14.7%和15%(1998)[2].传统的治疗方法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奥地利科学家Messerklinger发明了鼻窦内窥镜并在临床应用,使得鼻腔鼻窦内的病变在高质量光学系统照明下,清晰可辨,彻底摆脱了传统手术中手术视野小、暴露不充分、盲区多的弊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率很高,据文献报道约有80%的患者早期即有凝血功能异常,DIC为AP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DIC对降低APL患者早期病死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史妍;解东兴;高彩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小儿肺炎的危险因素.②方法 2824例小儿肺炎住院患者按SIRS标准分为符合SIRS组与不符合SIRS组,从并发症、二次感染、呼吸衰竭及血小板减少4方面观察两组的发生率.③结果 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④结论 符合SIRS小儿肺炎较不符合SIRS小儿肺炎危险性高.
作者:王秀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二氧化硅微粉对叶绿素的吸附能力.②方法 利用两种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粉对莲子心醇提液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进行实验.③结果 结果得到两种粒径二氧化硅的等温吸附曲线以及吸附速度曲线,并对其进行数据的曲线拟合.④结论 为确定吸附系统中适宜的吸附剂浓度和吸附剂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慧;徐燕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①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②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雌激素治疗组(E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③结果 SO组和E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④结论 雌激素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尚淑玲;王大力;赵晓晶;高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为3,5,4.-三羟基-1,2-二苯乙烯,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分子式为C14H12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8.25,为无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是葡萄属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
作者:张梅;杨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