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及BQ-123的干预作用

彭军;张连元;门秀丽;董淑云;胡永奇;杨全会;李宏杰;赵利军;赵琪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肢体, 内皮素, BQ-123
摘要:①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BQ-123的干预作用.②方法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8组,即: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再灌注0.5、2、4、6、10小时组与BQ-123组,分别测定血浆LDH、CK活性、ET-1水平及骨骼肌中MDA含量、ET-1放免活性和组织湿/干重比值.③结果 IR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骨骼肌的各项生化指标显著增高(P<0.01 or P<0.05);BQ-123组与再灌注4小时组比较,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1 or P<0.05).④结论 ET-1可能参与了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BQ-123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骨骼肌有保护作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加强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几点认识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使他们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导学习、生活,是当前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为此,我们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作者:杨振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术中配合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广泛使用.我院于1997年9月使用美国OPSYS型超声乳化仪进行手术22例,在超声乳化术中,机器的正常运作及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报告如下.

    作者:侯燕;黄晓瑛;梁小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颈髓挫伤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2岁,因从高处坠落,伤及颈部,当即感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麻木,乏力,急来院就诊.

    作者:程曰香;孟庆波;宋维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维铁控释片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性疾病,经铁剂治疗后可痊愈.通常采用硫酸亚铁疗效满意,但由于有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使许多患者不能坚持.1998~2002年,我们采用维铁控释法(商品名:福乃得)治疗并与硫酸亚铁治疗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青;王孟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植骨术中置管持续冲洗治疗伤口污染或感染患者18例

    游离植骨在严重污染或感染伤口及骨不连骨髓炎患者常被视为手术禁忌证.置管持续冲洗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有效手段,1986~2003年,我们采用置管持续冲洗方法对严重污染的伤口及感染伤口和骨不连骨髓炎患者1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伟;孟凡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金分割应用于螺旋CT三维支气管树重建

    ①目的探讨黄金分割法获得三维SS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的佳间隔的可行性.②方法螺旋扫描,螺距为1,扫描层厚10mm,重建间隔在10mm范围内用黄金分割成X1~X6 6个试验点,并用0.5mm间隔密集重建图像与黄金分割的重建图像进行比较.③结果为得到清晰的三维SSD支气管树图像选择重建间隔极为重要,间隔越薄噪声越多并出现伪影,间隔越厚则密度分辨率不佳,用黄金分割法仅用几次试验即可得到X4(1.5mm)试验点是佳重建间隔,与非黄金分割密集重建间隔图像比较质量相同.④结论黄金分割是三维SS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的有用工具.

    作者:韩翼;刘景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胃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

    我院1991年5月~1998年9月收治8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TPN),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国;朱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泡、肺间质纤维化,可发生呼吸衰竭的疾病.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期[1].

    作者:谭文秀;吕秀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侧脑室外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重型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效果不一.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锥颅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及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拔管后行腰椎穿刺等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加鞘内注射氟美松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患者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化强;伏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脐尿管未闭24例分析

    脐尿管未闭合为先天性畸形之一,临床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24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起;王铭辉;翟新志;陈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苯中毒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苯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重度苯中毒可继发白血病,多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型多见,以粒细胞性多,慢性型很少见.本例患者接毒史16年,脱离接触后22年发病,2002年7月经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慢性重度苯中毒(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

    传统的乙肝大、小三阳分型已不能适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深入,HBV-DNA检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诊治开创了新的局面.

    作者:车鹏程;孙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颅脑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分为TGF-α和TGF-β,在受体反应中与表皮生长因子(EGF)有竞争性的为TGF-α,无竞争性的为TGF-β.

    作者:李元新;熊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和瘤内无水乙醇注射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26例临床体会

    原发性肝癌理想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有80%左右的患者就诊时已不宜手术.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肝癌患者不宜手术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CE很难达到完全杀死癌灶细胞的效果.据文献报道1年、3年生存率多在50%~65%和8%~14%之间[1],所以原发性肝癌需要综合治疗的观点,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2000年3月~2002年10月我们选用肝动脉栓塞化疗+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效梅;斋登;岳喜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2003年引进德国产腹腔镜,为28例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疗效满意.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具有安全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患者痛苦少,身体康复快等优点,现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吉敏;张叶梅;陈兴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院本科专业开设选修课现况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通过选修课程的建设来深化教学改革,在许多高校纷纷兴起.我院围绕课程改革这一目标,各系、专业均采用压缩必修课、增开选修课的措施,设置了较多的选修课,有效地完善了课程体系.

    作者:王能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期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肝病

    妊娠期发生的肝病可分为如下3类:①与妊娠直接相关的肝病;②妊娠期间并发肝病;③在妊娠前即已存在的先发性肝病.笔者主要介绍妊娠期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肝病.

    作者:石玉花;张华;林峰;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动力靛基质尿素酶培养基配制方法的改进

    动力靛基质尿素酶(MIU)试验是肠杆菌科、弧菌科等细菌鉴定的重要生化检测项目,可应用于MIU综合培养基,但配制方法要将培养基其他成分高压灭菌后,再在无菌操作及除菌过滤的尿素溶液,因此,配制该培养基既需必要的设备,手续又繁琐,影响推广使用.我们对该培养基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于旭东;熊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KJD1200型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机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空气消毒一直是医学界和消毒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空气消毒的方法较多,紫外线辐照、臭氧、各种化学消毒剂等,但均为终末消毒方法,需在无人活动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消毒后必须充分通风.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胎盘中的作用

    胎盘是维系母体和胎儿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物质转运、内分泌、免疫屏障等功能,因而在妊娠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洁;黄引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