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高俊玲;田艳霞
胫前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处理的难症,常因骨外露、感染、皮肤溃烂及瘢痕增生而治疗棘手,笔者于1997年1 2月以来,应用小腿内、外侧双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26例,疗效显著,除1例因晚期骨髓炎截肢外,余25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袁艺;青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髋臼Y形软骨是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复合生长板,其损伤并非十分少见,但提前愈合者则较罕见.一旦发生早闭,则可能导致髋臼畸形和髋关节半脱位,引起病废.笔者在1995~2000年发现5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海利;赵晓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比较膦甲酸钠与膦甲酸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②方法选择HBeAg、HBV-DNA皆为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39例,分为A组21例,B组18例.以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③结果治疗结束时A、B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1%、66.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7 6%、72.2%.治疗结束后3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47.6%、66.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2.4%、77.8%.治疗结束后6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42.9%、611%;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2 9%、72.2%,两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自然阴转率.B组HBeAg、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A组(P<0.05).④结论小剂量膦甲酸钠联合胸腺肽疗法副反应少,疗效较高,是临床慢性乙肝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许道忠;王静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急症,由于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故在诊断时误诊率或漏诊率有时较高,尤其在病程早期.本文就临诊所见的内科急性腹痛实例,略述诊断体会如下.
作者:葛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临床上使用输液制剂时经常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肤色灰白、昏迷甚至死亡,这些反应绝大多数是由热原引起的.现就我院1 996~2000年以来病区呈报的81例输液反应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单华峰;苗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医院职工队伍建设,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危机意识,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思进取,只图安逸的现状,我院自1 999年开始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积极实践,在新形势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子,于2000年3月正式在全院率先实行了护士长竞争上岗、护士长选聘护士、化验室、收费处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改革措施,促进科室人员结构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作者:唐绍红;蒋桂林;徐庆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呋喃西林引起变态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也不多[1],我院近遇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皮肤瘙痒,散状丘疹,于2001年1月21 日人院治疗,患者0.5h前在家用呋哺西林液嗽口,不慎部分药物被吞下.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加快、皮肤瘙痒、全身团块丘疹融合成片,胸部和手臂较多,然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追问病史:患者半个月前曾因牙龈炎,给予开放性治疗和呋喃西林液漱口,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兰利东;吴炳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10岁,因阵发性咳嗽半月,夜间咳嗽加重,服约4kg重的草鱼胆1个,1h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于1 998年7月14日急诊入院.查体:精神萎靡,脱水貌,呼吸、脉搏、血压、心肺均正常.肝可触及肋下1.5cm,有触痛、叩击痛.肾区叩击痛,肠鸣音亢进.特殊检查:尿常规可见蛋白尿,镜下血尿.肝功能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头颅CT示:脑水肿.
作者:吴凤霞;银芳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1993年5月~1998年3月对84例恶性淋巴瘤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CH0P方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4例恶性淋巴瘤,其中Ⅱ期26例,Ⅲ期54例,Ⅳ期4例;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9例.男67例,女1 7例;年龄20~29岁5、例,30~39岁10例,40~49岁1 5例,50~59岁22例,60~69岁25例,70岁以上2例.所有病例均经体检,X线或CT、B超、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作者:李艳萍;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997年3月~1999年12月,我们应用干扰素和双黄连治疗病毒性脑炎4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实用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的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5例,女1 7例;年龄3岁11例,7岁18例,1 2岁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 7例;年龄3岁10例,7岁18例,12岁12例.入院时病程均为6h~7d.
作者:褚凤美;王超霞;张会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刺激有关.因病程长,住院期间大部分不能完全缓解,出院后需继续坚持治疗.针对此类疾病的特点,配合甲亢的药疗作用,对1 998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景;王秀荣;王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变应性鼻炎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科1 995年3月~2000年3月对204例患者采用He-Ne激光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丽;侯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探讨急性周围动脉栓塞的治疗对策.②方法对58例急性周围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③结果24h内接受治疗者10例(17.2%),72h后接受治疗者33例(56.9%);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者31例(53.45%);单纯药物治疗4例,介入药物治疗9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45例,其肢体保存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0%、55.6%、88.9%和25%、22.2%、8.9%.④结论提高基层医生对急性周围动脉栓塞的认识,减少延误;以Fogarty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首选方法;并发心功能衰竭患者应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行取栓术.
作者:朱泽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我院2000年4~12月应用异丙酚麻醉行声带息肉摘除术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6例均为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择期手术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5~45岁;体重(56.1±8.2)kg,ASA Ⅰ、Ⅱ级.其中右侧声带息肉17例,左侧声带息肉1 5例,双侧声带息肉4例.手术时间(10.27±4.23)min.
作者:唐桂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破伤风的病死率约为10%,其死亡的主要病因是破伤风杆菌侵人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强烈的痉挛毒素,侵袭神经系统而致,引起喉痉挛、抽搐、缺氧及严重肺部感染及全身衰竭而死亡.我们针对破伤风死亡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姜超美;姜超玲;张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 989年8月~2001年10月采用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施海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并与对照组采用5-Fu联合甲氰咪呱等抑酸剂进行比较,目的旨在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高彦;赵广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报告99例危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危重患者99例,其中男61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为正常人32例,均排除心、肝、肾及甲状腺疾病,平均年龄61岁.疾病组分:死亡组17例(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1例,肝硬变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AMI2例,慢性呼吸衰竭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2例,其他疾病死亡2例);脑出血组22例,脑梗死组1 5例,肝硬变失代偿组10例,慢性呼吸衰竭组1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组1 2例,严重感染组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疾病.
作者:张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 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占我国ARF的首位[1],病死率高达59.5%[2].为了探讨老年人HFRS所致的ARF的临床特点,对我院收治的老年44例老年人与同期收治的66例青壮年HFRS ARF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梅;于丽敏;刘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研究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并发症.②方法脑室-腹腔(V-P)分流术24例,脑室-心房(VA)分流术18例,脑室-矢状窦(V-S)分流术6例.③结果治愈(脑积水改善)41例,其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效果不明显,1例死于全身衰竭.④结论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急性型多是急性期颅内压(ICP)增高的因素之一,急性型临床少见,多属慢性型;均经脑脊液(CSF)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颅脑外伤后宜行ICP监护,当压力>15mmHg时,应作持续脑室外引流排出血性CSF,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脑外伤并发症的防治在预防脑积水形成中也极为重要.
作者:王友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