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

吴继营;李水薇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小儿, 微型腹腔镜
摘要:①目的探讨应用微型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微型腹腔镜配合Endoclose针形器械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8例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手术全部完成,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及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④结论应用微型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无瘢痕,明显优于传统的高位结扎术.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导函数的特性及其应用

    求导是对函数的一种高级运算.一个函数经过求导运算后,会有许多独特的性质.笔者将对其性质进行讨论,并通过例题解析其应用如下.

    作者:杨雪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曹县5 496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为探讨我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病规律,为学校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5 496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玲;刘玉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论高校体育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是奠定学生终生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

    作者:黄腊秀;但爱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焦作市2000~200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①目的客观评价麻疹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提高监测工作质量.②方法对2000-200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③结果焦作市3年来麻疹监测系统状况良好,灵敏度较高,麻疹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病例个案调查率和及时调查率等指标均较高;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77.59%),小于8月龄儿童占8.04 %,无免疫史者占43.68%,麻疹血清标本采集率较低(81.82%),确诊率也低(53.33%),病例个案调查中免疫史不详者所占比例较高(29.09%),使资料的分析价值降低;主动监测范围窄,主动搜索病例不及时,暴发病例占35.06%.④结论加强麻疹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提高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和空白人群,控制麻疹暴发仍是今后我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主要工作任务.麻疹监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和维持,加强在乡一级和村一级麻疹监测工作,监测人员要提高工作责任心.

    作者:王军;张子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颜面部创伤无创美容缝合体会

    颜面部创伤是头面部常见的损伤,我院急诊科在2002年1~6月共接诊颜面部创伤52例,均采用5-0缝合线急诊无创美容缝合,减少了愈合后的瘢痕形成,使患者的颜面部功能及容貌外观得到恢复,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志琪;李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治策略探讨

    ①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②方法对MP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血清MP-IgM、血常规检测及头颅CT、脑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对患儿静滴红霉素联合序贯阿奇霉素抗感染及羚羊角粉、鲁米那钠、安定、水合氯醛、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③结果 36例中,治愈20例(55.56 %),好转15例(41.67%),自动出院1例(2.77%).④结论 MP脑炎诊断需具备血清MP-IgM阳性、脑脊液检查病脑改变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的临床症状,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MP脑炎需动态检测MP-IgM变化.大剂量鲁米那钠治疗难治性惊厥优于安定类.中重度脑水肿应用不同剂量、短间隔给予甘露醇.抗感染应用红霉素疗程不宜大于7~10天,同时需序贯服用阿奇霉素效果好.

    作者:赵日明;董世艳;于翠云;马惠兰;董守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症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文献记载高达30%[1],而重症阑尾炎切口感染率高达50%以上[2].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重症阑尾炎480例,全部行急诊手术,分两组随机手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献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植骨术中置管持续冲洗治疗伤口污染或感染患者18例

    游离植骨在严重污染或感染伤口及骨不连骨髓炎患者常被视为手术禁忌证.置管持续冲洗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有效手段,1986~2003年,我们采用置管持续冲洗方法对严重污染的伤口及感染伤口和骨不连骨髓炎患者1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伟;孟凡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苯中毒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苯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重度苯中毒可继发白血病,多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型多见,以粒细胞性多,慢性型很少见.本例患者接毒史16年,脱离接触后22年发病,2002年7月经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慢性重度苯中毒(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婚前健康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分析

    我院自1994年6月开始,对全县乡镇开展了婚前保健查体工作,使前来查体的未婚青年了解了婚前保健内容,提高了对优生优良的认识.整理我院2001~2002年婚检资料,对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洪霞;张瑞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1例临床观察

    ①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6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生脉注射液6支(10mL/支),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用药3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③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右心功能即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小轴缩短率(FS)、心率(HR)、舒张早期与舒张末期充盈速度峰值比例(PE/PA)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肺通气功能即第1秒有力呼气量(FEV1)、大呼吸中期流量(MMFR)、大呼气流速(PEF)和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④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李建华;冯彦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唐山市某乡农民生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人们的生育观主要体现在生育动机与目的,也包括对子女数量、质量、生育时间、生育间隔的选择等.生育观念反映出人们的生育愿望,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影响着生育水平的高低.2003年6月~9月,笔者对唐山市某乡村民进行生育目的的等项目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庞淑兰;荣蓉;关维俊;薛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颅脑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分为TGF-α和TGF-β,在受体反应中与表皮生长因子(EGF)有竞争性的为TGF-α,无竞争性的为TGF-β.

    作者:李元新;熊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5例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的一种疾病,改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部分患者术后仍有疗效欠佳,出现腭咽关闭不全,术后创口裂开,瘢痕挛缩等并发症,2000年1月~20002年4月,我院共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岩松;杨效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胃肠Roux-en-Y吻合术后近期食团性肠梗阻12例临床诊治体会

    我院1990~2002年共收治胃大部切除胃肠Roux-en-Y吻合术后近期食团性肠梗阻患者12例, 均治愈出院.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磊;李圣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口服复方新诺明致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发热3天,全身皮疹而入院.入院第2天,患者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饮食,全身奇痒,躯干及四肢密布鲜红色斑丘疹,双颊部暗红色皮疹融合成片,双颊下有水泡,口周苍白圈,咽红(+++),无杨梅舌.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因咽痛自服复方新诺明6片.

    作者:纪磊;刘秀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抢救护理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急性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对肺栓塞患者尤为重要.我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花;孔庆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3支严重病变心电图正常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66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7年,加重3个月,于2002年5月8日17:00入院.

    作者:白旭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期刊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普及,给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及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

    作者:安秀芬;林超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血栓与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①目的探讨脑血栓与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②方法利用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ADP诱导)、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分析.③结果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ηb)、血浆黏度(ηp)、血沉(ESR)、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脑血栓和冠心病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